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实际,对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内容和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首先论述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其次在分析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基础上,对相关的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
0前言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电源、输配电以及负荷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建立了智能互动、安全可控等电力系统。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电网在发展中还需要进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电网调控一体化主要就是实现电网调度与运行监控之间的完美结合,二者之间能够實现合二为一,调控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固定的地点中就能够完成了同时操作 。当前我国的电力技术人员正在逐步的的研发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系统应用等效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
电力调控一体化主要就是将当前的电网调度系统与遥测遥控工程实现整合与使用,从而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调控中心,实现了全面系统化的高效率运行。调控一体化建设完成之后,系统调度就会完全应用了电网管理系统,这样也能够使得电力系统逐步的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集约化的要求。在我国第5代中所应用的电网调控系统主要使用的是D5000系统,这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其高度集约化能够实现系统的全方位控制,为我国的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集中调度与分层调度。当前我国的调度主要实现的分层调度控制,其主要是利用硬件来进行系统的分层调度管理,可以将各个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和关联,进而达到全面控制的效果,系统的运行也更具协调性。当前我国的分层调度方式主要包含了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等分层方式。伴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电力技术的逐渐提升,电力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传统调度的方式已经无法达到现代电力网络建设中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方式主要包含了如下的几个方面:
(1)传统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包含了分站操作与分站监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换班调度管理,可以直接将预先设定的指令来实现电力的有效控制。
(2)集控站管理模式:根据电力网络运行的需要来设置多个集控站,能够实现全天候的操作和监控管理,基本上单个集控站可以有效的控制10-20个变电站的运行工作。
(3)监控中心管理模式:地市公司根据管理的需要建立监控中心,根据作业方向来建立运维操作站,并且需要确保调度系统与监控中心实现独立的运行,然后就是直接下达各项的变电指令。
(4)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合并调控与监控管理,可以结合操作范围来实现系统控制,变站内实现了无人控制,运维操作中的人员数量也在减少,通过系统能够直接传递管理指令,变电站开始进行操作。
全面的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使得系统的复杂性比较高,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还应该实现运行模式的改变,整体组成结构、流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方面的监控管理,通过采集与处理各项系统运行数据,能够及时的掌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故障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输到控制中心,最终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应用调控一体化运行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系统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电网运行更加的科学与合理。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工作量会逐渐的增加,调控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监控与调度的完美结合,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电网运行阶段,只要是存在异常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将信息直接反馈到工作人员,减少中间环节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3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方式
3.1 确定统一思想
首先,应该进行管理机构的统一设置,并且要确保设备实现统一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会将电网运行的信息直接反馈到运行中心中。其次,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的设置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再次,电网管理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要使得整个系统都要能够达到监视管理,及时的发现事故并且发出警告。最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需要时刻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强监视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最终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组织工作人员来进入到现场中进行学习,要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可以独立的完成各项操作工作,并且需要及时的进行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满足遥控功能的要求。
4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技术分析
4.1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架构
系统工作的硬件需要使用上具备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计算机硬件,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维护和管理都比较便捷,并且还能够具备较强的可替代性。此外,调控一体化工作系统能够满足容量、功能、结构性能的要求,在不修改任何软件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硬件配置的扩充。软件方面,调控一体化需要有平台作为支撑,实现应用性能的拓展,满足了电网自动化控制的需要。
4.2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备较为完善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其中包含了模拟量与数字量的采集和应用,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该具备事故应急处理效果和预警功能,可以实现故障定位。控制功能也是调控一体化控制的关键性功能,其中包含了受控部分实现精准控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 远程控制。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准确的判定故障问题,准确的掌握系统运行故障信息,准确的故障问题定位,将存在故障的线路部分进行隔离处理,保证电力供应的顺利进行,如果在系统运行中存在有多点故障问题,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准确的判定多点故障问题发生地点,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故障问题。调控一体化系统所具备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够更好的了解线路运行状况,并且对于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此外,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来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图表,满足了遥控和人工定位功能的要求,进行准确的报警控制。再者就是根据临时跳接线,也具备一定的安全约束条件,可以实现断面查询的应用。
4.3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操控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也具备有一定的远程控制和调节功能,其可以进行操作闭锁、解锁等,还能够满足防误闭锁性能的需要。在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调度特点、监控特性以及管理特性,可以实现六位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责任区域的划分,明确职责范围,可以有效的进行安全控制,最终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了电力的正常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较快,极大的促进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网运行系统中加入了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的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实现全天候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功能得到完善,及时的解决系统故障问题,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罗超,苑晋沛,聂宇.地区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系统建设探讨[J]. 信息通信. 2015(10)
[2] 王玲. 智能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调度业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35)
[3] 潘美蓉.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7)
[4] 李俊伟.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及其运用实践研究[J]. 科技资讯. 2016(30)
[5] 刘蓝.关于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1)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
0前言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电源、输配电以及负荷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建立了智能互动、安全可控等电力系统。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电网在发展中还需要进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电网调控一体化主要就是实现电网调度与运行监控之间的完美结合,二者之间能够實现合二为一,调控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固定的地点中就能够完成了同时操作 。当前我国的电力技术人员正在逐步的的研发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系统应用等效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
电力调控一体化主要就是将当前的电网调度系统与遥测遥控工程实现整合与使用,从而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调控中心,实现了全面系统化的高效率运行。调控一体化建设完成之后,系统调度就会完全应用了电网管理系统,这样也能够使得电力系统逐步的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集约化的要求。在我国第5代中所应用的电网调控系统主要使用的是D5000系统,这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其高度集约化能够实现系统的全方位控制,为我国的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集中调度与分层调度。当前我国的调度主要实现的分层调度控制,其主要是利用硬件来进行系统的分层调度管理,可以将各个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和关联,进而达到全面控制的效果,系统的运行也更具协调性。当前我国的分层调度方式主要包含了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等分层方式。伴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电力技术的逐渐提升,电力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传统调度的方式已经无法达到现代电力网络建设中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方式主要包含了如下的几个方面:
(1)传统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包含了分站操作与分站监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换班调度管理,可以直接将预先设定的指令来实现电力的有效控制。
(2)集控站管理模式:根据电力网络运行的需要来设置多个集控站,能够实现全天候的操作和监控管理,基本上单个集控站可以有效的控制10-20个变电站的运行工作。
(3)监控中心管理模式:地市公司根据管理的需要建立监控中心,根据作业方向来建立运维操作站,并且需要确保调度系统与监控中心实现独立的运行,然后就是直接下达各项的变电指令。
(4)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合并调控与监控管理,可以结合操作范围来实现系统控制,变站内实现了无人控制,运维操作中的人员数量也在减少,通过系统能够直接传递管理指令,变电站开始进行操作。
全面的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使得系统的复杂性比较高,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还应该实现运行模式的改变,整体组成结构、流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方面的监控管理,通过采集与处理各项系统运行数据,能够及时的掌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故障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输到控制中心,最终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应用调控一体化运行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系统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电网运行更加的科学与合理。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工作量会逐渐的增加,调控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监控与调度的完美结合,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电网运行阶段,只要是存在异常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将信息直接反馈到工作人员,减少中间环节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3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方式
3.1 确定统一思想
首先,应该进行管理机构的统一设置,并且要确保设备实现统一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会将电网运行的信息直接反馈到运行中心中。其次,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的设置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再次,电网管理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要使得整个系统都要能够达到监视管理,及时的发现事故并且发出警告。最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需要时刻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强监视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最终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组织工作人员来进入到现场中进行学习,要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可以独立的完成各项操作工作,并且需要及时的进行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满足遥控功能的要求。
4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技术分析
4.1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架构
系统工作的硬件需要使用上具备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计算机硬件,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维护和管理都比较便捷,并且还能够具备较强的可替代性。此外,调控一体化工作系统能够满足容量、功能、结构性能的要求,在不修改任何软件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硬件配置的扩充。软件方面,调控一体化需要有平台作为支撑,实现应用性能的拓展,满足了电网自动化控制的需要。
4.2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备较为完善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其中包含了模拟量与数字量的采集和应用,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该具备事故应急处理效果和预警功能,可以实现故障定位。控制功能也是调控一体化控制的关键性功能,其中包含了受控部分实现精准控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 远程控制。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准确的判定故障问题,准确的掌握系统运行故障信息,准确的故障问题定位,将存在故障的线路部分进行隔离处理,保证电力供应的顺利进行,如果在系统运行中存在有多点故障问题,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准确的判定多点故障问题发生地点,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故障问题。调控一体化系统所具备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够更好的了解线路运行状况,并且对于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此外,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来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图表,满足了遥控和人工定位功能的要求,进行准确的报警控制。再者就是根据临时跳接线,也具备一定的安全约束条件,可以实现断面查询的应用。
4.3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操控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也具备有一定的远程控制和调节功能,其可以进行操作闭锁、解锁等,还能够满足防误闭锁性能的需要。在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调度特点、监控特性以及管理特性,可以实现六位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责任区域的划分,明确职责范围,可以有效的进行安全控制,最终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了电力的正常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较快,极大的促进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网运行系统中加入了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的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实现全天候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功能得到完善,及时的解决系统故障问题,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罗超,苑晋沛,聂宇.地区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系统建设探讨[J]. 信息通信. 2015(10)
[2] 王玲. 智能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调度业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35)
[3] 潘美蓉.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7)
[4] 李俊伟.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及其运用实践研究[J]. 科技资讯. 2016(30)
[5] 刘蓝.关于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