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校中有56.67%的院校开展了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授课内容主要集中在射箭、博克(摔跤)、民族舞蹈等课程;民族体育特色社团主要包括博克(摔跤)、射箭项目;民族体育宣传主要借助海报、条幅和自媒体等形式;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开展的主要困境在于相关师资力量较欠缺、撰写教材不够广泛、场地器材不足、无教师和学生的民族体育特色相关培训等。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现状调查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文化。从21世纪开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多种保护措施和传承渠道,其中,高校保护和传承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民族体育特色发展正是内蒙古高校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快内蒙古地区高校与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的结合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一、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开课现状
在健康中国可期、体育大有可为的背景下,推进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使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在全内蒙古高校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据调查显示已有56.67%的内蒙古高校开展了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开展最多的是射箭、博克(摔跤)、民族舞蹈等项目。开展最好的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等高校,以上学校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均为3个以上项目,如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民族舞蹈课程开设效果突出,其将民族舞蹈和体育舞蹈相结合,课堂活跃且具有民族特色;又如内蒙古医科大学传统弓箭课程,不仅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参加全国大学生传统弓箭比赛,获得传统弓箭冠军佳绩。
二、内蒙古高校中承担民族体育课程教师现状
内蒙古是蒙古族人口聚集地,一所高校有一个以上民族体育授课的教师占70.97%,其中高校有4个以上担任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老师多达25.81%。此外还有未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学校也有部分教师可以授课,但若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需获得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组织。针对各校教师不充足的情况,建议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教师,实现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开设和推广。
三、民族体育特色项目开设现状
目前,开展较为突出的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是射箭和摔跤,其原因是高校体育场馆能够支撑射箭和摔跤场地的要求且射箭和摔跤有国家级、省级、区级各类专业性比赛。比如射箭中的传统弓箭和摔跤(博克)项目,内蒙古的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而骑马项目因场地的原因,高校一直无法很好地开展。但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专家对蒙古族民族舞蹈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给予很大期望且此项运动具有参与性高、对场地要求不高、学生易接受、好推广、民族特色鲜明等优势。
四、民族体育课程中教材使用现状
内蒙古高校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无全国高校统一使用教材,一般试用的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教材多为本校体育教师所撰写,有蒙文和汉文两种语言形式,选用蒙文和汉文教材是根据教师本人语言能力进行选择。而目前在高校中使用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教材的只占22.58%,大部分教师授课是根据对该项技术技能的理解和经验相结合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系统地将技能转化为高校所用的体育教学用书,这也是制约民族体育课程开展和推广的原因,影响了项目普及的速度。因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和相关培训是目前推进高校民族体育课程的重中之重。建议在撰写教材时要注意结合项目的历史文化、运动特点和时代精神,并结合运动的特点设计相关游戏,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体育的了解和热爱。
五、民族体育特色社团现状
内蒙古高校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民族体育特色社团主要以摔跤、民族舞蹈、射箭为主。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高校占53.33%。少部分高校民族体育社团开展规范、有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每年有射箭,角斗士,摔跤,蒙古族象棋,布鲁五项比赛。但仍有近50%的高校没有相关的比赛,主要原因是受近年西方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体育社团被现代体育社团所代替,且不断涌入新型体育项目。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更加深入,重视引导和宣传,让民族文化在高校里广为传播和学习。
六、高校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现状
高校民族体育文化宣传多以各类民族体育项目比赛前海报和条幅等方式宣传,方法简单有效,渲染气氛浓厚。同时会有少量以微信公众号比赛通知形式进行推送。调查中发现很少有高校進行独立的微信公众号申请,仅在比赛前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体育教学部网站或其它公众号进行宣传,没有很好地或较长时间持续地进行相关文化宣传。建议各校组织社团进行微信公众号申请,推送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比赛日程、运动特点、培训通知等,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宣传与推广效果。
七、结论
内蒙古民族体育在高校开展前景较好,有少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注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也有部分学校开展的民族体育比赛项目较多且内容丰富鲜明。但推进内蒙古全区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还需要不断的补充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教材撰写以及相关的培训,各高校针对本校文化和特点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内蒙古民族体育在高校中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富学,程传银,高继科,洛让加措,李法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
[2]郑捷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7).
[3]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8).
[4]杨成,刘胜兵,龙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5]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现状调查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文化。从21世纪开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多种保护措施和传承渠道,其中,高校保护和传承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民族体育特色发展正是内蒙古高校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快内蒙古地区高校与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的结合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一、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开课现状
在健康中国可期、体育大有可为的背景下,推进内蒙古高校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使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在全内蒙古高校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据调查显示已有56.67%的内蒙古高校开展了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开展最多的是射箭、博克(摔跤)、民族舞蹈等项目。开展最好的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等高校,以上学校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均为3个以上项目,如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民族舞蹈课程开设效果突出,其将民族舞蹈和体育舞蹈相结合,课堂活跃且具有民族特色;又如内蒙古医科大学传统弓箭课程,不仅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参加全国大学生传统弓箭比赛,获得传统弓箭冠军佳绩。
二、内蒙古高校中承担民族体育课程教师现状
内蒙古是蒙古族人口聚集地,一所高校有一个以上民族体育授课的教师占70.97%,其中高校有4个以上担任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老师多达25.81%。此外还有未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学校也有部分教师可以授课,但若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需获得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组织。针对各校教师不充足的情况,建议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教师,实现民族体育特色课程的开设和推广。
三、民族体育特色项目开设现状
目前,开展较为突出的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是射箭和摔跤,其原因是高校体育场馆能够支撑射箭和摔跤场地的要求且射箭和摔跤有国家级、省级、区级各类专业性比赛。比如射箭中的传统弓箭和摔跤(博克)项目,内蒙古的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而骑马项目因场地的原因,高校一直无法很好地开展。但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专家对蒙古族民族舞蹈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给予很大期望且此项运动具有参与性高、对场地要求不高、学生易接受、好推广、民族特色鲜明等优势。
四、民族体育课程中教材使用现状
内蒙古高校开设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无全国高校统一使用教材,一般试用的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教材多为本校体育教师所撰写,有蒙文和汉文两种语言形式,选用蒙文和汉文教材是根据教师本人语言能力进行选择。而目前在高校中使用民族体育特色课程教材的只占22.58%,大部分教师授课是根据对该项技术技能的理解和经验相结合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系统地将技能转化为高校所用的体育教学用书,这也是制约民族体育课程开展和推广的原因,影响了项目普及的速度。因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和相关培训是目前推进高校民族体育课程的重中之重。建议在撰写教材时要注意结合项目的历史文化、运动特点和时代精神,并结合运动的特点设计相关游戏,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体育的了解和热爱。
五、民族体育特色社团现状
内蒙古高校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民族体育特色社团主要以摔跤、民族舞蹈、射箭为主。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高校占53.33%。少部分高校民族体育社团开展规范、有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每年有射箭,角斗士,摔跤,蒙古族象棋,布鲁五项比赛。但仍有近50%的高校没有相关的比赛,主要原因是受近年西方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体育社团被现代体育社团所代替,且不断涌入新型体育项目。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更加深入,重视引导和宣传,让民族文化在高校里广为传播和学习。
六、高校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现状
高校民族体育文化宣传多以各类民族体育项目比赛前海报和条幅等方式宣传,方法简单有效,渲染气氛浓厚。同时会有少量以微信公众号比赛通知形式进行推送。调查中发现很少有高校進行独立的微信公众号申请,仅在比赛前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体育教学部网站或其它公众号进行宣传,没有很好地或较长时间持续地进行相关文化宣传。建议各校组织社团进行微信公众号申请,推送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比赛日程、运动特点、培训通知等,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宣传与推广效果。
七、结论
内蒙古民族体育在高校开展前景较好,有少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注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也有部分学校开展的民族体育比赛项目较多且内容丰富鲜明。但推进内蒙古全区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还需要不断的补充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教材撰写以及相关的培训,各高校针对本校文化和特点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内蒙古民族体育在高校中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富学,程传银,高继科,洛让加措,李法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
[2]郑捷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7).
[3]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8).
[4]杨成,刘胜兵,龙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5]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