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再生剂促进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上皮急性损伤通常在48小时内愈合,而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和慢性角膜溃疡常常难以治愈。角膜上皮的愈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重塑。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是ECM的重要成分,可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特异结合,从而保护它们免受蛋白质酶解,促进组织愈合。近年来应用HS模拟聚合物组成的基质再生剂(regenerating agents,RGTA)促进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RGTA是能够完全抵抗乙酰肝素酶降解的纯生物工程聚合物,可替代受损组织中被酶解的HS重建ECM稳态。临床研究显示RGTA可有效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22-325)

其他文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导致60岁以上人群视力障碍主要原因之一。干性AM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的退化死亡,而氧化应激是引起RPE损伤的主要因素。在RPE抵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过程中,自噬起到关键作用。持续的氧化应激会降低细胞自噬,并激活炎性小体引发炎
期刊
白消安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安全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存在药物代谢动力学(PK)参数的高变异性,并且易受药物剂型、患者因素、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白消安PK参数变异性较高,可影响HSCT后移植物植入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由于儿童脏器发育不完善及体重不断变化等因素,白消安用药期间更加需要重视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目前,关于儿童HSCT预处理方案中,白消安个体化用
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目前已经和未来即将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青光眼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降眼压机制分为增加房水引流和减少房水生成两大类。根据房水引流途径,将增加房水引流类分为外引流和内引流两个手术亚类,并将内引流进一步分为Schlemm管途径引流和脉络膜上腔途径引流。减少房水生成类手术分为睫状体光凝术、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睫状体冷凝术三个亚类。目前,在外引流手术方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