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约占健康患者的75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病后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康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国内外研究报告认为,康复的介入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回归家庭、社会增强了信心。本文通过脑梗塞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文献收集、研究和总结,以及对临床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脑梗塞;肢体障碍;康复护理
前言
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所致的脑软化,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削弱患者的工作能力,还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致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康复锻炼手段等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元,调节兴奋性,获得正确运动输出,能促进实质性康复,黄丽春[1]研究,显示早期功能训练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能最大限度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现将脑梗塞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一、发病机理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大部分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脑梗塞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可使部分病人致残而丧失劳动力及生活不便,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大部分病人是可以康复或基本康复的。
二、发病率情况
脑梗塞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缺血所致脑血管病,其致残率、死亡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2].脑梗塞好发于中老年人,患病率419/10万,约3/4的患者遗留偏瘫 [3].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且脑梗塞的发病、死亡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西方国家男女之比为1.35:1。1985年我国全国普查结果表明,男女脑梗塞发病率之比为1.27:1。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较收入低的人群脑梗塞发病率低,户外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三、肌力评估
对肢体障碍康复患者训练前首先要进行肌力测定,然后根据测得肌力正确、规范化的进行手段。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肌力检查有助于判断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情况,尤其对肌力下降需康复的患者来说测定肌力非常重要[4]。肌力检查包括徒手肌力检查法、等长收缩测试法、等张收缩测试法及等速肌力测试法。
(一)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是根据肌肉和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做动作,对动作给予助力和阻力,了解患者能达到的最大活动范围。但它操作简便,对硬件要求低,对体位有限制,在特定体位、做标准动作下进行。进行操作时施加阻力适当,先检查健侧,保持正确体位。
(二)等长收缩测试法
等长肌力测试是通过计算机与力传感器对肌力值得提取,经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肌力进行分析[5]。王娜等[6]等对老人下肢进行评定,显示等长测试仪系统在老年人中具有满意重测信度。患者肌力在3级以上,需借助专门的器械进行评定,以保证肌力的准确性,在等长收缩测试中握力测试仪信度最高、应用最广泛 [7]。握力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用手紧握目标物所产生力量的总和,其力量是由前臂外侧肌群手内的肌群共同收缩而产生[8]。在握力测试仪中液压式最为精准,曾被美国师协推荐在握力测定仪中最为标准的工具,方法:头保持中立位,避免紧张,调节握力计把手至合适宽度,测量的手不接触其他部位,双手交替测试3次取平均值,老人达到最大收缩时间需要超过5秒。
(三)等张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是对肌力的动态评测方法[9],是对整个肢体功能性运动的测试,适应于四肢躯干的大肌群。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中,各个角度的最大肌力各不相同,在肌肉在关节活动测试中先选较小负荷再选大负荷进行,若先选大负荷会造成肌肉损伤。等张肌力测试是实用性的功能性肌力评定方法.
(四)等速肌力测定
等速技术可使肌肉在关节的每一点都能得到最大阻力,提供肌肉做功、爆发力及耐力等多组数据,等速对肌肉进行测试得到较好的效果,如肌电图,它可测定肌肉疲劳、肌力状况、不同肌群的协调、和变化规律,不用担心肌肉会损伤。它兼有前面几种肌力优点,弥补了肌力测定方面的不足。目前等速测试在肢体康复领域上相当广泛的运用,对肌肉功能的测定方面有明显改善[10]。
四、康复治疗与护理方法
李俊英[11]通过研究,取观察组55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所以对患者早期实施康复锻炼能降低致残率。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先要了解患者的肌力情况,比如肌肉的屈伸、活动度、范围等,通过测得的肌力然后进行康复锻炼。早期正确的实施康复锻炼能提高肢体活动功能[12]。
(一)康复方法
1、患肢保持功能位 在发病初期要保持良肢的功能位置,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治疗[13]。根据患者的肢体、病情等具体情况进行良肢位的摆放, 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定期翻身,每2 小时一次,以健侧卧位为主,也可患侧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时在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放在枕上, 掌心向下,患侧下肢稍微弯曲放在健腿前。患侧卧位时, 患肩向前, 肩关节呈900,肘关节伸直呈18 0 0,手指伸开, 掌心向上,患侧下肢向后呈稍微屈膝状态,健侧下肢在前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肩脚下垫一小枕,使肩关节处于上抬前挺,上臂外旋外展,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分开并伸直,患侧下肢保持中立位, 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内旋,脚掌下垫枕或足板托,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以防止足下垂足内翻和靛关节内外旋,在偏瘫状况有所改进时即进行床上翻身训练。首先让患者做好翻身前的准备,双手交叉向前平举,指导患者屈肘用健手搭于病肘,将健腿插入病腿下方, 在躯干旋转的同时以健侧带动患侧,进行向健侧翻身的练习。然后护士协助患者达到良肢位在进行向患侧翻身练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健侧上下肢的力量,保持正确的姿势,对各部位肢体施加抵抗运动诱发联合反应, 进行各受累关节所有运动方向的被动运动来维持关节活动度[14]. 2、床上锻炼 开始时坐在床上, 双腿下垂于床边, 再下地坐椅子, 每次坚持10 一30mi n然后练习站立平衡, 最后步行训练, 其步骤为: 站立练习, 分为护士辅助站立, 扶杖站立, 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 左右侧弯和前后倾斜重度偏瘫患者助协步行, 多采取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l 根绳子, 当患者想迈步时, 助手往上提绳子予以协助这种方法患者容易接受, 好似本人真的会走了,而由衷地高兴。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或扶墙训练; 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对早期侧肢体无力病人,以健侧主动活动病侧被动活动为主, 取仰卧位进行翘腿摆动、直腿抬高健足敲膝运动对病肢可部分活动, 但有肌肉痉挛存在的患者,以粗大的活动为主, 如翘腿运动左右摆骸、夹腿屈曲在上下肢训练的同时, 穿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 L) 训练, 包括更衣、进食、洗漱、用厕等基本活动,以患肢的被动运动为主, 诱导并强化患肢的主动运动。训练范围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屈伸关节及活动关节可为坐起、站立、行走创造条件[15]。
3、 坐站位训练 根据病人肢体恢复情况,依次进行床上长坐位,床边坐位从床上向轮椅的转移,坐站位训练,首先使患者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 用健手支撑身体,肩部前倾,抬头坐起, 重心移至臀部, 护士应站在患侧保持患者的坐姿,以防发生意外, 在向轮椅转移时要充分利用健侧上肢的力量撑身体,身体重心转移至健侧下肢,移动躯干,将臀部摆至轮椅上,当患者肌力达到3 级以上时,可开始进行站立训练,护士站在患者的正前方,让患者的健手搂住护士的腰部, 护士的一只手将患侧手固定予一侧腰部, 另一只手放在患侧掖下支撑患者的躯干,利用腰部向上的力量站起,重心先放在健侧下肢后逐渐转移至患侧下肢在保证正确的站姿后,护士站在患者的患侧保证其安全,为下一步的行走训练做准备。
4、步行训练 可以在患者五周后进行,一般开始时要轻轻的抬腿,轻抬轻放,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有很多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疲惫,所以休息的姿势可采用站立休息姿势,有的病人这些训练是可以近早地训练的,但是必须使用下肢支具进行协助训练。一般康复训练要保持一天2次以上,且每个关节部位要按摩10 遍以上,每个动作需要控制在20 分钟之内。
(二)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为了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护士应多与患者接触、交流、尊重、理解患者[16]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脑梗塞后致肢体障碍的康复训练是具有难度大、进展慢的特点,所以要告知患者的病情,发生的原因,并讲解真实成功案例方法,告知肢障碍并不是不治之症,可通过正确指导积极的进行训练是可以体功能的,还可以让患者听听音乐,薛芬[17]研究,取60例接受音乐疗法,根据患者喜爱的音乐进行选择性的播放,伴着熟悉的音乐患者可进入自身舒适的心境,可达到安抚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卢蓉等 [18-19]研究,对98例患者给予接受音乐疗法,显示音乐有利于疾病康复,舒缓患者的情绪。
2、生活起居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心境, 避免情绪激动, 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 坚持治疗, 按时服药, 定期监测血压, 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复诊。
3、 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以满足患者在疾病期间的营养需要,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嘱患者饮食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忌烟酒老年脑梗塞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采用床上和床下相结合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健侧与患侧相结合,并可结合按摩、热敷、康复器材等综合康复与护理措施,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指导,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4、 日常生活护理 脑梗塞患者多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护理中首先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生活规律、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食品为主[20]; 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质量为宜, 蛋白以动植物蛋白各半搭配, 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2 9, 其植物蛋白及豆制品为宜, 可用植物脂肪, 如豆油、花油、菜籽油等, 这类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高, 胆固醇低, 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 防止动脉硬化, 每天脂肪摄入量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 9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按时排便对便秘者可用按摩法: 将一只手放于右下腹部顺结肠方向, 先向上再向左, 最后向下进行循环推揉每日晨起或排便前20 min 。
5、 预防复发 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及血私度增高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所以指导病人定期观察血尿糖及血流变学改变, 每天测血压12 次, 根据病情适当治疗与预防. 小结 肢体障碍早期康复在护理工作中是一项挑战。丰富的理论和良好的实践是做好肢体障碍患者早期康复的必备条件。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可通过测得的肌力、康复护理的各个阶段,指导患者良姿体位训练等康复手段,强化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该生理功能,能预防并发症及改善全身状况、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泰哲,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J]. 哈尔滨师范大学医院,2010,2 (27):108-109.
[2] 何励、高宝红等.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3(3):21-22.
[3] 黄丽春,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指导理论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09,4(8):127-129.
[4] 黄婷婷、范利华、高东、张敏等,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在肌肉功能评定中的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3,2(1):49-52.
[5] 郭刚、宋吉锐,不同人群踝关节屈肌群肌肉形态与力量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7(13):1288-1292.
[6] 王娜、瓮长水等。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在老年人下肢等张肌力测量中的重测信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16):19-20.
[7] 蒋奇永、徐秀林,等长肌力测试的研究与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7(15):2813-2816.
[8] 夏晴、王立新、范利华等.肢体肌肉功能评定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1,27(4):290-294.
[9] 齐燕、师东良等.腕关节等张屈伸训练的交叉迁移效果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5(5):39-43.
[10] 候立皓、张桂林等,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下肢功能恢复[J].实用老年医学,2009,8(23):299-300
[11]李俊英,康复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恢复的作用[J].内蒙古医药杂志,2013,11(6)
[12] 胡群芳,早期康复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09,:22-23.
[13] 郑芝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2):364-365
[14]渠宝兰、韩桂兰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活动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1,2(2):308-309.
[15]石艳琴、刘庆红等,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障碍的康复护理[C].中国康复医学会,2013, 4(5):376-377
[16] 龙伟、刘云贵等,心理干预时对肺癌治疗患者的影响,[M[现代临床护理2010,9(9):12-14.
[17] 薛芬,音乐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 4(6):228-230.
[18] 卢蓉、王俊、孟艳秋,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4(4):105-406.
[19] 赵敏辉、乔凯林、张晓梅,运用护理程序对脑梗塞伴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14(7):70-71
[20]和丰爱,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药卫生,2012,10(10):649-650.
【摘要】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约占健康患者的75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病后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康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国内外研究报告认为,康复的介入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回归家庭、社会增强了信心。本文通过脑梗塞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文献收集、研究和总结,以及对临床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脑梗塞;肢体障碍;康复护理
前言
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所致的脑软化,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削弱患者的工作能力,还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致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康复锻炼手段等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元,调节兴奋性,获得正确运动输出,能促进实质性康复,黄丽春[1]研究,显示早期功能训练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能最大限度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现将脑梗塞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一、发病机理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大部分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脑梗塞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可使部分病人致残而丧失劳动力及生活不便,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大部分病人是可以康复或基本康复的。
二、发病率情况
脑梗塞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缺血所致脑血管病,其致残率、死亡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2].脑梗塞好发于中老年人,患病率419/10万,约3/4的患者遗留偏瘫 [3].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且脑梗塞的发病、死亡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西方国家男女之比为1.35:1。1985年我国全国普查结果表明,男女脑梗塞发病率之比为1.27:1。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较收入低的人群脑梗塞发病率低,户外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三、肌力评估
对肢体障碍康复患者训练前首先要进行肌力测定,然后根据测得肌力正确、规范化的进行手段。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肌力检查有助于判断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情况,尤其对肌力下降需康复的患者来说测定肌力非常重要[4]。肌力检查包括徒手肌力检查法、等长收缩测试法、等张收缩测试法及等速肌力测试法。
(一)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是根据肌肉和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做动作,对动作给予助力和阻力,了解患者能达到的最大活动范围。但它操作简便,对硬件要求低,对体位有限制,在特定体位、做标准动作下进行。进行操作时施加阻力适当,先检查健侧,保持正确体位。
(二)等长收缩测试法
等长肌力测试是通过计算机与力传感器对肌力值得提取,经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肌力进行分析[5]。王娜等[6]等对老人下肢进行评定,显示等长测试仪系统在老年人中具有满意重测信度。患者肌力在3级以上,需借助专门的器械进行评定,以保证肌力的准确性,在等长收缩测试中握力测试仪信度最高、应用最广泛 [7]。握力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用手紧握目标物所产生力量的总和,其力量是由前臂外侧肌群手内的肌群共同收缩而产生[8]。在握力测试仪中液压式最为精准,曾被美国师协推荐在握力测定仪中最为标准的工具,方法:头保持中立位,避免紧张,调节握力计把手至合适宽度,测量的手不接触其他部位,双手交替测试3次取平均值,老人达到最大收缩时间需要超过5秒。
(三)等张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是对肌力的动态评测方法[9],是对整个肢体功能性运动的测试,适应于四肢躯干的大肌群。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中,各个角度的最大肌力各不相同,在肌肉在关节活动测试中先选较小负荷再选大负荷进行,若先选大负荷会造成肌肉损伤。等张肌力测试是实用性的功能性肌力评定方法.
(四)等速肌力测定
等速技术可使肌肉在关节的每一点都能得到最大阻力,提供肌肉做功、爆发力及耐力等多组数据,等速对肌肉进行测试得到较好的效果,如肌电图,它可测定肌肉疲劳、肌力状况、不同肌群的协调、和变化规律,不用担心肌肉会损伤。它兼有前面几种肌力优点,弥补了肌力测定方面的不足。目前等速测试在肢体康复领域上相当广泛的运用,对肌肉功能的测定方面有明显改善[10]。
四、康复治疗与护理方法
李俊英[11]通过研究,取观察组55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所以对患者早期实施康复锻炼能降低致残率。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先要了解患者的肌力情况,比如肌肉的屈伸、活动度、范围等,通过测得的肌力然后进行康复锻炼。早期正确的实施康复锻炼能提高肢体活动功能[12]。
(一)康复方法
1、患肢保持功能位 在发病初期要保持良肢的功能位置,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治疗[13]。根据患者的肢体、病情等具体情况进行良肢位的摆放, 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定期翻身,每2 小时一次,以健侧卧位为主,也可患侧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时在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放在枕上, 掌心向下,患侧下肢稍微弯曲放在健腿前。患侧卧位时, 患肩向前, 肩关节呈900,肘关节伸直呈18 0 0,手指伸开, 掌心向上,患侧下肢向后呈稍微屈膝状态,健侧下肢在前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肩脚下垫一小枕,使肩关节处于上抬前挺,上臂外旋外展,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分开并伸直,患侧下肢保持中立位, 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内旋,脚掌下垫枕或足板托,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以防止足下垂足内翻和靛关节内外旋,在偏瘫状况有所改进时即进行床上翻身训练。首先让患者做好翻身前的准备,双手交叉向前平举,指导患者屈肘用健手搭于病肘,将健腿插入病腿下方, 在躯干旋转的同时以健侧带动患侧,进行向健侧翻身的练习。然后护士协助患者达到良肢位在进行向患侧翻身练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健侧上下肢的力量,保持正确的姿势,对各部位肢体施加抵抗运动诱发联合反应, 进行各受累关节所有运动方向的被动运动来维持关节活动度[14]. 2、床上锻炼 开始时坐在床上, 双腿下垂于床边, 再下地坐椅子, 每次坚持10 一30mi n然后练习站立平衡, 最后步行训练, 其步骤为: 站立练习, 分为护士辅助站立, 扶杖站立, 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 左右侧弯和前后倾斜重度偏瘫患者助协步行, 多采取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l 根绳子, 当患者想迈步时, 助手往上提绳子予以协助这种方法患者容易接受, 好似本人真的会走了,而由衷地高兴。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或扶墙训练; 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对早期侧肢体无力病人,以健侧主动活动病侧被动活动为主, 取仰卧位进行翘腿摆动、直腿抬高健足敲膝运动对病肢可部分活动, 但有肌肉痉挛存在的患者,以粗大的活动为主, 如翘腿运动左右摆骸、夹腿屈曲在上下肢训练的同时, 穿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 L) 训练, 包括更衣、进食、洗漱、用厕等基本活动,以患肢的被动运动为主, 诱导并强化患肢的主动运动。训练范围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屈伸关节及活动关节可为坐起、站立、行走创造条件[15]。
3、 坐站位训练 根据病人肢体恢复情况,依次进行床上长坐位,床边坐位从床上向轮椅的转移,坐站位训练,首先使患者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 用健手支撑身体,肩部前倾,抬头坐起, 重心移至臀部, 护士应站在患侧保持患者的坐姿,以防发生意外, 在向轮椅转移时要充分利用健侧上肢的力量撑身体,身体重心转移至健侧下肢,移动躯干,将臀部摆至轮椅上,当患者肌力达到3 级以上时,可开始进行站立训练,护士站在患者的正前方,让患者的健手搂住护士的腰部, 护士的一只手将患侧手固定予一侧腰部, 另一只手放在患侧掖下支撑患者的躯干,利用腰部向上的力量站起,重心先放在健侧下肢后逐渐转移至患侧下肢在保证正确的站姿后,护士站在患者的患侧保证其安全,为下一步的行走训练做准备。
4、步行训练 可以在患者五周后进行,一般开始时要轻轻的抬腿,轻抬轻放,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有很多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疲惫,所以休息的姿势可采用站立休息姿势,有的病人这些训练是可以近早地训练的,但是必须使用下肢支具进行协助训练。一般康复训练要保持一天2次以上,且每个关节部位要按摩10 遍以上,每个动作需要控制在20 分钟之内。
(二)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为了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护士应多与患者接触、交流、尊重、理解患者[16]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脑梗塞后致肢体障碍的康复训练是具有难度大、进展慢的特点,所以要告知患者的病情,发生的原因,并讲解真实成功案例方法,告知肢障碍并不是不治之症,可通过正确指导积极的进行训练是可以体功能的,还可以让患者听听音乐,薛芬[17]研究,取60例接受音乐疗法,根据患者喜爱的音乐进行选择性的播放,伴着熟悉的音乐患者可进入自身舒适的心境,可达到安抚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卢蓉等 [18-19]研究,对98例患者给予接受音乐疗法,显示音乐有利于疾病康复,舒缓患者的情绪。
2、生活起居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心境, 避免情绪激动, 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 坚持治疗, 按时服药, 定期监测血压, 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复诊。
3、 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以满足患者在疾病期间的营养需要,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嘱患者饮食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忌烟酒老年脑梗塞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采用床上和床下相结合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健侧与患侧相结合,并可结合按摩、热敷、康复器材等综合康复与护理措施,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指导,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4、 日常生活护理 脑梗塞患者多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护理中首先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生活规律、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食品为主[20]; 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质量为宜, 蛋白以动植物蛋白各半搭配, 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2 9, 其植物蛋白及豆制品为宜, 可用植物脂肪, 如豆油、花油、菜籽油等, 这类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高, 胆固醇低, 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 防止动脉硬化, 每天脂肪摄入量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 9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按时排便对便秘者可用按摩法: 将一只手放于右下腹部顺结肠方向, 先向上再向左, 最后向下进行循环推揉每日晨起或排便前20 min 。
5、 预防复发 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及血私度增高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所以指导病人定期观察血尿糖及血流变学改变, 每天测血压12 次, 根据病情适当治疗与预防. 小结 肢体障碍早期康复在护理工作中是一项挑战。丰富的理论和良好的实践是做好肢体障碍患者早期康复的必备条件。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可通过测得的肌力、康复护理的各个阶段,指导患者良姿体位训练等康复手段,强化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该生理功能,能预防并发症及改善全身状况、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泰哲,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J]. 哈尔滨师范大学医院,2010,2 (27):108-109.
[2] 何励、高宝红等.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3(3):21-22.
[3] 黄丽春,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指导理论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09,4(8):127-129.
[4] 黄婷婷、范利华、高东、张敏等,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在肌肉功能评定中的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3,2(1):49-52.
[5] 郭刚、宋吉锐,不同人群踝关节屈肌群肌肉形态与力量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7(13):1288-1292.
[6] 王娜、瓮长水等。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在老年人下肢等张肌力测量中的重测信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16):19-20.
[7] 蒋奇永、徐秀林,等长肌力测试的研究与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7(15):2813-2816.
[8] 夏晴、王立新、范利华等.肢体肌肉功能评定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1,27(4):290-294.
[9] 齐燕、师东良等.腕关节等张屈伸训练的交叉迁移效果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5(5):39-43.
[10] 候立皓、张桂林等,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下肢功能恢复[J].实用老年医学,2009,8(23):299-300
[11]李俊英,康复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恢复的作用[J].内蒙古医药杂志,2013,11(6)
[12] 胡群芳,早期康复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09,:22-23.
[13] 郑芝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2):364-365
[14]渠宝兰、韩桂兰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活动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1,2(2):308-309.
[15]石艳琴、刘庆红等,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障碍的康复护理[C].中国康复医学会,2013, 4(5):376-377
[16] 龙伟、刘云贵等,心理干预时对肺癌治疗患者的影响,[M[现代临床护理2010,9(9):12-14.
[17] 薛芬,音乐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 4(6):228-230.
[18] 卢蓉、王俊、孟艳秋,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4(4):105-406.
[19] 赵敏辉、乔凯林、张晓梅,运用护理程序对脑梗塞伴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14(7):70-71
[20]和丰爱,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药卫生,2012,10(10):64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