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注射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及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乌司他丁注射剂治疗。监测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静态顺应性(Cs)、动态顺应性(Cd)变化。结果: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PIP、Pplat、Pm、PEEPi水平,显著增高Cs、Cd水平。结论:乌司他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有使呼吸力学状态明显改善作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氧合作用,改善肺顺应性,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乌司他丁;呼吸力学;肺顺应性
  
  乌司他丁是一种从人尿中提取纯化而成的糖蛋白,是人体内源性抑炎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多种炎性介质,实验已经证实其可抑制内毒素引起的TNF-a、II,6、IL-8的增高,减少炎症引起的肺功能的损害,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改善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肺充血、水肿和渗出程度,改善肺的氧合指数及肺顺应性[1]。我们观察了乌司他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使用,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收住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定义。入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1±4.7)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4.2 ±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各项实验室指标如血气分析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常规给予抗生素、黏液溶解剂、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10万U加入20 ml生理盐水,1 h内静脉推注,Q6h。
  1.2机械通气及呼吸力学监测
  所有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开始应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以后根据患者病情对呼吸机进行调整,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SIMV+PSV)。采用drager4型呼吸机,参数设置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VT(8-10mL/kg)+PEEP(6-10cmH2O),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吸呼比为1:1.5~2。吸氧浓度30%~60% ,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 )大于90%。两组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时监测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静态顺应性(Cs)、动态顺应性(Cd) 。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7d后呼吸参数,肺顺应性及血气变化。
  1.3综合治疗
  根据痰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气道护理。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用均值±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异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机压力变化,乌司他丁组PiP、Pplat、Pm、PEE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变化,乌司他丁组Cs、C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乌司他丁组动脉氧分压(Po2 )及氧合指数(P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减弱,痰液分泌物增加,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强,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机械通气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氧分压,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具有显著效应,但机械通气常常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3]。乌司他丁是从人尿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广谱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多种蛋白酶、糖和脂类水解酶的活性,稳定细胞膜,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TNF— 和IL一8等的过度释放,阻止细胞炎症因子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白细胞的过度激活,减轻白细胞对组织的损伤,从而阻止急性肺损伤的发展[4]。本次研究发现在治疗中加用乌司他丁可使患者PIP、Pplat、Pm、PEEPi水平显著降低, Cs、Cd水平显著增高,且血气分析表明可明显改善患者氧分压和氧合指数。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综合ICU 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呼吸力学参数(PIP、Pplat、Pm、PEEPi),可使呼吸衰竭患者PaO /FiO 及PaO2明显增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改善患者氧合作用,改善肺顺应性,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使病死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Hiyama A、Take J、Kotate Y,et a1.A human urinary protease inhibitor(ulinastatin)inhibit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release of elastas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E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1997,11(5):580.
  [2]丁东杰、朱元珏、赵呜武等.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的重要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3]王晓芝.通气机相关性损伤及保护性肺通气策略[J].国际呼吸
  杂志,2006,26(4):300—303.
  [4]周红、郑江、王浴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释放研究进展.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19(1):58-62.
其他文献
酒精也称之为乙醇,是羟基脂肪族的一种。酒精在药物分类上属于催眠麻醉剂的范畴,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嗜酒者呈现一种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对躯体造成伤害,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在增加酗酒、滥酒与酒精中毒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在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所收治的66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期刊
摘 要在医疗护理纠纷发生之时或发展过程中,为防止医患矛盾进一步扩大,及时阻断中止医疗护理纠纷。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使每个环节的管理服务到位。管理者要善于分析产生医务纠纷的相关原因,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性防范措施,并以纠纷实例及时教育医护人员,举一反三,吸收教训。做为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医德修养教育,是对病人的“珍贵”生命的负责和尊重。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德防范
期刊
摘 要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愈后都与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悉悉相关。同样,结肠造口术的病人术后恢复与其心理因素也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让这类病人以最佳心理状态去面对并接受结肠造口的事实,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到理想状态。通过临床中总结结肠造口病人共同心理特点,如常出现焦虑、恐惧、抑制、自卑、依赖、接受等心理障碍,有的病人甚至出现术后轻生。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相应心理疏导,从而达到了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手
期刊
关键词循证护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5;R472.3 文献标识:B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疗法以其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首诊确诊水平。方法:对3例A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首次就诊于神经内科,临床表现为:偏瘫、精神症状(躁动、谵妄)、截瘫。结论:对疑及AD者应尽早行B超、CT或磁共振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化验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累及脏器
期刊
青少年眼外伤是危害青少年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现将我对1990至2000年间的青少年眼外伤157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  1.1发生率  自1990至2000年10年间,我校共有眼外伤患者336例入院治疗, 12~16岁以下青少年眼外伤157例。  1.2性别与年龄  157例中男135例占85.99%,女22例占14.01%,男女之比6.1:1;年龄最小的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留置针配合连接保护器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留置针组选用静脉留置针接连接保护器31例,头皮针组选用带翼头皮针24例。结果:留置针组外渗1例,头皮针组外渗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输液外渗情况,保持静脉通路的有效性,能保证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及时抢救给药,提高了抢救成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血液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和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比研究。结果: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儿科血液病房中应用,有效提高了医护配合的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血液病房;层级全责护理模式;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发展过程,由于支气管一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致使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生存质量下降。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因此,做好COPD的防治护理工作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COPD病人常因呼吸道猫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损害,痰液积聚在支气管腔,阻塞气道;另一方面痰液的积聚也可促进细菌的继发感染。因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以期能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方法:对社区医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5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虽明显下降,但仍居剖宫产指征的第2位。结论: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相关因素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已成为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