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者,无伪而已。”“诚信”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诚信教育”一直是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部分学校、老师常常以集体或个人的面目出现,演绎着与诚信完全相悖的“教育作假”。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有害的“诚信缺失”现象在学校出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体制的,也有管理的;既有外部环境的,也有个人自身的。
体制演绎过程之下的必然
1 陈旧观念依然,体制完善滞后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讲诚信的传统美德,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吃亏”等古训仍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因此,有时候人们不能、不敢也不想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常常违心地说假话。
与前年美国出现的“安然事件”等诚信问题不同,我国教育的“诚信缺失”还与体制转轨有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下的教育同市场经济关系一样,也需要靠契约、诚信维系,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众所周知,秩序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与社会进程相适应,况且它是针对现象而后发的具有“滞后性”特征的管理措施。特别在我国教育体制转而不快,转而不全,转而不准,给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等教育失信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打擦边球”的空间和机会。
2 管理职能紊乱,观念更新迟缓
敞开国门,各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理念蜂拥而至,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由于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完全实现,使管理与被管理者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同时,教育行政在准入、管理、监督、信息反馈等许多方面,表现出相当多且比较严重的官僚作风;另外,某些官员出于种种搬不上台面的原因,而对一些有一定背景的单位和个人公然的“诚信欺诈”“教育作假”行为包庇和纵容。还有在对学校教育事务的日常管理中,虽然口头上大喊特喊“素质教育”“减负”,但仍然是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根本的任务,设置各种“面子上光鲜”的替代品,行“追求升学率”之实。名目繁多的“评比”“验收”,不能真正替学校、替教师的具体个体情况考虑缺乏实际调研,大多还是“一把手”拍脑袋工程。在教师的思想管理上,也依然延续过去片面强调被管理者对社会负责和绝对服从的习惯,无视教师对自己负责,无视他们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
管理职能的紊乱、更新迟缓的管理观念。众多不利因素的联手作用,使得“教育作假”变得越来越“阳光”,以至于不“作假”的单位或个人就成了“稀奇”。
3 制约条例偏颇,违约成本低下
管理自始至终偏重知识教学能力的评价,而忽视了低层学校群体和教师“为人”“诚信”的考核,“一好遮百丑”,导致学校、教师中间诚信问题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学校、教师常常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譬如学校乱收费,上级虽三令五申地严禁,可风头一过仍然我行我素;教师搞有偿家教,为了掩人耳目,有的由家人出面“办班”他来实施教学,有的与社会办班机构“协调”提供生源,有的在“曲径通幽”处开“地下赌场”式家教班;为学年或学期考核光鲜,部分教师忘记了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些“关键”考试中,叫学生要“灵活一点”,暗示学生考试作弊。
从法理上讲,信用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但当失信的收益高于坚守诚信的收益时,事情的主体往往就会选择违约。更何况在我国,对违约的处罚本就无关痛痒,对教育系统这类无法用直接显现价值衡量的范畴,更多的只是批评了事,最厉害就是取消成绩,一两年内不可以晋升、评先进等。另外社会认知上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使学校中真实负于伪劣、李鬼打败李逵的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环境理念之下的必然
1 不良环境的引诱和熏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国人到国外能认真遵守社会公德、恪守信用的原因是源于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规范化的环境中,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遵守公德、诚实信用。此类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有规范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太家都这样做了,自然各个“小我”也会顺应潮流,自觉自愿这样做。
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失范行为和现象——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社会政治领域的以权谋私、浮夸等不能得到应有的制约制裁,大大恶化了人们的守信环境。学校、教师作为一个社会大家庭中的群体,本质上还是由独立的个体组成的,他们不是神,是食人间烟火的活生生的人,要使他们“出污泥而不染”,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正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诱发了学校、教师的求利心理,助长孳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其中一些人把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抛到了脑后。
2 师德教育的虚化和削弱
传统道德教育,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对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不足。现如今包括诚信在内、的师德教育亦是如此,教育方式大多还是发文、发宣传册、开会议。顶多就是组织一两个“讲师团”巡回宣讲一下,而且“讲师团”成员多以“血洒讲台”“丢家忘子”“忠孝不两全”的传统式的所谓“英雄”组成,脱离普通群众的“可接受度”,远离“情感区域”。把师德教育视为政治说教,忽视情感的共鸣与激发。近年来,“民选校长”等改革又驱使一些管理者出现方式简单、粗野蛮横的作风,动不动就是扣奖金,动不动就是“今天你不好好工作,明天就砸你饭碗”,对下属不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于是就有了下属因为害怕被处罚,害怕丢饭碗而撒谎作假的思想和行为冲动。
个体利益取向之下的必然
1 政绩之上
学校是社会的精神灯塔,应该是超然、冷静地观察、研究社会和批判社会的。对于学校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做“精神”的卫道士。但现在他们有的已被社会绑架,排“位置”、要“面子”、拼“政绩”成为工作的主旋律。充盈我们耳际的新闻,更多的是拼招生互不相让,争排名不惜“潜规则”,抢经费多多益善,比级别津津乐道……今年7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向外界通报了高考招录情况,其间数据令人费解。7月17日,北太宣称:六成以上状元读北大;7月19日,清华宣称:九成理科头名报清华。人们发现,两校公布的各省尖子生报考录取情况、文理科分数线等统计数据明显“打架”,两校状元之和竞远远超出了全国状元的总数!此事堪称黑色幽默一不能排除领导的政绩观作祟。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当政绩与领导干部个人身份、个人利益和发展诉求攸关之时,政绩诉求便会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流”,有些政绩观膨胀的学校领导心浮气躁,“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为了政绩甚至不惜违背教师“为人师表”的起码道德要求“弄虚作假”。可惜的是他们这样做,似乎也符合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和官员的“胃口”,大多安全“通过”了检查,获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诚信”离学校这块本来圣洁的土壤渐行渐远。
2 功利面前
不诚信的驱动力是暂时的利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功利”已不再是商贾的专利,它已悄然入侵教育的大本营。
仅就教育科研层面来看,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教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而是为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的选择。一些省市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把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硬性条件或优先条件明确提出来,于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简单地把从事教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有时不惜自掏版面费“买”文章发表;当管理部门将教师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与晋职评优挂钩以后,一些中小学教师非常注意迎合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或领导的“口味”,他们的科研往往缺乏“惟实”性,却带有突出的“惟上”投机性质。他们只是试图能够通过所谓“教科研”来进一步证明个人能力,作为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构建诚信社会,根本上有赖于“诚信教育”,而在“诚信教育”中,学校的诚信教育永远处于前沿地位。然而就目前的态势来看,与其说打造学校“教育诚信”至关重要,不如说纠正学校“诚信缺失”更显得刻不容缓。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有害的“诚信缺失”现象在学校出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体制的,也有管理的;既有外部环境的,也有个人自身的。
体制演绎过程之下的必然
1 陈旧观念依然,体制完善滞后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讲诚信的传统美德,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吃亏”等古训仍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因此,有时候人们不能、不敢也不想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常常违心地说假话。
与前年美国出现的“安然事件”等诚信问题不同,我国教育的“诚信缺失”还与体制转轨有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下的教育同市场经济关系一样,也需要靠契约、诚信维系,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众所周知,秩序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与社会进程相适应,况且它是针对现象而后发的具有“滞后性”特征的管理措施。特别在我国教育体制转而不快,转而不全,转而不准,给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等教育失信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打擦边球”的空间和机会。
2 管理职能紊乱,观念更新迟缓
敞开国门,各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理念蜂拥而至,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由于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完全实现,使管理与被管理者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同时,教育行政在准入、管理、监督、信息反馈等许多方面,表现出相当多且比较严重的官僚作风;另外,某些官员出于种种搬不上台面的原因,而对一些有一定背景的单位和个人公然的“诚信欺诈”“教育作假”行为包庇和纵容。还有在对学校教育事务的日常管理中,虽然口头上大喊特喊“素质教育”“减负”,但仍然是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根本的任务,设置各种“面子上光鲜”的替代品,行“追求升学率”之实。名目繁多的“评比”“验收”,不能真正替学校、替教师的具体个体情况考虑缺乏实际调研,大多还是“一把手”拍脑袋工程。在教师的思想管理上,也依然延续过去片面强调被管理者对社会负责和绝对服从的习惯,无视教师对自己负责,无视他们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
管理职能的紊乱、更新迟缓的管理观念。众多不利因素的联手作用,使得“教育作假”变得越来越“阳光”,以至于不“作假”的单位或个人就成了“稀奇”。
3 制约条例偏颇,违约成本低下
管理自始至终偏重知识教学能力的评价,而忽视了低层学校群体和教师“为人”“诚信”的考核,“一好遮百丑”,导致学校、教师中间诚信问题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学校、教师常常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譬如学校乱收费,上级虽三令五申地严禁,可风头一过仍然我行我素;教师搞有偿家教,为了掩人耳目,有的由家人出面“办班”他来实施教学,有的与社会办班机构“协调”提供生源,有的在“曲径通幽”处开“地下赌场”式家教班;为学年或学期考核光鲜,部分教师忘记了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些“关键”考试中,叫学生要“灵活一点”,暗示学生考试作弊。
从法理上讲,信用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但当失信的收益高于坚守诚信的收益时,事情的主体往往就会选择违约。更何况在我国,对违约的处罚本就无关痛痒,对教育系统这类无法用直接显现价值衡量的范畴,更多的只是批评了事,最厉害就是取消成绩,一两年内不可以晋升、评先进等。另外社会认知上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使学校中真实负于伪劣、李鬼打败李逵的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环境理念之下的必然
1 不良环境的引诱和熏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国人到国外能认真遵守社会公德、恪守信用的原因是源于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规范化的环境中,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遵守公德、诚实信用。此类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有规范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太家都这样做了,自然各个“小我”也会顺应潮流,自觉自愿这样做。
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失范行为和现象——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社会政治领域的以权谋私、浮夸等不能得到应有的制约制裁,大大恶化了人们的守信环境。学校、教师作为一个社会大家庭中的群体,本质上还是由独立的个体组成的,他们不是神,是食人间烟火的活生生的人,要使他们“出污泥而不染”,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正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诱发了学校、教师的求利心理,助长孳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其中一些人把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抛到了脑后。
2 师德教育的虚化和削弱
传统道德教育,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对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不足。现如今包括诚信在内、的师德教育亦是如此,教育方式大多还是发文、发宣传册、开会议。顶多就是组织一两个“讲师团”巡回宣讲一下,而且“讲师团”成员多以“血洒讲台”“丢家忘子”“忠孝不两全”的传统式的所谓“英雄”组成,脱离普通群众的“可接受度”,远离“情感区域”。把师德教育视为政治说教,忽视情感的共鸣与激发。近年来,“民选校长”等改革又驱使一些管理者出现方式简单、粗野蛮横的作风,动不动就是扣奖金,动不动就是“今天你不好好工作,明天就砸你饭碗”,对下属不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于是就有了下属因为害怕被处罚,害怕丢饭碗而撒谎作假的思想和行为冲动。
个体利益取向之下的必然
1 政绩之上
学校是社会的精神灯塔,应该是超然、冷静地观察、研究社会和批判社会的。对于学校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做“精神”的卫道士。但现在他们有的已被社会绑架,排“位置”、要“面子”、拼“政绩”成为工作的主旋律。充盈我们耳际的新闻,更多的是拼招生互不相让,争排名不惜“潜规则”,抢经费多多益善,比级别津津乐道……今年7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向外界通报了高考招录情况,其间数据令人费解。7月17日,北太宣称:六成以上状元读北大;7月19日,清华宣称:九成理科头名报清华。人们发现,两校公布的各省尖子生报考录取情况、文理科分数线等统计数据明显“打架”,两校状元之和竞远远超出了全国状元的总数!此事堪称黑色幽默一不能排除领导的政绩观作祟。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当政绩与领导干部个人身份、个人利益和发展诉求攸关之时,政绩诉求便会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流”,有些政绩观膨胀的学校领导心浮气躁,“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为了政绩甚至不惜违背教师“为人师表”的起码道德要求“弄虚作假”。可惜的是他们这样做,似乎也符合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和官员的“胃口”,大多安全“通过”了检查,获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诚信”离学校这块本来圣洁的土壤渐行渐远。
2 功利面前
不诚信的驱动力是暂时的利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功利”已不再是商贾的专利,它已悄然入侵教育的大本营。
仅就教育科研层面来看,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教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而是为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的选择。一些省市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把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硬性条件或优先条件明确提出来,于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简单地把从事教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有时不惜自掏版面费“买”文章发表;当管理部门将教师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与晋职评优挂钩以后,一些中小学教师非常注意迎合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或领导的“口味”,他们的科研往往缺乏“惟实”性,却带有突出的“惟上”投机性质。他们只是试图能够通过所谓“教科研”来进一步证明个人能力,作为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构建诚信社会,根本上有赖于“诚信教育”,而在“诚信教育”中,学校的诚信教育永远处于前沿地位。然而就目前的态势来看,与其说打造学校“教育诚信”至关重要,不如说纠正学校“诚信缺失”更显得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