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民间音乐发展所需的条件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民间音乐进行重新定义,为它们注入新的力量以解决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与消失危机。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有责任更有义务为本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针对本土民间音乐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探讨如何拯救或者继续传承本地区民间音乐的策略,最终实现本地区传统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间 音乐 教学与艺术实践 改革 创新
近年来,很多学者一直探索如何将传统或者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更好的融入到当今文化中去。来自四川的吉克隽逸,作为一位彝族歌手,他通过《中国好声音》这个平台,在歌曲《阿姐撸》演唱过程中完美的将现代化元素与与原生态元素两者进行融合,营造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场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原汁原味的自然中之中。虽然《阿姐撸》歌词的内容反映的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但是在现代电声乐器的衬托以及吉克隽逸嗓音的灵活变化下,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念。《阿姐撸》不但保留了音乐的原生态的特点,而且也符合现代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从而向世界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说法并非表面上的空談。
作为一项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近几年来本土音乐文化不断引起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的注意,就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音乐文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笔者从自身所在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本地区的教育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将教育与音乐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教学特色,才能更利于本区的音乐文化建设,让本地区的教育与音乐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因此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教育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高等学校教育的这个平台将地区特色的文化传统与高校的教育理念两者进行结合,构建一套具有地区特色文化气息的学科体系,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参与地方实践或者文化艺术工过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服务对象既可以是当地的教育、文化、经济,也可以是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珍贵资源,从根本上弘扬了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高等院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选择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成为管理、传播群众文化事业的负责人,主要是弘扬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责任。其次是成为传播本地区音乐文化的工作者,以传播本地区音乐文化为主要工作,继续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才。因此,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他们自觉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上面,让他们认识到音乐艺术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魅力,这些内容的掌握既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必备,也是培养他们素养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多数从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在延用西方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致使我国的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受西方教学模式的影响审美的观念主要针对西方的古典音乐、摇滚音乐,却忽视了本土的民间音乐。虽然很多具有综合性质的大学开设了关于《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的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的开设学生往往难以学到具有实质性的东西,通常学到的知识是一些概括性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意识方面仍然显得不足。例如我院作为东莞地区的高等院校,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东莞存在“木鱼歌”这种如此珍贵的民间歌曲,即使有一部分人知道,但是对于此类的音乐也不感兴趣。因此,对于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深思,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还是生存环境或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音乐逐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民间音乐的生存不断受到现代音乐的威胁,致使传统文化音乐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针对存在的这些现象,笔者从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作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主要理念,为今后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
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促进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等的优化提高,尽快形成地方民间音乐实践教学的机制和措施。
通过构建相应的交流平台,建立研究本地区音乐文化工作室。针对本地区音乐文化具有的特性,在本地区的各大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而实现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关的调查表明,从2003年起我省的韩山师范学院致力于“潮州音乐”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潮州音乐逐渐被众人所知,而且韩山师范学院培养了大量潮州音乐这方面的人才。将教学、表演以及理论、研究进行结合形成潮州音乐独具的特色,并且在音乐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后开设的音乐课程主要有:《潮州音乐合奏》《潮州大锣鼓》以及《潮州音乐鉴赏》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我们可以看出,进行传播、弘扬以及保护民间音乐文化,地区性的高等院校是我们选择的最佳基地。作为东莞市高校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充分挖掘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通过聘请当地的“老艺人”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师生在课程中共同进行学习,达成共享教学、音乐、产业方面的资源,实现双方共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东莞民间音乐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12JK007。
参考文献:
[1]郭德纲.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内蒙古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0,(01).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
关键词:民间 音乐 教学与艺术实践 改革 创新
近年来,很多学者一直探索如何将传统或者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更好的融入到当今文化中去。来自四川的吉克隽逸,作为一位彝族歌手,他通过《中国好声音》这个平台,在歌曲《阿姐撸》演唱过程中完美的将现代化元素与与原生态元素两者进行融合,营造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场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原汁原味的自然中之中。虽然《阿姐撸》歌词的内容反映的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但是在现代电声乐器的衬托以及吉克隽逸嗓音的灵活变化下,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念。《阿姐撸》不但保留了音乐的原生态的特点,而且也符合现代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从而向世界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说法并非表面上的空談。
作为一项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近几年来本土音乐文化不断引起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的注意,就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音乐文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笔者从自身所在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本地区的教育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将教育与音乐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教学特色,才能更利于本区的音乐文化建设,让本地区的教育与音乐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因此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教育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高等学校教育的这个平台将地区特色的文化传统与高校的教育理念两者进行结合,构建一套具有地区特色文化气息的学科体系,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参与地方实践或者文化艺术工过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服务对象既可以是当地的教育、文化、经济,也可以是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珍贵资源,从根本上弘扬了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高等院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选择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成为管理、传播群众文化事业的负责人,主要是弘扬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责任。其次是成为传播本地区音乐文化的工作者,以传播本地区音乐文化为主要工作,继续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才。因此,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他们自觉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上面,让他们认识到音乐艺术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魅力,这些内容的掌握既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必备,也是培养他们素养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多数从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在延用西方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致使我国的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受西方教学模式的影响审美的观念主要针对西方的古典音乐、摇滚音乐,却忽视了本土的民间音乐。虽然很多具有综合性质的大学开设了关于《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的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的开设学生往往难以学到具有实质性的东西,通常学到的知识是一些概括性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意识方面仍然显得不足。例如我院作为东莞地区的高等院校,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东莞存在“木鱼歌”这种如此珍贵的民间歌曲,即使有一部分人知道,但是对于此类的音乐也不感兴趣。因此,对于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深思,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还是生存环境或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音乐逐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民间音乐的生存不断受到现代音乐的威胁,致使传统文化音乐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针对存在的这些现象,笔者从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作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主要理念,为今后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
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促进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等的优化提高,尽快形成地方民间音乐实践教学的机制和措施。
通过构建相应的交流平台,建立研究本地区音乐文化工作室。针对本地区音乐文化具有的特性,在本地区的各大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而实现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关的调查表明,从2003年起我省的韩山师范学院致力于“潮州音乐”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潮州音乐逐渐被众人所知,而且韩山师范学院培养了大量潮州音乐这方面的人才。将教学、表演以及理论、研究进行结合形成潮州音乐独具的特色,并且在音乐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后开设的音乐课程主要有:《潮州音乐合奏》《潮州大锣鼓》以及《潮州音乐鉴赏》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我们可以看出,进行传播、弘扬以及保护民间音乐文化,地区性的高等院校是我们选择的最佳基地。作为东莞市高校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充分挖掘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通过聘请当地的“老艺人”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师生在课程中共同进行学习,达成共享教学、音乐、产业方面的资源,实现双方共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东莞民间音乐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12JK007。
参考文献:
[1]郭德纲.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内蒙古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0,(01).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