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分期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我院接收40例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分期康复治疗方式)、参照组(常规康复方式)。结果:在进行康复干预前,对比两组的Barthel得分无差异(P>0.05);在我院接受为期半年的治疗后发现,第3与第6个月相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的得分发现,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当治疗6个月后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分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将大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分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73-02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血液病、先天性血管病等。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为此,开展脑卒中康复,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利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原理,促进上位中枢对运动控制,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对抗痉挛形成,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同时增强肌力。脑卒中恢复具有不同的时期特点,针对不同的恢复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手段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改善中枢神经的受损状况。有研究显示[1],分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都有偏瘫症状,共计80例。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例数相同。实验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1.6±4.3)岁。参考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年龄(46.8±5.6)岁。两组患者都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单侧脑组织损伤,患者或家属知晓相关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康复方法
参考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侧肢体锻炼、立位或跪位平衡锻炼、步行的准备性训练等[2]。实验组具体方法如下:(1)急性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发病后的前3周。在这个阶段中,患者的肢体从没有主动活动逐渐恢复到具有肌肉张力,能够进行较弱的屈伸肌运动,所以康复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患侧肌张力以及促进主动活动出现。主要的康复治疗措施包括正确摆放体位以及及时翻身等,能够防止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另外,还要加强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呼吸训练,改善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2)脑卒中恢复早期:发病后的3到4周为早期恢复阶段,此时患者的肌肉存在明显痉挛的症状,肢体具有主动活动,但是和肌肉活动为共同活动,康复治疗关键在于缓解肌肉痉挛[2]。通过滚法、揉法、按法和捏法等手法进行推拿,每隔2-3h更换体位时按摩1次,并让上、下肢作内收、外展、伸屈、庶掌击打等运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先上肢而后下肢,每个关节各个轴位的运动都要做到,以肩、踝、手为重点多作。(3)恢复中期康复治疗:为脑卒中发作后的4-12周,此时患者的肌肉痉挛明显,具备一定的选择性肌肉活动,因此要提高患者的肢体协调性,加强实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训练。康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①功能训练:当患者意识清醒时,帮助患者用手握住形状为圆柱体的物品,并保持着屈伸的姿势来强化肢体的屈肢模式,练习抓握等动作[3]。②关节训练:康复师将患者的患侧肢体腕关节、肩关节固定住,然后将另一只手放在关节上,掌握适度的力度对关节做伸展,屈伸动作,每次保证15分钟的活动量。(4)恢复后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发作后的4-6个月是后期康复时期,该阶段患者的肢体可以自主活动,但是肌肉活动是选择性的,而且肢体运动速度较慢,该阶段康复治疗要纠正患者错误的运动模式,加强手部的精细运动,训练患者的日常活动技能[4]。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训练。训练前让患者解决好大小便,在较为宽松的时间段开始训练。指导患者穿脱衣服、使用厕所、个人修饰等,需要行走时让患者于平衡杠、手杖扶好站稳,训练需循序渐进。训练1次/d,15min/次,6d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评价方法
病人出院后随访半年,随访结束时利用Barthel量表评价生活自理能力,总分>60分为轻度依赖,40~60分为中度依赖,≤40分为重度依赖。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工具统计分析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把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后发现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在进行康复干预前,对比两组的Barthel得分无差异(P>0.05);在我院接受为期半年的治疗后发现,第3与第6个月相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的得分发现,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当治疗6个月后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老年常见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发病后常留下偏瘫的后遗症。由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受损,表在恢复期一般会有肌痉挛、平衡失调、姿势调整能力差、核心肌力下降的情况[5],因此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存在步态异常的问题。脑卒中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通常采用康复治疗的方法。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提高,针对脑卒中的不同恢复阶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康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综上所述,分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子善,李聪元,闫桂芳,等.镜像视觉反馈法对脑卒中患者脑的结构可塑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11(9):65-66
[2]陈宗华,黄宗菊,李悦.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59-1160.
[3]高灵爱,楚佳梅,包烨华.镜像视觉反馈法对中风后偏瘫及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47(11):821-823.
[4] 戴慧寒,高庆春,黄如训.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在脑卒中功能康复预测中的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8(10):172-173
[5] 武行华.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 21(6):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