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中石化川西气田钻井工程整体提速提效的目的,以前期已完钻的四川盆地川西气田彭州海相区块的9口井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超深水平井随钻轨迹控制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海相三叠系雷口坡组碳酸盐岩气藏平均埋深超过了6000 m、岩石致密、可钻性差,三叠系小塘子组地层异常高压,多套压力系统同存,安全窗口较窄,井漏问题突出,部分“喷漏同存”地层采用简化钻具组合施工,又增加了轨迹控制难度;②二开造斜点深,裸眼段长达3000 m左右,摩阻扭矩大,对钻具抗拉、抗扭强度及钻井液性能要求高,且因施工周期长,钻
为了充分认识和准确掌握井口防喷器闸板轴在工作状态时轴身受力变形状况、为合理改善防喷器闸板轴轴端的超大受力情况提供理论参考,以国内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中使用的井口防喷器(U形)闸板轴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力学对闸板轴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闸板轴轴身受力情况,明确了轴身应力集中位置,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应力集中位于轴受力部件端部轴肩处;②轴端部周向膨胀受力为轴身圆周上的最大受力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应力集中区过渡圆角半径来降低轴肩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提出增大轴端部直径来降低各项应力的认识;③未改变尺寸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投资低等优势,在四川盆地中低含硫边远气井的天然气净化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干法脱硫工艺流程繁琐、脱硫服务费用结算复杂、脱硫质量难以把控,并且脱硫剂的更换多采用在脱硫塔内人工掏填的方式,安全管控风险大。为了解决上述制约干法脱硫工艺高效安全运行的管理难题,对天然气干法脱硫管理进行了“一站式”模式创新。实践结果表明:①新模式实现了脱硫剂全过程密闭输送和富剂返厂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了脱硫剂与现场人员和环境的接触,安全环保效果好;②现场建设和运行效率显
摘 要:为考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降解规律与特征,采用臭氧直接氧化法处理水中4种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臭氧氧化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利用淬灭实验探究降解机理,分析中间产物并推测降解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pH值对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降解效果没有显著影响,酸性条件对青霉素钠降解有抑制,碱性条件对头孢曲松钠降解有促进。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叔丁醇(TBA)对
研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机制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及碳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MOD17A3HGF数据,综合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4个方面的自然因子,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0—2019年京津冀NPP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的自然因子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0—2019年期间京津冀植被NPP整体呈显著增长趋势,增速为5.85 g·(m
2·a)
−1
为了充分认识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区块自2019年起页岩气试采分离器工艺管线频繁发生腐蚀穿孔、管壁腐蚀减薄等现象的原因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该区块页岩气的正常生产,以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正进入深刻调整的阶段,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开始,我国的能源体系发展正步入关键的转型阶段。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双城经济圈的能源体系发展肩负起了更重大的使命,能源转型变革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消费量增速趋缓的问题、改善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率,使能源体系发展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基础和新动力,提出了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能源体系发展方向和五大发展理念相结合,形成能源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双城经济圈能源体系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提出了双城经
油用牡丹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了解研究区土壤-油用牡丹系统中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分别测定了土壤和籽粒中Pb、Cd、Hg、As、Cu、Cr元素含量,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仅Cd、Cu和Cr平均含量分别超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0.27、0.06和0.21倍,其他3种元素均低于背景值。所测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其中Cd、Hg为强变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显示土壤
研究海拔高度对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的保育和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法调查不同海拔梯度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区系特征,研究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和维持机制。样地内共记录种子植物50科95属124种,群落内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随着海拔的增加,黄杉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单峰格局变化趋势,且在不同海拔上存在显著差
为了适应管理创新驱动油气企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加全面客观认识管理创新成果从产生形成、集成创新到优化完善的系统性过程,以油气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高级别奖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