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火两重天的交往之道
三年级女孩小岑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小岑长得十分清秀,性格活泼开朗,刚刚相互认识后便主动与我攀谈起来。她到底为何事前来求助呢?等到小岑被带到另一个房间之后,愁眉不展的父母才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小岑有“病”。
“章老师,第一次和她见面的人都会被她骗,觉得这孩子很正常很大方,其实她的问题很严重。她刚开始对别人都很热情,但是不出三天,就会无缘无故和人闹翻,所以她的人缘非常差,几乎没有朋友。”比如小岑曾经跟同桌非常要好,还送了人家一支自己最喜欢的铅笔,可过了两天她就没来由地和同桌吵架,并且执意把铅笔要了回来。同桌非常生气,不仅要求老师换座位,而且再也不愿理睬小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老师也察觉到问题确实出在小岑身上,于是建议父母带她求助专业人士。
原来她一直在怕
显然,小岑的问题属于人际交往范畴。她似乎不懂得如何把握人际距离,总是一开始迫不及待地走近,而后觉得不妥又一下子将交往对象推得很远。也可以认为她不了解关系发展的规律,稳定的友谊必然经过尝试接触、确定深交、沟通了解、分享互惠这样一个逐渐熟悉与磨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下是我和小岑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你当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送给同桌自己最宝贝的铅笔?
小岑(想了半天):就为了向她证明,我很想和她做朋友,怕她不知道我的想法。
我:那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啊,不一定送自己心爱的东西。
她(不假思索):这样才能显示出我的诚意啊,别的都没用!
我:既然这样,为什么马上把铅笔讨回来了呢?
她(迟疑):怕她觉得我在讨好她,反而不跟我做朋友了。
在发展友谊的过程中,小岑似乎一直在怕,在担心,一方面怕对方不明白她的心意,另一方面又怕对方看轻她的心意。这种怕的心理主导着她捉摸不透的交往行为。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关系是人的内在的一种投射。我们从小岑的同伴关系中不难窥见她内心的恐惧、焦虑情绪。那么这些消极情绪又源自哪里呢?
她的怕缘自哪里
父、母、子女间的三角关系是孩子发展一切社会关系的雏形。那么小岑所经历的三角关系是怎样的呢?给她的同伴交往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小岑的父亲告诉我,小岑的母亲生下她后就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病休在家的两三年中,对小岑的态度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抱在怀里猛亲,坏的时候甚至会无缘无故动手打她;而小岑的父亲作为家中的经济支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中,对孩子的关心十分有限。幸好小岑的母亲终于康复,回到单位工作,小岑也上了幼儿园,家庭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听完这段经历,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小岑心理问题的症结在这里。三岁之前孩子正处于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如果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比较敏感,并做出积极回应,那么孩子就能获得安全感,从而形成安全依恋关系。但并非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有些依恋关系属于不安全类型,比如小岑与她的母亲。小岑想接近母亲,但是对方接下来到底会抱她还是打她不可预测,于是小岑陷入了两难境地。久而久之,小岑与母亲之间形成了心理学上所谓的矛盾型依恋关系。“矛盾型”儿童极度需要关爱,却又对关爱显示出愤怒;既表现出情感上的依赖,又在接近对象的同时充满不安的反抗。一旦感觉到关系恶化的蛛丝马迹,立刻情绪低落,并伴有自暴自弃行为。
这类孩子的内心总是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这种怕其实意味着他们对人对己普遍缺乏信任,从而解释了为何小岑送上心爱之物以表忠心(缺乏对自己的信任,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又为何要拿回心爱之物来维护尊严(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认为他人不可靠)。
如何让她不再怕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先与小岑的母亲进行了一番恳谈,讨论了小岑现在的交往行为,与她当年患病期间对小岑的态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并鼓励妈妈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小岑聊一聊当年的事,让孩子明白“妈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病,其实妈妈非常爱你”,对消极经历进行积极的重新定义。小岑的母亲后来反馈说,小岑确实以为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一直不是很喜欢她,听了妈妈的解释后,小岑似乎松了口气。我想,解开了她的心结,要再教她一些人际交往的规则与方法了。
在后面的几次面谈中,我和小岑围绕如何对人示好,如何保持友好的关系,以及遇到人际矛盾如何处理等进行了沟通。小岑固执地认为送礼物才是最好的示好方式;好朋友就是天天在一起,不和其他人玩;遇到矛盾说出来肯定会闹僵,应该隐忍不说。为了更有效地纠正她的不合理认知,我找了一些她的同龄人来到咨询室,形成了一个成长小组,通过两到三次的讨论,彼此分享不同的见解。观点的碰撞让小岑耳目一新,她突然明白,原来每天见面时一个善意的微笑,在朋友需要时递上一张纸巾,这些细微的举动其实是最质朴的示好方式;好朋友主要是有默契,相互关心和帮助,而不是形影不离;朋友之间出现冲突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心平气和的交流,倾听对方,憋在肚子里才会影响感情。
咨询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得靠小岑自己在实践中领悟与认知。我和她的班主任进行了电话沟通,反馈了小岑的咨询效果,希望她给予这位“社交新手”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大约一个月后,小岑的父亲来说小岑现在交朋友正常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冰火两重天”,虽然还没有交到特别知心的朋友,但是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和她玩,小岑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听着小岑父亲欣喜的讲述,我想象着小岑脸上那阳光般的笑颜,它必定能温暖更多同龄人的心。
温馨提示:
这一案例提醒广大家长,应该高度重视早期依恋关系给孩子留下的心理烙印。假如由于种种不得已的原因,父母没能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一定要非常用心地加以弥补,比如对消极经验进行重新叙述和定义,重塑孩子的信任感,因为这是他们建立其他社会关系的心理根基。不安全依恋型孩子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智慧,需要父母有更大的耐心进行理解、支持与鼓励,认可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三年级女孩小岑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小岑长得十分清秀,性格活泼开朗,刚刚相互认识后便主动与我攀谈起来。她到底为何事前来求助呢?等到小岑被带到另一个房间之后,愁眉不展的父母才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小岑有“病”。
“章老师,第一次和她见面的人都会被她骗,觉得这孩子很正常很大方,其实她的问题很严重。她刚开始对别人都很热情,但是不出三天,就会无缘无故和人闹翻,所以她的人缘非常差,几乎没有朋友。”比如小岑曾经跟同桌非常要好,还送了人家一支自己最喜欢的铅笔,可过了两天她就没来由地和同桌吵架,并且执意把铅笔要了回来。同桌非常生气,不仅要求老师换座位,而且再也不愿理睬小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老师也察觉到问题确实出在小岑身上,于是建议父母带她求助专业人士。
原来她一直在怕
显然,小岑的问题属于人际交往范畴。她似乎不懂得如何把握人际距离,总是一开始迫不及待地走近,而后觉得不妥又一下子将交往对象推得很远。也可以认为她不了解关系发展的规律,稳定的友谊必然经过尝试接触、确定深交、沟通了解、分享互惠这样一个逐渐熟悉与磨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下是我和小岑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你当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送给同桌自己最宝贝的铅笔?
小岑(想了半天):就为了向她证明,我很想和她做朋友,怕她不知道我的想法。
我:那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啊,不一定送自己心爱的东西。
她(不假思索):这样才能显示出我的诚意啊,别的都没用!
我:既然这样,为什么马上把铅笔讨回来了呢?
她(迟疑):怕她觉得我在讨好她,反而不跟我做朋友了。
在发展友谊的过程中,小岑似乎一直在怕,在担心,一方面怕对方不明白她的心意,另一方面又怕对方看轻她的心意。这种怕的心理主导着她捉摸不透的交往行为。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关系是人的内在的一种投射。我们从小岑的同伴关系中不难窥见她内心的恐惧、焦虑情绪。那么这些消极情绪又源自哪里呢?
她的怕缘自哪里
父、母、子女间的三角关系是孩子发展一切社会关系的雏形。那么小岑所经历的三角关系是怎样的呢?给她的同伴交往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小岑的父亲告诉我,小岑的母亲生下她后就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病休在家的两三年中,对小岑的态度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抱在怀里猛亲,坏的时候甚至会无缘无故动手打她;而小岑的父亲作为家中的经济支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中,对孩子的关心十分有限。幸好小岑的母亲终于康复,回到单位工作,小岑也上了幼儿园,家庭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听完这段经历,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小岑心理问题的症结在这里。三岁之前孩子正处于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如果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比较敏感,并做出积极回应,那么孩子就能获得安全感,从而形成安全依恋关系。但并非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有些依恋关系属于不安全类型,比如小岑与她的母亲。小岑想接近母亲,但是对方接下来到底会抱她还是打她不可预测,于是小岑陷入了两难境地。久而久之,小岑与母亲之间形成了心理学上所谓的矛盾型依恋关系。“矛盾型”儿童极度需要关爱,却又对关爱显示出愤怒;既表现出情感上的依赖,又在接近对象的同时充满不安的反抗。一旦感觉到关系恶化的蛛丝马迹,立刻情绪低落,并伴有自暴自弃行为。
这类孩子的内心总是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这种怕其实意味着他们对人对己普遍缺乏信任,从而解释了为何小岑送上心爱之物以表忠心(缺乏对自己的信任,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又为何要拿回心爱之物来维护尊严(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认为他人不可靠)。
如何让她不再怕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先与小岑的母亲进行了一番恳谈,讨论了小岑现在的交往行为,与她当年患病期间对小岑的态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并鼓励妈妈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小岑聊一聊当年的事,让孩子明白“妈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病,其实妈妈非常爱你”,对消极经历进行积极的重新定义。小岑的母亲后来反馈说,小岑确实以为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一直不是很喜欢她,听了妈妈的解释后,小岑似乎松了口气。我想,解开了她的心结,要再教她一些人际交往的规则与方法了。
在后面的几次面谈中,我和小岑围绕如何对人示好,如何保持友好的关系,以及遇到人际矛盾如何处理等进行了沟通。小岑固执地认为送礼物才是最好的示好方式;好朋友就是天天在一起,不和其他人玩;遇到矛盾说出来肯定会闹僵,应该隐忍不说。为了更有效地纠正她的不合理认知,我找了一些她的同龄人来到咨询室,形成了一个成长小组,通过两到三次的讨论,彼此分享不同的见解。观点的碰撞让小岑耳目一新,她突然明白,原来每天见面时一个善意的微笑,在朋友需要时递上一张纸巾,这些细微的举动其实是最质朴的示好方式;好朋友主要是有默契,相互关心和帮助,而不是形影不离;朋友之间出现冲突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心平气和的交流,倾听对方,憋在肚子里才会影响感情。
咨询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得靠小岑自己在实践中领悟与认知。我和她的班主任进行了电话沟通,反馈了小岑的咨询效果,希望她给予这位“社交新手”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大约一个月后,小岑的父亲来说小岑现在交朋友正常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冰火两重天”,虽然还没有交到特别知心的朋友,但是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和她玩,小岑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听着小岑父亲欣喜的讲述,我想象着小岑脸上那阳光般的笑颜,它必定能温暖更多同龄人的心。
温馨提示:
这一案例提醒广大家长,应该高度重视早期依恋关系给孩子留下的心理烙印。假如由于种种不得已的原因,父母没能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一定要非常用心地加以弥补,比如对消极经验进行重新叙述和定义,重塑孩子的信任感,因为这是他们建立其他社会关系的心理根基。不安全依恋型孩子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智慧,需要父母有更大的耐心进行理解、支持与鼓励,认可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