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境既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中国艺术的一种独特品格。追求新闻意境美是新闻作品的高级形态。新闻意境的实现,新闻工作者除了需要一定的语言创造艺术和新闻写作方法之外,更需要新闻作者具有的主观精神状态和审美心胸。
【关键词】意境 新闻作品 新闻意境美
意境理论是美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是深深植根于以诗歌、绘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土壤中的,是中国艺术实践的理论概括。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理论,在唐代已开始形成,到了明清已经相当普遍地被人们所使用。但影响最大、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词。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里的“境界”和“意境”是同一个概念。还有“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他认为有没有意境以及意境之深浅是衡量一切文学的艺术性高低的标准。可见意境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在中国美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意境和新闻意境美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又何谓新闻意境美呢?
季水河先生在其所著的《新闻美学》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意境是指审美对象中心、物、形高度统一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空间的整体意象。①这一论述科学严谨地讲清楚了何谓意境。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对意境作了这样的阐释。他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②随后又说到“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搞清楚了意境,就能明白新闻作品的意境美。如果我们以此逻辑理解新闻作品的意境美,新闻意境美就是新闻人以自己的新闻观念、价值模式、心灵状态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塑造出主观认识和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的新闻图景,而此图景能够诱发和开拓出新闻收受者丰富的审美空间。
我们在谈新闻作品的意境美之前,必须强调这一观点:新闻意境是新闻作品的高级形态。不是每篇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意境美。新闻从本质上是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传播客观世界的动态信息就已完成了新闻的本职功能。意境并不是所有新闻作品都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而是那些与文学比较接近,艺术性比较强的写景叙事的新闻作品才具有的一种艺术境界。具体地说,在特写、通讯、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新闻作品中,更容易表现新闻意境。③
二、为什么要追求新闻作品的意境美?
新闻的现实表现是具体的报道或者说是具体的新闻作品。新闻的意境美最终需要通过新闻作品表现出来。而要理解新闻作品中的信息,我们就必须考察发出信息的社会环境。新闻的生产总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环境。而要追求新闻作品的意境美,除了要从把新闻作品当做是行为主体有目的的新闻活动这一角度考察之外,还必须从民族的文化传统去理解。
一个民族在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某种应对环境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对人生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体系被用来创造生活和解释世界,由此形成了特定的文化风貌。比如西方注重描摹现实,将文艺视为反映现实的镜子,中国却将文艺视为“抒情言志”和“文以载道”的工具。西方文学多热衷于爱情,中国文艺偏于道德和气节等。④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实践使人们产生了追求“意境美”的理想。宗白华先生就说过,研寻中国艺术意境的特构,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所以追求意境美、创造意境美是国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的理想。
一方面,新闻传播者表达主观感情与实现传播意图的需要。任何新闻传播行为都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传播中的新闻文本信息除了传达事实的事态信息,会不可避免的传达一定的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即新闻记者在说明、报道一个事件、一个事实、一个人物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文本中渗透、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对报道对象的主观看法和意见。⑤当他们遇到文学性较强、艺术性比较强的新闻文体,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这类体裁时,自然去主动追求作品的意境美。因为意境美追求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这里既可以有对事实进行描摹的“境”,也有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感情和意见的“意”。这样更易发挥新闻传播者“借景抒情”、“抒情言志”的“载道”精神,从而能更好地实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
另一方面,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需要新闻作品追求意境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触和注意是有选择的。受众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并主动避开和排斥那些同自己观念与态度相悖的信息,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受众的“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在接受美学中被理解为读者阅读的审美经验。而且受众在接收和阅读新闻信息时,自然会对新闻作品有所期待。这些预存的审美经验和阅读期待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受众对新闻作品的收受行为。⑥作为长期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受众,选择接收和接受与自己文化心理和审美经验接近的新闻作品自然是他们的追求。而且新闻作品有了意境,能给受众提供生动活泼的形象、深邃的事理和韵味无穷的内涵,这些自然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激发受众的审美情感,给受众带来审美愉悦。这样更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如何营造新闻意境美?
新闻意境的实现,新闻工作者除了需要一定的语言创造艺术和新闻写作方法之外,更需要新闻作者具有一定的主观精神状态和审美心胸。新闻意境是要在活泼的现实生活与新闻作者敏锐心灵的相互关照中实现和成就的。面对同样的人、事、物,有的记者就会创造出新闻意境来,而大多数记者写出的只是平淡无奇的“新闻稿”。所以新闻意境的创造,除了要求新闻记者加强文学功底和写作艺术的训练外,还必须强调新闻作者超凡的超越性,强调作者内心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
首先必须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新闻作品总是对某个特定的人、事和物进行叙事。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人、事和物上,只是有限的、孤立的事实,这与意境的精髓是背道而驰的。意境是“象外之象”,它不仅包含了客观世界的一山一水、某人某事,还超越了客观世界的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在一个情景交融的新闻作品中,开掘出比景更晶莹的景,比情更深的情。这就超越了现实世界有限的时空限制,达到了无限的精神世界。 其次,还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新闻媒介说到底是社会公器,应该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这是社会对新闻业最基本的理解和期待。新闻应该维护社会公平,张扬社会正义,新闻工作者应该用饱满的热情和如火的激情,热情地讴歌社会的真善美,真诚地赞扬新时期的道德风尚和和谐现象,揭露和抨击社会上的假恶丑。为弱势群体说话,反映他们的真实状况,表达他们的愿望,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公民对新闻业的道德期望。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带来审美享受,引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并在体验新闻作品境界中走向审美超越,这也是新闻作品实现意境美的内在要求。
当然,除了以上对新闻人形而上的素质要求外,新闻记者最现实的营造新闻作品意境美的“技巧”还要落实到新闻写作上来。我们根据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特点,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提炼出这么几条创造新闻意境的方法。首先,以生动的形象创造新闻意境美。新闻意境总是先有镜像,才能生发出意境,这是意境的基础。新闻作品是对客观生活的写照,自然包括自然风貌、人物言行、情感等各种形象。但并不是新闻中有形象就能产出意境来,而是这些形象必须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感人的,才能创造出意境、令人产生联想,产生美感。⑦
第三,以情动人创造意境。意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作品之所以感人,在于这些生动的形象寄托了记者的感情。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必须是记者的“真性情”之流露,而不是“无病呻吟”,不动真感情是写不出新闻名篇的。记者必先打动自己才能感染读者。法拉奇没有“千百种愤怒感情”就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新闻采访,穆青没有“感动”绝写不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感人肺腑的名篇佳作。再次,以含蓄创造新闻意境。意境的创造需要“虚实相生”, “实”,指新闻作品中存在的客观的真人、真事、真物。“虚”是在新闻作品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读者却能在作者写“实”的字里行间中生发、体味出作品中想要传达的精神和意义。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给读者“留白”以创造空间,让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最后,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创造意境。新闻作品的意境创造,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语言技巧来表达。只有通过记者的那支“笔”才能生出意境美的“花”。这自然需要记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文学语言的运用会使“新闻语言”没有那么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相反,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当然这里需要掌握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分寸”,毕竟新闻与文学有着质的差异。□
参考文献
①③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06、209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0
④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142
⑤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5-109
⑥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1):11-12
⑦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3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意境 新闻作品 新闻意境美
意境理论是美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是深深植根于以诗歌、绘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土壤中的,是中国艺术实践的理论概括。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理论,在唐代已开始形成,到了明清已经相当普遍地被人们所使用。但影响最大、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词。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里的“境界”和“意境”是同一个概念。还有“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他认为有没有意境以及意境之深浅是衡量一切文学的艺术性高低的标准。可见意境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在中国美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意境和新闻意境美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又何谓新闻意境美呢?
季水河先生在其所著的《新闻美学》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意境是指审美对象中心、物、形高度统一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空间的整体意象。①这一论述科学严谨地讲清楚了何谓意境。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对意境作了这样的阐释。他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②随后又说到“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搞清楚了意境,就能明白新闻作品的意境美。如果我们以此逻辑理解新闻作品的意境美,新闻意境美就是新闻人以自己的新闻观念、价值模式、心灵状态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塑造出主观认识和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的新闻图景,而此图景能够诱发和开拓出新闻收受者丰富的审美空间。
我们在谈新闻作品的意境美之前,必须强调这一观点:新闻意境是新闻作品的高级形态。不是每篇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意境美。新闻从本质上是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传播客观世界的动态信息就已完成了新闻的本职功能。意境并不是所有新闻作品都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而是那些与文学比较接近,艺术性比较强的写景叙事的新闻作品才具有的一种艺术境界。具体地说,在特写、通讯、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新闻作品中,更容易表现新闻意境。③
二、为什么要追求新闻作品的意境美?
新闻的现实表现是具体的报道或者说是具体的新闻作品。新闻的意境美最终需要通过新闻作品表现出来。而要理解新闻作品中的信息,我们就必须考察发出信息的社会环境。新闻的生产总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环境。而要追求新闻作品的意境美,除了要从把新闻作品当做是行为主体有目的的新闻活动这一角度考察之外,还必须从民族的文化传统去理解。
一个民族在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某种应对环境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对人生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体系被用来创造生活和解释世界,由此形成了特定的文化风貌。比如西方注重描摹现实,将文艺视为反映现实的镜子,中国却将文艺视为“抒情言志”和“文以载道”的工具。西方文学多热衷于爱情,中国文艺偏于道德和气节等。④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实践使人们产生了追求“意境美”的理想。宗白华先生就说过,研寻中国艺术意境的特构,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所以追求意境美、创造意境美是国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的理想。
一方面,新闻传播者表达主观感情与实现传播意图的需要。任何新闻传播行为都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传播中的新闻文本信息除了传达事实的事态信息,会不可避免的传达一定的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即新闻记者在说明、报道一个事件、一个事实、一个人物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文本中渗透、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对报道对象的主观看法和意见。⑤当他们遇到文学性较强、艺术性比较强的新闻文体,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这类体裁时,自然去主动追求作品的意境美。因为意境美追求情与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这里既可以有对事实进行描摹的“境”,也有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感情和意见的“意”。这样更易发挥新闻传播者“借景抒情”、“抒情言志”的“载道”精神,从而能更好地实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
另一方面,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需要新闻作品追求意境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触和注意是有选择的。受众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并主动避开和排斥那些同自己观念与态度相悖的信息,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受众的“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在接受美学中被理解为读者阅读的审美经验。而且受众在接收和阅读新闻信息时,自然会对新闻作品有所期待。这些预存的审美经验和阅读期待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受众对新闻作品的收受行为。⑥作为长期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受众,选择接收和接受与自己文化心理和审美经验接近的新闻作品自然是他们的追求。而且新闻作品有了意境,能给受众提供生动活泼的形象、深邃的事理和韵味无穷的内涵,这些自然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激发受众的审美情感,给受众带来审美愉悦。这样更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如何营造新闻意境美?
新闻意境的实现,新闻工作者除了需要一定的语言创造艺术和新闻写作方法之外,更需要新闻作者具有一定的主观精神状态和审美心胸。新闻意境是要在活泼的现实生活与新闻作者敏锐心灵的相互关照中实现和成就的。面对同样的人、事、物,有的记者就会创造出新闻意境来,而大多数记者写出的只是平淡无奇的“新闻稿”。所以新闻意境的创造,除了要求新闻记者加强文学功底和写作艺术的训练外,还必须强调新闻作者超凡的超越性,强调作者内心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
首先必须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新闻作品总是对某个特定的人、事和物进行叙事。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人、事和物上,只是有限的、孤立的事实,这与意境的精髓是背道而驰的。意境是“象外之象”,它不仅包含了客观世界的一山一水、某人某事,还超越了客观世界的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在一个情景交融的新闻作品中,开掘出比景更晶莹的景,比情更深的情。这就超越了现实世界有限的时空限制,达到了无限的精神世界。 其次,还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新闻媒介说到底是社会公器,应该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这是社会对新闻业最基本的理解和期待。新闻应该维护社会公平,张扬社会正义,新闻工作者应该用饱满的热情和如火的激情,热情地讴歌社会的真善美,真诚地赞扬新时期的道德风尚和和谐现象,揭露和抨击社会上的假恶丑。为弱势群体说话,反映他们的真实状况,表达他们的愿望,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公民对新闻业的道德期望。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带来审美享受,引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并在体验新闻作品境界中走向审美超越,这也是新闻作品实现意境美的内在要求。
当然,除了以上对新闻人形而上的素质要求外,新闻记者最现实的营造新闻作品意境美的“技巧”还要落实到新闻写作上来。我们根据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特点,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提炼出这么几条创造新闻意境的方法。首先,以生动的形象创造新闻意境美。新闻意境总是先有镜像,才能生发出意境,这是意境的基础。新闻作品是对客观生活的写照,自然包括自然风貌、人物言行、情感等各种形象。但并不是新闻中有形象就能产出意境来,而是这些形象必须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感人的,才能创造出意境、令人产生联想,产生美感。⑦
第三,以情动人创造意境。意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作品之所以感人,在于这些生动的形象寄托了记者的感情。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必须是记者的“真性情”之流露,而不是“无病呻吟”,不动真感情是写不出新闻名篇的。记者必先打动自己才能感染读者。法拉奇没有“千百种愤怒感情”就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新闻采访,穆青没有“感动”绝写不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感人肺腑的名篇佳作。再次,以含蓄创造新闻意境。意境的创造需要“虚实相生”, “实”,指新闻作品中存在的客观的真人、真事、真物。“虚”是在新闻作品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读者却能在作者写“实”的字里行间中生发、体味出作品中想要传达的精神和意义。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给读者“留白”以创造空间,让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最后,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创造意境。新闻作品的意境创造,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语言技巧来表达。只有通过记者的那支“笔”才能生出意境美的“花”。这自然需要记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文学语言的运用会使“新闻语言”没有那么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相反,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当然这里需要掌握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分寸”,毕竟新闻与文学有着质的差异。□
参考文献
①③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06、209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0
④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142
⑤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5-109
⑥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1):11-12
⑦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3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