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像序曲
金像奖是中国文联的十三大艺术奖项之一,与电影界“百花奖”“金鸡奖”、戏剧界“梅花奖”齐名。作为国家级大奖,金像奖受到摄影人普遍的关注。
与每一届艺术节相伴相生的金像奖,其征集、评选与颁奖,都是艺术节的重头戏。因为金像奖显示着某一阶段摄影发展的趋势,展现着摄影人某一阶段的创作成果,荟萃着某一阶段摄影艺术的新生力量。
作为新世纪的第一次金像奖评选,似乎蕴含着继往开来的意味,2001年6月该项工作正式启动之后,组委会就多方听取意见,三次修改方案,目标锁定:出作品、出人才、出理论。
少而精的思路: 金像奖的常设奖项是作品奖与组织工作奖,设奖总额在30-40名之间。1999年第四届金像奖评选,作品奖高达14位,提名奖11位,组织工作奖也有15位之众。本着少而精的思路,第五届金像奖决定压缩获奖数量,提高奖项含金量。其中,将金像奖作品奖名额定为6-8名,组织工作奖1-2名。
拓展奖项的尝试:摄影事业的繁荣是摄影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五届金像奖在保持作品奖与组织工作奖两个常设奖项外,增设了成就奖、理论评论奖,又于8月份增补了教育工作奖、图片编辑奖,形成了本届金像奖六项大奖的新格局。
力求规距的操作:本届金像奖评选,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明确组委会与评委会不同的职责。前者负责确立各项章程、认定参评资格、复议评委的异议;后者按照组委会的相关规定甄别优劣。在参评资格上,六大奖项都有相应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组委会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如由于作品奖参评人数众多,获奖名额增至10名;图片编辑奖因公布时间仓促,参评人员太少,前者取消了提名奖。
本届评选还规定已担任三届金像奖的评委不再受聘,新评委应占总评委人数的30%。
评选日记
9月23日 星期日
16:00,全部组委、评委、工作人员到位,入住北京顺义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
19:00,组委会与评委会分别召开工作会议。本届金像奖共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51名作者申报。其中作品奖99人、作品1124幅;理论评论奖8人;组织工作奖22人;成就奖15人;教育工作奖5人;图片编辑奖2人。
20:30,评委开始审读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申报材料。
9月24日 星期一
8:30评委继续审读文字材料。
10:00组委会会议:确认评选方法、颁发组委证书。
11:00评委会会议:宣布各奖项初评评委名单、介绍评选细则、颁发评委证书。
14:00第一组评委:于健、刘榜、韩学庭、刘铁生、陈申,评审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五个奖项。依据介绍材料与著述内容,评委们提出初评意见与候选名单。
第二组评委:高帆、李前光、吴常云、高琴、陈长芬、贾明祖、贺延光、冀运表、吴鹏,评审作品奖。为了保证评选的公正,组委会已将全部作者姓名遮盖,评委们仅就作品本身进行评定。经过数轮筛选,特别是对同一题材的比较,评委从99位参评人员中初评出32位入围作者。
9月25日 星期二
8:30全体评委终评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五个奖项。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评图片编辑奖。
该奖为第一次增设,公布的时间又较短暂,最终仅两位作者参评。评委会认为该奖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编辑,多出精品,在影像出版上多出人才。侯贺良以其将《山东画报》从亏损百万扭转为赢利百万的业绩首获此奖。
理论评论一直是摄影界的一个弱项。本届增设的理论评论奖,是对广大理论工作者思考与见地的肯定,也表明摄影理论对促进摄影事业进步的积极影响。虽然,具有前瞻性、批评性的文章还比较少见,但本着加强摄影理论研究、倡导摄影批评的思路,经过组委会确认,该奖由原来的1名增至4名。
摄影教育是近年来发展步子较快的一个领域,官方的民间的、面授的函授的、学制式的短期培训的、普遍的特殊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培养新人、提高素质大有裨益。作为新增设的奖项,有5人申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院长宿志刚获得金像奖,上海的颜志刚、四川的张宗寿获得提名奖。
成就奖,因其响亮的名字,受到15位作者的青睐。成就奖的标准,成为评委们讨论的重点。评委们认为成就不等同于成绩,成就应当是一个人在摄影事业上所取得的特殊贡献,应具有特别的地位或特别的影响。
评委会希望“成就奖”能像一面旗帜,召唤着摄影人用毕生的精力去攀登摄影事业的某一个高峰。
舒宗侨、吴寅伯、侯波三位前辈本届获此殊荣,并不说明只有他们三位有此成就,而是本届该奖只有他们三位申报。
组织工作奖,申报人员22人。考虑到各基层摄影组织处境艰难,却以奉献精神,做着“联络、协调、服务”的工作。作为摄影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本届设奖数额调整至6名金像奖、3名提名奖。
评委们认为,该奖设立以来,大多授予各协会的负责人,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而事实上,这应该属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希望该奖今后能更多考虑授予一些非本职工作,却热心摄影事业的同志,使基层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14:00,作品奖终评。32位只能有16位当选。
参加终评的作品,有几个特点:
第一, 题材广泛。其中以社会纪实、风光、军事、技法居多,人体、人像、广告略有点辍。
第二, 整体水平高,每组作品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第三, 同类题材较多。
对于这些入围的作品,评委们的话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部分作品的装裱问题提出异议。按规定参评作品不允许装裱,但入围的二三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装裱问题,怎么办?组委会同志认为这是忙乱中把关不严造成的疏忽,不应完全归咎于作者;一些评委提出,入围作品基本上还是以作品本身说话,装裱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一些评委提议,可在记分投票时,综合考虑;一些评委认为,今后要严格按游戏规则进行。看来,面对摄影人的精心之作,评委们仍是崇尚仁爱之心。但越来越严谨的游戏规则,希望摄影人不可总是心存侥幸。
二是对同类作品的品评。同类作品,不论在哪一个影展或影赛中,总是要有所比较有所割舍的。对于那些在技术技巧上难分伯仲,在视点上又各具特色的作品,评委们也是各有偏好,所以最终只能以票数多少论了英雄。
三是对作者实力的评价。一些作者的知名度甚高,但选送的作品不能体现其水平,是评人还是评作品?评委们认为,应当通过作品评人,因为作者的影响度不同,评委们对其的了解与评价也难以一致,而作品就在眼前,标准容易一致。
四是对冷门题材的把握。当类别相近的作品在“相互残杀”的时候,一些作品则因货“奇”而可居,占了一点点的“便宜”,如人像、广告类作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作品仍是以其整体质量为前提的,并非顾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比如人体摄影,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题材,也是2001年摄影界关注的题材,自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而作者选送的作品,也实在称得上声势浩大——10组作品40幅。作者表达的主题是关于人类的本性,但由于传达的较为直白、形式较为简单而终未当选。
17:00 评委对入围的16幅作品,以无记名方式记分投票表决,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5分,并可计点数分,以分数高低决出金像奖10名、提名奖6名。
17:30,工作人员开始统计分数,如果一次性决出既定的金像奖数额,当场封存选票,在艺术节颁奖会上首次宣布。如果产生并列名次,将并列的作者重新计分,决出胜负。
与此同时,组委会与评委会召开座谈会,对组织与评选工作进行总结。
19:00,金像奖计分工作完成,全部奖项一次性评出。
9月26日
9:30评委会对全部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11:30本届金像奖评选工作全部结束,评选结果报中国文联审批后最终生效。
留下遗憾
评奖,几乎成为“遗憾”的代名词。因为评选的模式、评委的构成、来稿的数量与质量、评奖的方式等等,都将影响到评选的最终结果。
如果说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留有什么遗憾的话,主要体现在增设奖项的经验不足与投送作品的技巧掌握两大方面。
增设奖项 经验不足
本届金像奖最大的特色在于推出评选六项金像奖的改进思路。但新的奖项如何设置?标准如何确定?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怎样?可能参评的人员?预期的评选目标?这些问题本当有更多的思考与筹划,但囿于准备不足、时间紧迫,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落实工作欠到位,使这些尝试未臻圆满。
成就奖最终授予舒宗侨、吴寅伯、侯波三位摄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以对历史对影艺的杰出贡献荣膺此奖,的确当之无愧。对于15位踌躇满志的申报者,面对三位前辈,自然俯首称是、望尘莫及。但由于该奖公布的标准不甚明确,导致他们对该奖的把握失当。甚至一些成绩突出者,也因申报失当,失去了获得其它奖项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也从金像奖中“流失”了。
图片编辑奖,由于增设的时间更短(8月31日见诸《中国摄影报》),最终仅有两位参评者。从实际情况看,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各大报刊、出版物对于图像的应用力度都大大增强,由此出现了一批具有策划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精于实际操作的图片编辑。可以说,图片编辑奖的设立,表明了主办者对摄影发展趋势的敏锐意识,但并未体现出该领域的真实水准。
投送作品 把握失当
151位参加本届金像奖角逐的作者,应当说都具有相当的实力,但如何参评,却不是每一位参评者所准确把握的。
这种把握的失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申报奖项不当,如在摄影教育方面,以个人办学为特色的柏雨果,却申报了成就奖。二是选送技巧不当,这在作品奖的申报上尤为突出。
我们知道,作为摄影家,每个人都拍摄有各种题材的作品,也各有其所长。如何选择、组合这些作品去参评,我们可以从获奖的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总的说来,它们的共性在于完整、独特、精美。
完整,指的是作品不论是在形式抑或内容上,要有其内在的统一,让评委能够在短时间内品评到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对作者的创作倾向与水准做出评价。如曹红的一组新闻摄影,每个画面都独立成篇,但她以新闻性赋予作品的统一性——强烈的新闻现场感、职业记者敬业的精神,获得全体评委的好评。
独特,指的是作者与众不同的视点或表达,常常,它也体现为当下作品中的个别性。这些特点比较容易引起评委的关注,而获取评委潜意识中的情感分。石广智的花卉摄影,以多次曝光、影画合璧为特色,在形式上可谓别开生面,并以其精美的观赏价值而夺冠。
精美,指得是作品画面的景色别致、后期制作的精益求精。它体现出作者的实力,也表明作者的态度。孙成毅取之西部的作品,因其品质、气势已取胜一筹,加之制作精良,令人赏心悦目。甚至作者还在作品周边划出约2mm的白线,营造出整齐醒目的“装裱”效果。真是以精心、尽心赢得评委的心。
当然,这些共性并不是绝对的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对一组作品产生作用。对其中任何一点的忽视,都将造成令人扼腕的遗憾。在本届金像奖评选中,应当说至少有三位参评者比较具有典型性。一是赵铁林、二是姜健、三是冯建国。
赵铁林,可以说是以拍摄题材的独特性取胜。《飘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一个已经在社会上产生相当影响的专题。作为一个摄影家,作者用实践再一次诠释了影像最本质的意义。但作者却用女孩、孩子两个内容构成参评作品,在完整性上留下不足,也使独特性打了折扣。另外,由于作品没有相应的文字陈述,不熟悉其作品的评委,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此作品的意义作出判断。
姜健,一位醉心于中原大地的《场景》和《主人》的作者,在发挥摄影的文献价值上、在其影像表达的现代意味上,都可以说自成一体。也许是作者想在一组作品中涵盖其两种拍摄内容,造成了零散的效果,同时彩色黑白混送的形式,在视觉上也破坏了统一。
冯建国,留学日本11载,对大画幅黑白摄影情有独钟。其作品展示的细腻精致的影像,为影人所赞赏。但其选送的作品,竟是采用数码输出方式制作的,其影调的魅力真是荡然无存,真是痛失良机。
虽说金像奖评选的最终意义在于推出富有水准的摄影家,但在具体的评审中,评委不可能放弃对作品的基本评价而直接推举摄影家。可以说,摄影家的实力是取胜的基础,但合适的把握是制胜的法宝。
希望:期待来年
金像奖评选自1989年伊始,历时五届12载,不可谓影响不大。但作为国家级大奖,金像奖要建立真正的权威,应当信守严谨、有效的原则。评委们对今后的金像奖评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一、关于标准
由于本届新增奖项较多,各奖项的标准化问题成为评选中的一大焦点。希望组委会能够召开专门的会议,就标准化进行商议,使各个奖项的评选更易操作、结果更具水平。
现有的一些参评条例,希望再进行调整。如作品奖要求作者提交的十幅作品中必须有四幅获过奖,这使得许多作者很难选送格调统一的作品,不能体现作者的真实水平。这个条款是否可以作为辅助条款,在报送的文字材料中体现。另外,关于提交论文的要求,主观意图虽好,但在真正评选中却没有发挥作用。金像奖作品奖应鼓励新作,对参评作品的拍摄的年代有必要做出限制。
二、关于称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新的情况,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但不应太随意,确定之后也不要轻易变动。如组织工作奖以前分“开拓杯”“金烛奖”两项,金像奖如今改称作品奖。以后再增设奖项,也要纳入既定的范畴,以保持一致性、提高认同感。
三、关于宣传
金像奖的宣传力度还比较欠缺,既是国家级大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这样奖项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金像奖的影响力才能更加广泛。
四、关于其它
本次金像奖奖额的调整幅度过大,金像奖与提名奖的设置,呈现“倒挂”现象,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情况。希望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也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各项评选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
此外,组委会应当成为参评者的参谋,为他们提供建议,使报送工作更明确更扎实更有效。
张华斌作品 (作品提名)
姜平作品 (作品提名)
徐京星作品 (作品提名)
张善夫作品 (作品提名)
金像奖是中国文联的十三大艺术奖项之一,与电影界“百花奖”“金鸡奖”、戏剧界“梅花奖”齐名。作为国家级大奖,金像奖受到摄影人普遍的关注。
与每一届艺术节相伴相生的金像奖,其征集、评选与颁奖,都是艺术节的重头戏。因为金像奖显示着某一阶段摄影发展的趋势,展现着摄影人某一阶段的创作成果,荟萃着某一阶段摄影艺术的新生力量。
作为新世纪的第一次金像奖评选,似乎蕴含着继往开来的意味,2001年6月该项工作正式启动之后,组委会就多方听取意见,三次修改方案,目标锁定:出作品、出人才、出理论。
少而精的思路: 金像奖的常设奖项是作品奖与组织工作奖,设奖总额在30-40名之间。1999年第四届金像奖评选,作品奖高达14位,提名奖11位,组织工作奖也有15位之众。本着少而精的思路,第五届金像奖决定压缩获奖数量,提高奖项含金量。其中,将金像奖作品奖名额定为6-8名,组织工作奖1-2名。
拓展奖项的尝试:摄影事业的繁荣是摄影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五届金像奖在保持作品奖与组织工作奖两个常设奖项外,增设了成就奖、理论评论奖,又于8月份增补了教育工作奖、图片编辑奖,形成了本届金像奖六项大奖的新格局。
力求规距的操作:本届金像奖评选,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明确组委会与评委会不同的职责。前者负责确立各项章程、认定参评资格、复议评委的异议;后者按照组委会的相关规定甄别优劣。在参评资格上,六大奖项都有相应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组委会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如由于作品奖参评人数众多,获奖名额增至10名;图片编辑奖因公布时间仓促,参评人员太少,前者取消了提名奖。
本届评选还规定已担任三届金像奖的评委不再受聘,新评委应占总评委人数的30%。
评选日记
9月23日 星期日
16:00,全部组委、评委、工作人员到位,入住北京顺义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
19:00,组委会与评委会分别召开工作会议。本届金像奖共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51名作者申报。其中作品奖99人、作品1124幅;理论评论奖8人;组织工作奖22人;成就奖15人;教育工作奖5人;图片编辑奖2人。
20:30,评委开始审读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申报材料。
9月24日 星期一
8:30评委继续审读文字材料。
10:00组委会会议:确认评选方法、颁发组委证书。
11:00评委会会议:宣布各奖项初评评委名单、介绍评选细则、颁发评委证书。
14:00第一组评委:于健、刘榜、韩学庭、刘铁生、陈申,评审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五个奖项。依据介绍材料与著述内容,评委们提出初评意见与候选名单。
第二组评委:高帆、李前光、吴常云、高琴、陈长芬、贾明祖、贺延光、冀运表、吴鹏,评审作品奖。为了保证评选的公正,组委会已将全部作者姓名遮盖,评委们仅就作品本身进行评定。经过数轮筛选,特别是对同一题材的比较,评委从99位参评人员中初评出32位入围作者。
9月25日 星期二
8:30全体评委终评成就奖、组织工作奖、理论评论奖、图片编辑奖、摄影教育奖五个奖项。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评图片编辑奖。
该奖为第一次增设,公布的时间又较短暂,最终仅两位作者参评。评委会认为该奖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编辑,多出精品,在影像出版上多出人才。侯贺良以其将《山东画报》从亏损百万扭转为赢利百万的业绩首获此奖。
理论评论一直是摄影界的一个弱项。本届增设的理论评论奖,是对广大理论工作者思考与见地的肯定,也表明摄影理论对促进摄影事业进步的积极影响。虽然,具有前瞻性、批评性的文章还比较少见,但本着加强摄影理论研究、倡导摄影批评的思路,经过组委会确认,该奖由原来的1名增至4名。
摄影教育是近年来发展步子较快的一个领域,官方的民间的、面授的函授的、学制式的短期培训的、普遍的特殊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培养新人、提高素质大有裨益。作为新增设的奖项,有5人申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院长宿志刚获得金像奖,上海的颜志刚、四川的张宗寿获得提名奖。
成就奖,因其响亮的名字,受到15位作者的青睐。成就奖的标准,成为评委们讨论的重点。评委们认为成就不等同于成绩,成就应当是一个人在摄影事业上所取得的特殊贡献,应具有特别的地位或特别的影响。
评委会希望“成就奖”能像一面旗帜,召唤着摄影人用毕生的精力去攀登摄影事业的某一个高峰。
舒宗侨、吴寅伯、侯波三位前辈本届获此殊荣,并不说明只有他们三位有此成就,而是本届该奖只有他们三位申报。
组织工作奖,申报人员22人。考虑到各基层摄影组织处境艰难,却以奉献精神,做着“联络、协调、服务”的工作。作为摄影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本届设奖数额调整至6名金像奖、3名提名奖。
评委们认为,该奖设立以来,大多授予各协会的负责人,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而事实上,这应该属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希望该奖今后能更多考虑授予一些非本职工作,却热心摄影事业的同志,使基层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14:00,作品奖终评。32位只能有16位当选。
参加终评的作品,有几个特点:
第一, 题材广泛。其中以社会纪实、风光、军事、技法居多,人体、人像、广告略有点辍。
第二, 整体水平高,每组作品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第三, 同类题材较多。
对于这些入围的作品,评委们的话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部分作品的装裱问题提出异议。按规定参评作品不允许装裱,但入围的二三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装裱问题,怎么办?组委会同志认为这是忙乱中把关不严造成的疏忽,不应完全归咎于作者;一些评委提出,入围作品基本上还是以作品本身说话,装裱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一些评委提议,可在记分投票时,综合考虑;一些评委认为,今后要严格按游戏规则进行。看来,面对摄影人的精心之作,评委们仍是崇尚仁爱之心。但越来越严谨的游戏规则,希望摄影人不可总是心存侥幸。
二是对同类作品的品评。同类作品,不论在哪一个影展或影赛中,总是要有所比较有所割舍的。对于那些在技术技巧上难分伯仲,在视点上又各具特色的作品,评委们也是各有偏好,所以最终只能以票数多少论了英雄。
三是对作者实力的评价。一些作者的知名度甚高,但选送的作品不能体现其水平,是评人还是评作品?评委们认为,应当通过作品评人,因为作者的影响度不同,评委们对其的了解与评价也难以一致,而作品就在眼前,标准容易一致。
四是对冷门题材的把握。当类别相近的作品在“相互残杀”的时候,一些作品则因货“奇”而可居,占了一点点的“便宜”,如人像、广告类作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作品仍是以其整体质量为前提的,并非顾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比如人体摄影,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题材,也是2001年摄影界关注的题材,自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而作者选送的作品,也实在称得上声势浩大——10组作品40幅。作者表达的主题是关于人类的本性,但由于传达的较为直白、形式较为简单而终未当选。
17:00 评委对入围的16幅作品,以无记名方式记分投票表决,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5分,并可计点数分,以分数高低决出金像奖10名、提名奖6名。
17:30,工作人员开始统计分数,如果一次性决出既定的金像奖数额,当场封存选票,在艺术节颁奖会上首次宣布。如果产生并列名次,将并列的作者重新计分,决出胜负。
与此同时,组委会与评委会召开座谈会,对组织与评选工作进行总结。
19:00,金像奖计分工作完成,全部奖项一次性评出。
9月26日
9:30评委会对全部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11:30本届金像奖评选工作全部结束,评选结果报中国文联审批后最终生效。
留下遗憾
评奖,几乎成为“遗憾”的代名词。因为评选的模式、评委的构成、来稿的数量与质量、评奖的方式等等,都将影响到评选的最终结果。
如果说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留有什么遗憾的话,主要体现在增设奖项的经验不足与投送作品的技巧掌握两大方面。
增设奖项 经验不足
本届金像奖最大的特色在于推出评选六项金像奖的改进思路。但新的奖项如何设置?标准如何确定?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怎样?可能参评的人员?预期的评选目标?这些问题本当有更多的思考与筹划,但囿于准备不足、时间紧迫,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落实工作欠到位,使这些尝试未臻圆满。
成就奖最终授予舒宗侨、吴寅伯、侯波三位摄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以对历史对影艺的杰出贡献荣膺此奖,的确当之无愧。对于15位踌躇满志的申报者,面对三位前辈,自然俯首称是、望尘莫及。但由于该奖公布的标准不甚明确,导致他们对该奖的把握失当。甚至一些成绩突出者,也因申报失当,失去了获得其它奖项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也从金像奖中“流失”了。
图片编辑奖,由于增设的时间更短(8月31日见诸《中国摄影报》),最终仅有两位参评者。从实际情况看,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各大报刊、出版物对于图像的应用力度都大大增强,由此出现了一批具有策划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精于实际操作的图片编辑。可以说,图片编辑奖的设立,表明了主办者对摄影发展趋势的敏锐意识,但并未体现出该领域的真实水准。
投送作品 把握失当
151位参加本届金像奖角逐的作者,应当说都具有相当的实力,但如何参评,却不是每一位参评者所准确把握的。
这种把握的失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申报奖项不当,如在摄影教育方面,以个人办学为特色的柏雨果,却申报了成就奖。二是选送技巧不当,这在作品奖的申报上尤为突出。
我们知道,作为摄影家,每个人都拍摄有各种题材的作品,也各有其所长。如何选择、组合这些作品去参评,我们可以从获奖的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总的说来,它们的共性在于完整、独特、精美。
完整,指的是作品不论是在形式抑或内容上,要有其内在的统一,让评委能够在短时间内品评到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对作者的创作倾向与水准做出评价。如曹红的一组新闻摄影,每个画面都独立成篇,但她以新闻性赋予作品的统一性——强烈的新闻现场感、职业记者敬业的精神,获得全体评委的好评。
独特,指的是作者与众不同的视点或表达,常常,它也体现为当下作品中的个别性。这些特点比较容易引起评委的关注,而获取评委潜意识中的情感分。石广智的花卉摄影,以多次曝光、影画合璧为特色,在形式上可谓别开生面,并以其精美的观赏价值而夺冠。
精美,指得是作品画面的景色别致、后期制作的精益求精。它体现出作者的实力,也表明作者的态度。孙成毅取之西部的作品,因其品质、气势已取胜一筹,加之制作精良,令人赏心悦目。甚至作者还在作品周边划出约2mm的白线,营造出整齐醒目的“装裱”效果。真是以精心、尽心赢得评委的心。
当然,这些共性并不是绝对的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对一组作品产生作用。对其中任何一点的忽视,都将造成令人扼腕的遗憾。在本届金像奖评选中,应当说至少有三位参评者比较具有典型性。一是赵铁林、二是姜健、三是冯建国。
赵铁林,可以说是以拍摄题材的独特性取胜。《飘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一个已经在社会上产生相当影响的专题。作为一个摄影家,作者用实践再一次诠释了影像最本质的意义。但作者却用女孩、孩子两个内容构成参评作品,在完整性上留下不足,也使独特性打了折扣。另外,由于作品没有相应的文字陈述,不熟悉其作品的评委,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此作品的意义作出判断。
姜健,一位醉心于中原大地的《场景》和《主人》的作者,在发挥摄影的文献价值上、在其影像表达的现代意味上,都可以说自成一体。也许是作者想在一组作品中涵盖其两种拍摄内容,造成了零散的效果,同时彩色黑白混送的形式,在视觉上也破坏了统一。
冯建国,留学日本11载,对大画幅黑白摄影情有独钟。其作品展示的细腻精致的影像,为影人所赞赏。但其选送的作品,竟是采用数码输出方式制作的,其影调的魅力真是荡然无存,真是痛失良机。
虽说金像奖评选的最终意义在于推出富有水准的摄影家,但在具体的评审中,评委不可能放弃对作品的基本评价而直接推举摄影家。可以说,摄影家的实力是取胜的基础,但合适的把握是制胜的法宝。
希望:期待来年
金像奖评选自1989年伊始,历时五届12载,不可谓影响不大。但作为国家级大奖,金像奖要建立真正的权威,应当信守严谨、有效的原则。评委们对今后的金像奖评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一、关于标准
由于本届新增奖项较多,各奖项的标准化问题成为评选中的一大焦点。希望组委会能够召开专门的会议,就标准化进行商议,使各个奖项的评选更易操作、结果更具水平。
现有的一些参评条例,希望再进行调整。如作品奖要求作者提交的十幅作品中必须有四幅获过奖,这使得许多作者很难选送格调统一的作品,不能体现作者的真实水平。这个条款是否可以作为辅助条款,在报送的文字材料中体现。另外,关于提交论文的要求,主观意图虽好,但在真正评选中却没有发挥作用。金像奖作品奖应鼓励新作,对参评作品的拍摄的年代有必要做出限制。
二、关于称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新的情况,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但不应太随意,确定之后也不要轻易变动。如组织工作奖以前分“开拓杯”“金烛奖”两项,金像奖如今改称作品奖。以后再增设奖项,也要纳入既定的范畴,以保持一致性、提高认同感。
三、关于宣传
金像奖的宣传力度还比较欠缺,既是国家级大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这样奖项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金像奖的影响力才能更加广泛。
四、关于其它
本次金像奖奖额的调整幅度过大,金像奖与提名奖的设置,呈现“倒挂”现象,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情况。希望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也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各项评选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
此外,组委会应当成为参评者的参谋,为他们提供建议,使报送工作更明确更扎实更有效。
张华斌作品 (作品提名)
姜平作品 (作品提名)
徐京星作品 (作品提名)
张善夫作品 (作品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