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区域产权交易机构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积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在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前提下,在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2号为依托的政策背景下,产权市场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
一方面,产权交易机构传统的单一交易和盈利模式已相对落后,产权行业的融合趋势不允许各地机构再固步自封,客户的需求升级也迫使机构必须开放和灵活。另一方面,当今各个行业跨界形式屡见不鲜,行业界限变得复杂而模糊,比如淘宝网通过涉诉资产处置工作将触角伸及产权市场,形成竞争之势。在愈加开放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权行业必须重新思考新业态下的竞争优势。
1 商业生态圈的作用
生態圈原是自然科学用语,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第一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随后通过众多学者的逐步完善,生态圈正在成为商业关系构建上的一场革命。商业生态圈是指以各种不同组织——包括产品提供者、供应商、分销商、顾客、互补产品提供者、竞争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每个成员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但身在其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利共存,资源共享,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商业生态圈在竞争环境下具有极富活力的“生态优势”。企业的优势不仅仅来源于内部价值链活动的优化和资源能力的积累,还来源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就是借助商业生态圈元素,协调、优化并运用生态圈内成员关系的能力。在生态视角下,各组成企业不断地增加生态圈内的异质性、嵌入性和互惠性。异质性对应了“共生”,使生态的功能更加丰富多元;嵌入性对应了“互生”,使成员之间彼此依赖、相互扶持;互惠性则对应了“再生”,是整个生态在个体与集体、当前与未来利益之间的平衡和放大。异质性、嵌入性和互惠性高的生态圈具有适应能力和放大效应——灵活地组合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合力协同,扩大竞争优势。
2 “E交易”平台构建产权市场生态圈
生态圈与原有的商业价值链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价值链模式强调如何利用企业已经拥有的,即内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而生态圈则强调企业如何通过一个互融共享的价值平台,借助、撬动平台内其他企业的能力而形成竞争优势。鉴于目前众多中小规模的产权交易机构资源有限,业务模式单一,力量薄弱,与大的产权交易机构很难平等“对话”。因此,只有打破机构间的壁垒,聚合各自的市场资源,构建统一的产权市场商业生态圈,才能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发展后劲。
由多家产权交易机构共建共用的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E交易”正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应运而生的产物。E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但改变了产权业务的操作模式,实现了产权电子化和交易数据化,更重要的是为产权市场构建了一个价值平台,各区域产权交易机构聚集在这里,以开放和合作的心态,使各方的资源聚合起来,共享共荣,把原本割裂的价值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价值网络,进而形成独特而富于生命力的产权市场生态圈。在E交易形成的生态圈里,参与主体包括交易机构、标的企业、决策机构、审计、评估、律师、银行、工商等,是多个环节,多方机构,多种服务按照特定逻辑关系的汇聚。
E交易平台首先要完成“共生”,其主要核心是共同构建价值平台,通过平台把产权市场不同的参与方聚集在一起,使E交易生态圈更加丰富多元;其次是“互生”,主要核心是分享,各交易机构共享资源优势,互相依存,紧密合作,形成价值网络;最后是“再生”,平台为各方提供更便捷的沟通和更顺畅的合作渠道,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创建不同成员、不同角色之间多维度的交互服务,使产权市场各方依托平台实现业务扩展和价值创新。
3 E交易平台生态圈的竞争优势
3.1 “轻”
“轻”是指生态圈中的成员通过平台,以自身能力为基础撬动生态圈,借助合作机构的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摆脱了过去孤掌难鸣、单打独斗之重负。在E交易生态圈中,每个产权交易机构都有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擅长的业务模块,通过协同合作,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和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单体机构自我更新自我成长的能力。此外,产权市场正在着力进行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但开发系统和软件需耗费大量人力、资金和时间,实力相对薄弱的交易机构往往浅尝辄止。而E交易平台的系统已经过不断完善和优化,具备各机构共用的现成条件,更重要的是,E交易系统已完成与国务院国资委监测系统的对接,这为各机构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通道,加入平台无需再面对各种纷繁的具体事宜,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的精进和创新上。
3.2 不可模仿
目前单个交易机构的交易模式易复制,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简单,没有形成与相关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和与交易联动的增值服务体系。E交易生态圈是由多个不同能力、不同定位的机构所组成,形成的合作模式比一家机构的内部组织更为复杂。生态圈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视为所有成员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这种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生态圈的不可复制性。另外,生态圈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使其具备超越价值链系统的吸纳能力,可以容纳更多的机构加入这一系统,而随着系统的不断扩大,其竞争力也会相应增强。
3.3 放大效应
超越依赖机构自身能力和资源的模式,使生态圈的优势随着机构的不断增加而增长。生态圈“互补”、“共享”的特性,实际上无形中扩大了生态圈各成员的可用资源,拓宽了交易渠道和交易机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也就壮大了市场竞争实力。在价值链模式中,价值是按链条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分配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利得都意味着其他环节的损失,这使价值链的主导企业有动力去进行整合,将更多的业务纳入自己掌握中。而在生态圈中,E交易平台的价值是被不断创造出来的,各交易机构与其费尽心力将内部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不如考虑如何将平台作大,吸引更多机构加入生态圈;同时,生态圈的价值创造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在生态圈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拥有的资源也不同,因此每个机构都能为系统贡献不同价值。这两个因素使生态圈成员的战略着眼点从整合——价值分割,转向了共享——价值创造,E交易平台提出的共建、共用、共享、共治、共赢的理念,就是要发挥生态圈整体的效能和优势,其市场竞争力的倍增显而易见。随着更多机构认识到E交易生态圈模式的巨大优势,生态圈会不断扩展,生态圈效应会不断放大,必将重塑产权市场的新格局。
未来商业将进入竞争2.0时代——生态圈的竞争。在产权市场中,产权交易机构担负了资源流转的重要责任,通过多年的业务累积,已具备成熟的交易经验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若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制高点,各交易机构必须联合起来,打破区域壁垒、体制壁垒、资金壁垒、信息壁垒、资源壁垒,共建产权行业强大而不可复制的生态圈,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一方面,产权交易机构传统的单一交易和盈利模式已相对落后,产权行业的融合趋势不允许各地机构再固步自封,客户的需求升级也迫使机构必须开放和灵活。另一方面,当今各个行业跨界形式屡见不鲜,行业界限变得复杂而模糊,比如淘宝网通过涉诉资产处置工作将触角伸及产权市场,形成竞争之势。在愈加开放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权行业必须重新思考新业态下的竞争优势。
1 商业生态圈的作用
生態圈原是自然科学用语,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第一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随后通过众多学者的逐步完善,生态圈正在成为商业关系构建上的一场革命。商业生态圈是指以各种不同组织——包括产品提供者、供应商、分销商、顾客、互补产品提供者、竞争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每个成员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但身在其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利共存,资源共享,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商业生态圈在竞争环境下具有极富活力的“生态优势”。企业的优势不仅仅来源于内部价值链活动的优化和资源能力的积累,还来源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就是借助商业生态圈元素,协调、优化并运用生态圈内成员关系的能力。在生态视角下,各组成企业不断地增加生态圈内的异质性、嵌入性和互惠性。异质性对应了“共生”,使生态的功能更加丰富多元;嵌入性对应了“互生”,使成员之间彼此依赖、相互扶持;互惠性则对应了“再生”,是整个生态在个体与集体、当前与未来利益之间的平衡和放大。异质性、嵌入性和互惠性高的生态圈具有适应能力和放大效应——灵活地组合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合力协同,扩大竞争优势。
2 “E交易”平台构建产权市场生态圈
生态圈与原有的商业价值链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价值链模式强调如何利用企业已经拥有的,即内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而生态圈则强调企业如何通过一个互融共享的价值平台,借助、撬动平台内其他企业的能力而形成竞争优势。鉴于目前众多中小规模的产权交易机构资源有限,业务模式单一,力量薄弱,与大的产权交易机构很难平等“对话”。因此,只有打破机构间的壁垒,聚合各自的市场资源,构建统一的产权市场商业生态圈,才能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发展后劲。
由多家产权交易机构共建共用的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E交易”正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应运而生的产物。E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但改变了产权业务的操作模式,实现了产权电子化和交易数据化,更重要的是为产权市场构建了一个价值平台,各区域产权交易机构聚集在这里,以开放和合作的心态,使各方的资源聚合起来,共享共荣,把原本割裂的价值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价值网络,进而形成独特而富于生命力的产权市场生态圈。在E交易形成的生态圈里,参与主体包括交易机构、标的企业、决策机构、审计、评估、律师、银行、工商等,是多个环节,多方机构,多种服务按照特定逻辑关系的汇聚。
E交易平台首先要完成“共生”,其主要核心是共同构建价值平台,通过平台把产权市场不同的参与方聚集在一起,使E交易生态圈更加丰富多元;其次是“互生”,主要核心是分享,各交易机构共享资源优势,互相依存,紧密合作,形成价值网络;最后是“再生”,平台为各方提供更便捷的沟通和更顺畅的合作渠道,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创建不同成员、不同角色之间多维度的交互服务,使产权市场各方依托平台实现业务扩展和价值创新。
3 E交易平台生态圈的竞争优势
3.1 “轻”
“轻”是指生态圈中的成员通过平台,以自身能力为基础撬动生态圈,借助合作机构的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摆脱了过去孤掌难鸣、单打独斗之重负。在E交易生态圈中,每个产权交易机构都有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擅长的业务模块,通过协同合作,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和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单体机构自我更新自我成长的能力。此外,产权市场正在着力进行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但开发系统和软件需耗费大量人力、资金和时间,实力相对薄弱的交易机构往往浅尝辄止。而E交易平台的系统已经过不断完善和优化,具备各机构共用的现成条件,更重要的是,E交易系统已完成与国务院国资委监测系统的对接,这为各机构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通道,加入平台无需再面对各种纷繁的具体事宜,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的精进和创新上。
3.2 不可模仿
目前单个交易机构的交易模式易复制,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简单,没有形成与相关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和与交易联动的增值服务体系。E交易生态圈是由多个不同能力、不同定位的机构所组成,形成的合作模式比一家机构的内部组织更为复杂。生态圈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视为所有成员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这种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生态圈的不可复制性。另外,生态圈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使其具备超越价值链系统的吸纳能力,可以容纳更多的机构加入这一系统,而随着系统的不断扩大,其竞争力也会相应增强。
3.3 放大效应
超越依赖机构自身能力和资源的模式,使生态圈的优势随着机构的不断增加而增长。生态圈“互补”、“共享”的特性,实际上无形中扩大了生态圈各成员的可用资源,拓宽了交易渠道和交易机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也就壮大了市场竞争实力。在价值链模式中,价值是按链条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分配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利得都意味着其他环节的损失,这使价值链的主导企业有动力去进行整合,将更多的业务纳入自己掌握中。而在生态圈中,E交易平台的价值是被不断创造出来的,各交易机构与其费尽心力将内部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不如考虑如何将平台作大,吸引更多机构加入生态圈;同时,生态圈的价值创造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在生态圈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拥有的资源也不同,因此每个机构都能为系统贡献不同价值。这两个因素使生态圈成员的战略着眼点从整合——价值分割,转向了共享——价值创造,E交易平台提出的共建、共用、共享、共治、共赢的理念,就是要发挥生态圈整体的效能和优势,其市场竞争力的倍增显而易见。随着更多机构认识到E交易生态圈模式的巨大优势,生态圈会不断扩展,生态圈效应会不断放大,必将重塑产权市场的新格局。
未来商业将进入竞争2.0时代——生态圈的竞争。在产权市场中,产权交易机构担负了资源流转的重要责任,通过多年的业务累积,已具备成熟的交易经验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若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制高点,各交易机构必须联合起来,打破区域壁垒、体制壁垒、资金壁垒、信息壁垒、资源壁垒,共建产权行业强大而不可复制的生态圈,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