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民众幻想与民俗学的联系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幻想是当代民众的一种独特且普遍的思维方式,是虚实相结合的具有叙事性的遐想产物,这一过程能让民众得到心理的慰藉。幻想与民俗的联系在于两者都体现在对"民"的关注,研究对象离不开人。而传统的民俗学研究在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下,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体现为外化可感的民俗事象,几乎很少关注到隐性的难以外化的幻想。以民俗学视角对幻想进行分析、界定,说明当代民众幻想可以成为民俗学学科关注对象的原因,并就幻想与民俗的联系、显性民俗与隐性民俗的划分等进行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考察中国听力通道缺失者垂直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特点,研究听力通道缺失是否影响被试者在表征时间垂直维度的英语词汇方面显示出知觉和动作水平的一致性效应。实验证
基于湖北省四市的农户受偿意愿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接受征地的平均受偿意愿为101.336万元/hm2,上次征地每公顷补偿程度、征地前后
一位旅美博士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疑问:乡村不城市化不行吗?这个问句质问的是,把传统的各式生活模式规划成统一的模式会带来哪些伤害?在他看来,只有城镇化才是乡村的出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