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
【机 构】
:
,
【出 处】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14期
其他文献
精准医学借助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与其他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将有助于加深对糖尿病病生理机制与过程的理解,从而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在分子水平得到精确分类,并准确预测其进程与并发症,为精确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本文介绍精准医学理念对糖尿病诊治模式产生的推动作用。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存在与体位相关的发作性疼痛,发病前多有轻微脊柱受力史,查体病变椎体或椎体旁有压痛,通过脊柱X线片、CT和MRI检查可确诊,患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腹痛均得到缓解。提示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是避免脊柱源性腹痛误诊的关键,进一步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有利于确诊。
期刊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绝大多数患者最终需启动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糖代谢稳定。基础胰岛素起始方案和预混胰岛素起始方案均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胰岛素起始方案,但它们又各有特点。两种起始方案的降糖疗效相似或预混方案略优,预混胰岛素方案较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低血糖风险稍高,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更明显,每日胰岛素剂量更大。因此,胰岛素起始方案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0月住院因妇科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间歇充气压力泵(IPC)和低分子肝素(LMWH)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结果IPC组发生DVT 7%(5/71), LMWH组9%(6/70)(P=0.735);均无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IPC与LMWH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DVT的临床效果相当,均无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47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跟骨定量超声检测资料。T2DM患者超声传播速率、宽频超声衰减值及刚度系数水平分别为(1 015±170) m/s、(84±14) dB/MHz和45±8,显著低于30例正常对照者的(1 403±232) m/s、(111±18) dB/MHz和66±12(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是T2DM患者定量超声指标的独立相关因素与
目的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其中50例采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PLIF组),40例采用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术,TLIF组),50例采用改良术式(改良术组)。术后3和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术组手术时间最短(1
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的今天,从源头做好糖尿病一级预防意义重大。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预防糖尿病高危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我国是最早进行糖尿病一级预防研究的国家。全科医生肩负社区糖尿病慢病预防管理重任,应积极加强糖尿病一级预防工作,做好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管理和随访。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例结核继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学、骨髓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电话随访。4例AIHA患者的年龄为58~80岁,血红蛋白水平最低值为31~73 g/L,Coomb试验均阴性。4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均不佳,均在确诊后立即接受含有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治疗。1例患者治疗1周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