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随遇而安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jo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遇而安”亦作“随寓而安”,旧版《辞海》对该词的解释含有贬义:“剥削阶级所提倡的一种消极处世的态度。处在各种环境中都要安然自得,满足现状。”后一句的解释,尚较贴近该词的本意,称其为“消极的处世态度”,不免有失偏颇,而将这种处世态度扣上“剥削阶级”的帽子,更是大失其当。
  平时,不少人爱用“随遇而安”一词来批评他人或自嘲,以至使其成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同义词。我年轻时,对此词并无深解,于活了一把年纪之后,细细品味这四个字,觉得不但含义颇深,而且包含着两层意思。“随遇”者,顺随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不如意之境遇所扰,无论于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前者之“安”,或许可以称之为“消极处世”,而后者之“安”,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庄子有言:“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庄子·大宗师》)真人者,道家心目中的圣人也,而若在任何处境中都能做到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饮食不求精美,呼吸均匀深沉,就要能够随遇而安。这种“安”,当然是心灵之安,而非安于现状之安了。这种心灵之安,不仅可以使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而且可以使人乐观处世,长葆青春。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了?倘若柔奴到了岭南,时觉自己身处异乡,对那里的环境处处感到不适应,当她万里归来之后,恐怕就不会是“年愈少”,她的笑容,也可能带着漂泊的风霜,而不是岭南的梅香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直到今天,仍然被无数漂泊者当作自况、自慰之语。多少“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人,因能随遇而安,故而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之若素。能安之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之事。抗日战争期间,世居北平,生活优裕的梁实秋先生,为避兵燹,南迁重庆在城郊租住陋室两间,这两间临时居所其陋如何,先生在《雅舍》一文中有所描述,不仅是“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而且夜晚鼠子猖撅,夏夜聚蚊成雷,但这并不妨碍梁公安然,怡然,潜心写他的文章,并将自己在这陋室中的精神产品,冠以《雅舍小品》之名。我的学问才华自不敢与梁公相比,但若论随遇而安,似乎尚值一提。我客居北京六年,七迁其家,虽然后三年半租住了一套条件尚可的两居室,前两年半却住过七平方米的斗室、破陋不堪的农家院,且一度以鬼为邻(门前屋后皆有坟墓,附近数十米便是坟场),但每次迁入“新居”,睡时难免有梦,醒来却无忧烦,于张罗必备家用、整理生活杂物之后,便架起电脑,读书写作,或曰“开张营业”。而所写文章,或剑拔弩张,嬉笑怒骂,或幽默闲适,平和恬淡,有匕首投枪,亦有风花雪月,随想随写,不拘一格。何故?只因心境不为环境所扰也。“我有一几一椅—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梁公在《雅舍》中之夫子自道,正合我心。
其他文献
作战无后方,伤号衣食处处难。前文曾说:到达大别山前要过一条河,虽然伤亡很大,但总算到了大别山区北方重镇——河南罗山县的青山店。  应当说,大别山区是红军和新四军第五师的老根据地,军属烈属特多,人民群众对解放军具有深厚的感情,但由于红军和第五师先后两次撤离大别山区,人民群众遭到国民党的残酷迫害,当人民解放军第三次进入大别山区,人民群众内心深处虽然热烈欢迎,但思想上疑虑很多,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解放军
期刊
台独叫嚣更国号,疯狂威胁和平。是非曲直有公评,中华原一体,那许乱横生?  两岸同胞皆骨肉,同文同种同荣。炎黄儿女要中兴,法规规范在,分裂必严惩!
期刊
红梅笑迎金鸡唱,  八十一岁乐又康。  儿女堂前多尽孝,  党的关怀暖心房。    牢记先辈马列教,  离而不休谱新章。  鹤发更有少年志,  永作先进“红夕阳”。    注:适逢2005年2月24日我八十一岁生日,我们海洋局老干办的同志们前来贺寿,并送来了“保先”的学习材料。学之有感。
期刊
说到老年人再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双方除了年龄、性格、身体状况适合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很多相关的琐事,否则,很容易影响老人再婚的质量。  我有两位同在铁路系统工作的老同事,他们在晚年婚后活得非常愉快、幸福。他们不但能互相关心、照顾,与双方子女和睦相处,而且还在子女们的帮助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郊区盖了一处三室二厅一厨一卫,外加200平方米大院落的“别墅”,浪漫而潇洒地过上了回归大自然的田园生活
期刊
许多老年人喜爱各种各样的好花,例如梅花、玫瑰、兰花、桂花、菊花、牡丹、水仙、荷花、杜鹃等等,我也很喜爱这些好花。但我最喜爱的还是“迎春花”。  尽管中国产的“迎春花”在花卉中并不出色,是极普通而平凡不显眼的花。可是它从孕育至开放前后的艰苦奋斗的一系列作为,却充分显示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使我从中悟到了一些生命的真谛,进一步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生命才有真
期刊
忘掉年龄    “人不思老,老不将至”。心理不老,态度积极。乐观向上,洋洋得意。    忘掉怨恨    人生难免,碰碰磕磕。无怨无恨,心平气和。心理安宁,生活快乐。    忘掉悲痛    天灾人祸,失去亲人。老是悲痛,损害身心。自我解脱,振作精神。    忘掉气愤    气愤伤身,加快心跳。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胸开扩,自在逍遥。    忘掉忧愁    多愁善感,滋生疾病。容易患上,抑郁之症。不愁
期刊
有些事往往不是人们事先能预见的,原定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而没有想过的事后来却变成了自己全力以赴的事业。鲁迅和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但他们都没有成为医生,却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大作家、大文豪、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些和当医生的初衷真是相去甚远了。  王子东同志的绘画生涯,也是她始料未及的事。她的少年时代在川南重镇泸州渡过,青年时期考入了成都华西大学(现在的川大)的家政系,读的是当一个贤妻良母主
期刊
日本投降六十春,八年抗战记犹新。  民贫国弱受人欺,落后挨打教训深。  民族复兴莫忘本,永怀先烈育后人。  继承发展向前进,奋发图强慰忠魂。    纪念遵义会议七十周年  李冀峰    播州会议航舵转,胜利长征凯歌喧。  推倒三山人民乐,迎来盛世举国欢。  注:播州即现在的遵义。
期刊
主席讲话举世闻,“四个绝不”义凛然。  情真意切善意表,是非利害祸福阐。  “九二”共识台承认,平等协商弃前嫌。  台湾人民希望寄,祖国统一万年安。    贺“三八”老年妇女门球赛  冉砚农    “三八”妇女喜气扬,佘群挂帅上战场。  南征北战不惧苦,健康长寿百年享。
期刊
谒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  杜必成  山河壮丽烁南州,漫道雄关抗寇仇。  东北中原残弹在,西南陲域炮坑留。  坚贞国士刀枪勇,狼狈洋兵战地溜。  华夏儿孙须警惕,小泉常拜罪魁头!    诗二首  周毓修    七十晋八抒怀    风雨人生路曲长,回眸皓首激情扬。  江山挚爱抒慷慨,花月疏怀耻恋狂。  笔走龙蛇追剑器,诗吟梅雪沁心香。  骥当砺志时俱进,盛世弦歌颂夕阳。    春游东山莫厘峰    莫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