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致用,以用促学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常被误认为“技能技巧”,其实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技术思想与方法。如何将信息技术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思考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更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呢?笔者在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做了思考与尝试。
  本章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了解当前常见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可以看出,技术思想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笔者的教学策略是结合复习课特点,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方式,用“学习内容”去梳理学习内容。整个课堂流程凝练为两个关键词:以学致用,以用促学。
  关键词一:以学致用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历史的轨迹分为三个层次:人工管理方式、计算机文件系统管理方式、数据库管理方式。“以学致用”,三种方式具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双重身份,学生切时感受学习内容可以转化为思想,变成有用的学习方式。课堂流程实施如下:学生用人工方式梳理书本知识要点,总结人工方式的优缺点;接着提供学生用数据库方式梳理并体验,教师点评学生梳理的内容,把重点难点(尤其是数据库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一一剖析;最后教师提供文件方式梳理,学生归纳建构本章的知识体系。下以人工和文件方式为例展开阐述课堂细节。
  一、人工方式
  人工方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经验,是学生日常管理学习资源的普遍方式,其特征管理灵活、简便,但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管理较困难。课堂环节如表1所示,使用纸张对学习资源完成人工管理和组织,体验该方式的优缺点,确立信息科学管理的意识。
  二、文件方式
  利用文件方式管理学习资源,具有信息技术特色,其特征是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信息的整理、加工和检索方便,但人与计算机需高度交互。学生对该管理方式有较熟悉的零散经验,重点是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课堂组织以整理《信息资源管理》文件资源展开。
  关键词二:以用促学
  以用促学,从知识到应用再到思想,实现技术思想内化的量变到质变。数据库信息管理方式具专业深度,信息处理快速高效,适合于大数据量、专门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如何通过复习,使学生内化数据库技术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课堂实践呈现分为三个环节,以“应用”—“剖析”—“深入”为线索逐层深入,知识使用和知识巩固交织记性。
  应用环节:学生通过输入知识要点,教师点评知识要点,体现具体界面如图2所示,该环节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归纳总结,并体验数据库信息管理的特点。
  图2 数据库管理方式界面1
  剖析环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新授课对“数据库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学习内容有初步接触,复习目标是内化为知识的逻辑思想。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数据库管理系统工作的一般过程。学生经过体验剖析过程后,对其蕴含的技术思想有了进一步渗透,具体界面如图3所示。
  图3数据库管理方式流程2
  深入环节,学生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和数据库工作原理的分析后,再对数据库的知识和技能操作,对数据库有更深入的探索。具体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库管理方式流程3
  围绕复习课 “串联相关知识点,构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的特点展开课堂,学生体验人工、文件、数据库三种方式管理学习资源的不同特点,从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转向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逐步内化信息技术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实现深度学习。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进取性格和创造精神是各个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在智力优化、能力培养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师在升学率的竞争中,不能不有所偏颇。部分中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强。应变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这些学生的学习潜能差, 在高考与会考接轨,高考加强了能力考查后,他们就显得难以适应。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考虑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化生物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上好探究课是广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此,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教育情景  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例如,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中,上课伊始,“我从哪里来?这是我们
期刊
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改革了课程总体结构,改变了由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模式,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但有些教师对活动课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便是一节活动课。  与学科课程相比较,活动课程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的活动性及内容的广泛性。在活动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活动
期刊
《经济生活》引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准备”的综合探究。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仍按课本内容流程式逐一讲解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绝对是围绕高分而存在的守旧。课程内容中呈现的亮点、我们应有所突破。将其在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前提下,不影响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超越,将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涯规划内容的教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引导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具体措施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必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即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教师要把问题提在学生需要反思处,要带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样的目的来设计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反思。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来点拨、启迪学生反思,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  关键词:教师 提问 学生反思  教师要带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样的目的来设计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反思。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
期刊
课堂导入 巧妙运用 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让精彩的导入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很快
期刊
有人形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进入高中阶段后,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数学成绩就是提不高,到最后最
期刊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多方面的改善。信息技术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结合,实现物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对推进课程改革有着不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科技成果的多媒体信息信息技术已经与课堂教学实际达到了相互交融的程度,实现了彼此的整合,在教学中,学生对相关信息时行提炼、加工、对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老师组织、指导教学过程,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使文本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的工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教材与多媒体等四个要素整合,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教学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