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中的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在教师与学生直接联系和密切配合下所开展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是完成学生全面发展过程,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都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 键 词】 体育课;德育;体育教学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二十一世纪德育发展方向”研讨会上提出:“德育”比“育才”更重要。[1]教书育人是学校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两种以上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动。
把学生学习目的与体质锻炼和将来的事业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成为健康体魄的实用人才。再有许多方面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这是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独特的实践性、规范性、竞赛性。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的教育是既形象又直观。如在足球课当中,有的同学颠球100多个直接满分,而有同学甚至连10个都完成不。我对他们讲,分数不是目的,但都应努力攀登高峰,努力进步不能自满。同学们开始努力了,都在向着自己心目中的高峰努力。我体会到,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亲自参加、亲自实践的教育是学生最易接受的。良好的思想品行既能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品质。所以,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所肩负的重任也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品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体育课当中,作为体育教师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平凡的事例带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
二、积累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特定性和学生的亲自参与,因此,教育就更直接、更现实、更全面。而这些教育工作的完成不仅是理论性的宣讲,更多的是不断的诱导和经常的培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让改变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锻炼是我们教学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和了解,为未来从事的事业而练的只占20%;有60%的人只是为了体格健美;还有一些同学怕不及格,将来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目的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代,体育教学就更加显得重要。
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2]因此,我们必须从德、智、体三育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上,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学生为了把专业知识用于职业上,就必须有健康的体魄,这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在体育教学中坚持长期的目的教育,可使学生牢记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当然这是长期的教育,而不是一、二节课就能解决的。经常的提示,反复的引导,增强对困难艰苦之耐力,恶劣环境之抗力。
三、结果与分析
在体育课上,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多,活动内容广泛,很多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都较容易反映出来,因此坚持思想品行教育就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教育决不是枯燥僵化的,而是活泼鲜明的,具有最直接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把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我们还应在日常的活动中观察了解学生,向班主任及其他教师了解情况,使我们知道该讲什么,哪些方面要加强,把体育与德育融为一体,使育人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好讲,文化课好联系,而体育课却不同,其实这是对体育课的内涵缺乏了解。体育课一上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整齐、严肃的课堂气氛就是一个很好的增强学生纪律的教育,就会改变学生平时散漫的现象。我认为严格规范的体育课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就能用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反之,将来不但害己还要危害社会,这样的教训是有的,如上海94万元的赔偿案。通过严格的课堂纪律,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体育课教书育人,就必须把所要实施的内容和教材联系起来,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如长期的目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平时的集体主义教育,在长跑中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跳跃中的永攀高峰和不自满的教育以及在体操中的细致耐心、坚决果断;球类中团结友爱的教育。这样就把体育课的教材和思想教育联系了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材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机动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给七年级上一节负重跑的练习,此练习是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的,三个组各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来回奔跑,搬运实心球。由于是竞赛,游戏开始后不久,同学们就有踢的、扔的和滚的,我立刻让他们都停下来,让学生去想:假如你搬运的是伤员或者是药品怎么办?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思考后游戏重新开始,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再也没有出现违纪的现象,这样很好地完成了练习内容,并且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品德教育。
四、结论与建设
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会和各种竞赛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教育面最广的活动,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在这些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是体育课教学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
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领导、体育教师从抓课间操为突破口,一举改变了校容校貌。我们利用板报、校广播的宣讲和班主任的齐心协力,使过去的出勤不齐、做操散漫等现象有了根本转变。由于课间操的变化,学校的纪律大为改观,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巧婕.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J]. 吉林教育(综合版),2015(5).
[2] 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3] 宁维海. 德育在体育课中的渗透[J]. 学校教育研究,2015(13).
【关 键 词】 体育课;德育;体育教学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二十一世纪德育发展方向”研讨会上提出:“德育”比“育才”更重要。[1]教书育人是学校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两种以上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动。
把学生学习目的与体质锻炼和将来的事业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成为健康体魄的实用人才。再有许多方面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这是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独特的实践性、规范性、竞赛性。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的教育是既形象又直观。如在足球课当中,有的同学颠球100多个直接满分,而有同学甚至连10个都完成不。我对他们讲,分数不是目的,但都应努力攀登高峰,努力进步不能自满。同学们开始努力了,都在向着自己心目中的高峰努力。我体会到,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亲自参加、亲自实践的教育是学生最易接受的。良好的思想品行既能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品质。所以,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所肩负的重任也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品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体育课当中,作为体育教师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平凡的事例带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
二、积累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特定性和学生的亲自参与,因此,教育就更直接、更现实、更全面。而这些教育工作的完成不仅是理论性的宣讲,更多的是不断的诱导和经常的培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让改变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锻炼是我们教学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和了解,为未来从事的事业而练的只占20%;有60%的人只是为了体格健美;还有一些同学怕不及格,将来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目的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代,体育教学就更加显得重要。
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2]因此,我们必须从德、智、体三育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上,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学生为了把专业知识用于职业上,就必须有健康的体魄,这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在体育教学中坚持长期的目的教育,可使学生牢记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当然这是长期的教育,而不是一、二节课就能解决的。经常的提示,反复的引导,增强对困难艰苦之耐力,恶劣环境之抗力。
三、结果与分析
在体育课上,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多,活动内容广泛,很多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都较容易反映出来,因此坚持思想品行教育就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教育决不是枯燥僵化的,而是活泼鲜明的,具有最直接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把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我们还应在日常的活动中观察了解学生,向班主任及其他教师了解情况,使我们知道该讲什么,哪些方面要加强,把体育与德育融为一体,使育人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好讲,文化课好联系,而体育课却不同,其实这是对体育课的内涵缺乏了解。体育课一上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整齐、严肃的课堂气氛就是一个很好的增强学生纪律的教育,就会改变学生平时散漫的现象。我认为严格规范的体育课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就能用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反之,将来不但害己还要危害社会,这样的教训是有的,如上海94万元的赔偿案。通过严格的课堂纪律,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体育课教书育人,就必须把所要实施的内容和教材联系起来,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如长期的目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平时的集体主义教育,在长跑中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跳跃中的永攀高峰和不自满的教育以及在体操中的细致耐心、坚决果断;球类中团结友爱的教育。这样就把体育课的教材和思想教育联系了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材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机动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给七年级上一节负重跑的练习,此练习是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的,三个组各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来回奔跑,搬运实心球。由于是竞赛,游戏开始后不久,同学们就有踢的、扔的和滚的,我立刻让他们都停下来,让学生去想:假如你搬运的是伤员或者是药品怎么办?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思考后游戏重新开始,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再也没有出现违纪的现象,这样很好地完成了练习内容,并且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品德教育。
四、结论与建设
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会和各种竞赛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教育面最广的活动,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在这些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是体育课教学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
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领导、体育教师从抓课间操为突破口,一举改变了校容校貌。我们利用板报、校广播的宣讲和班主任的齐心协力,使过去的出勤不齐、做操散漫等现象有了根本转变。由于课间操的变化,学校的纪律大为改观,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巧婕.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J]. 吉林教育(综合版),2015(5).
[2] 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3] 宁维海. 德育在体育课中的渗透[J]. 学校教育研究,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