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与病理类型、TTF-1及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颅内转移瘤CT灌注(CTP)参数与病理类型、肺腺癌免疫指标TTF-1以及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SCLC Ⅳ期颅脑转移患者45例,包括腺癌30例(TTF-124例阳性、6例弱阳性,EGFR基因突变类型野生型11例、21因子突变11例,19因子突变8例),鳞癌15例(TTF-115例阴性),对其进行颅内转移瘤CT灌注成像,分析灌注参数与肺癌病理类型、肺腺癌常见EGFR突变类型(19、21因子突变及基因野生型)及TTF-1的相关性.结果 腺癌与鳞癌颅内转移瘤在灌注参数CBF与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肺腺癌EG-FR基因野生型与21因子突变在CBV(P=0.009)、CBF(P=0.01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野生型与EGFR19因子突变型在MTT(P=0.01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与TTF-1存在负相关,CBF与TTF-1存在正相关.结论 肺腺癌、鳞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及肺腺癌EGFR常见突变类型灌注参数存在差异,CT灌注成像可以辅助晚期肺癌患者的诊断.
其他文献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凝聚着人类战胜疾病,尤其是疫病的哲学智慧,几千年来成为中医学指导人民战胜疫病、护佑健康的指导思想.在此次遭遇的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当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未完全遏制的背景下,阐释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思维,为当代公共卫生防疫贡献中医力量:一是接受人类与疫病共存的历史和现实;二是树立未病先防的中医学健康理念;三是重塑人与自然相应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四是重视身心协调在防疫中的意义.
以搜罗民间秘方、验方为主要指向的采风运动,是1954年以后旨在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政策措施之一.各地采风运动发掘出许多有临床治疗价值的方药,贵阳卢老太太治疗肾病的秘方曾是当年受到中、西医学界广泛关注的案例.既往研究对采风运动的认知多停留在总体方向的把握上,对秘方、验方公开前后的个案追踪研究较少,失之于历史洪流中个案细节的挖掘和描述.借助于当年的史料,追踪卢老太太秘方公开前后的历史,关注学术评判对事件走向的影响,以期弥补此类研究之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