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空间概念的双重规定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所空间和关系空间不是两种彼此分离的空间,而是现实空间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上的不同规定。马克思对空间概念的双重规定及其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空间概念的特点在于:在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集中阐发,但始终保持着唯物史观的哲学高度。马克思对空间的理解是透过场所看关系,透过物理看人文,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将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实践维度、主体维度和社会历史维度,从感性对象性活动和感性对象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空间的多维内涵和丰富意蕴。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提出知识青年劳动化的策略,把新农村建设统一于动员、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实践中。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开始有组织地深入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主题内容为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包括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历史规律、见证危难关头依靠人
当前,美国退群、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退气候现象使得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多元但权力真空、核心指标难以落实、“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缺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