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宁河县农广校自2011年开始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现建有岳龙小闫、潘庄齐心、百利、七里海芦花香、苗庄芳草地五所设施蔬菜田间学校,通过多元化开展农民活动日教学,整合培训资源,创新运行机制,致力于把农技推广模式做大、做强,搭建了科技服务的新平台,带动了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本文将介绍宁河县田间学校运行情况,供大家交流。
一、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农民田间学校
自项目启动以来,宁河县农广校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项目管理协调小组,并与田间学校所在乡镇、龙头企业建立了上下联动的科技协调工作站,完善了“技术专家—县级辅导员—村级辅导员科技直通车”机制,同时通过组织成员单位、辅导员、园区负责人、入户座谈,开展基层参与式评估调研,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田间学校。
1. 项目联合突出实效
加强与“示范县”项目、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中专学历、阳光工程等项目的联合,丰富培训内容,特别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增设了农药试验、生物技术病害防治等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技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挥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科技项目深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2. 部门联合提升服务
加强涉农各部门间联合,从整体提升田间学校软硬件建设,为田间学校项目提供农药残留检测、政策法律宣传、新技术推广、农产品购销等服务,长期派驻技术人员为园区提供科技扶持,从种到收,采取一站式服务。通过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的运用,在增产、节约成本的同时,各园区农业部采样抽查,指标全部合格。并与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培训基地联合创新培训形式,吸纳农业合作社社员为学员,形成了“校 公司 基地 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同时还积极帮助园区引进了桃、草莓、甜瓜等设施瓜果新品种,改变了传统设施蔬菜发展理念,并结合设施农业提升项目为园区配套了基础设施,多样性、规模性发展设施农业。
3. 校校联合加强交流
加强田间学校间农民技术员交流,组织学员相互观摩学习,百利基地为小闫村、齐心、芦花香、芳草地园区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扶持。随着田间学校项目的深入开展,涌现了小闫的刘俊士、百利的李宗坡等优秀学员。这些优秀学员被聘为田间辅导员进行园区技术指导,宣讲办学成功经验,实现了技术、资源的共享。宁河县农广校还组织各园区技术人员与辅导员一同参加安全监管员培训,从源头把好质量关,有利推动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二、创新设置课程,引导园区向休闲型农业转变
宁河县农广校围绕设施农业发展,结合各学校产业特点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引导从生态型农业向休闲型农业转变,将各园区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娱乐、旅游、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将田间学校建设作为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农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吸纳农业、营销、经济、新能源等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在培训中根据园区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特点,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禁限用农药的宣传,增强广大菜农质量安全法制观念,营造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除农业实用技术外,加大了休闲农业课程的设置,开展针对性培训。对园区合作社管理层学员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社管理、农业经济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结合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大纲对园区内技术骨干及从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为满足学员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需求,还专门增加了农家乐观光旅游基础知识,增强职业农民的服务意识,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树立品牌意识,推进设施园区产业化发展
宁河县农广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园区建设、农民培训、经验典型进行宣传,吸引各方力量共同提升园区软硬件建设。同时树立园区科技标牌及技术宣传栏,详细标注园区规模、发展目标、主导品种、关键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规划图等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积极帮助园区高标准建设,对园区进行整体提升,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及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确保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和落实。在制度上规范流程加强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建立生产档案及可追溯制度,提高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害防控,统一销售。同时帮助各田间学校注册了龙闫、齐心、御林湾等蔬菜商标,通过举办大型观摩会、采摘活动、农产品展销会让园区的无公害蔬菜走出去,树立品牌效益,各园区现已发展成为集观光、垂钓、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同时,多元化综合利用资源,成为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宁河县农广校围绕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开展田间学校建设,使标准化栽培、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得到广泛推广,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农民素质的提升,树立标杆,使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得到普及,提高了农民科学种菜的水平,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农民田间学校
自项目启动以来,宁河县农广校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项目管理协调小组,并与田间学校所在乡镇、龙头企业建立了上下联动的科技协调工作站,完善了“技术专家—县级辅导员—村级辅导员科技直通车”机制,同时通过组织成员单位、辅导员、园区负责人、入户座谈,开展基层参与式评估调研,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田间学校。
1. 项目联合突出实效
加强与“示范县”项目、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中专学历、阳光工程等项目的联合,丰富培训内容,特别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增设了农药试验、生物技术病害防治等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技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挥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科技项目深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2. 部门联合提升服务
加强涉农各部门间联合,从整体提升田间学校软硬件建设,为田间学校项目提供农药残留检测、政策法律宣传、新技术推广、农产品购销等服务,长期派驻技术人员为园区提供科技扶持,从种到收,采取一站式服务。通过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的运用,在增产、节约成本的同时,各园区农业部采样抽查,指标全部合格。并与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培训基地联合创新培训形式,吸纳农业合作社社员为学员,形成了“校 公司 基地 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同时还积极帮助园区引进了桃、草莓、甜瓜等设施瓜果新品种,改变了传统设施蔬菜发展理念,并结合设施农业提升项目为园区配套了基础设施,多样性、规模性发展设施农业。
3. 校校联合加强交流
加强田间学校间农民技术员交流,组织学员相互观摩学习,百利基地为小闫村、齐心、芦花香、芳草地园区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扶持。随着田间学校项目的深入开展,涌现了小闫的刘俊士、百利的李宗坡等优秀学员。这些优秀学员被聘为田间辅导员进行园区技术指导,宣讲办学成功经验,实现了技术、资源的共享。宁河县农广校还组织各园区技术人员与辅导员一同参加安全监管员培训,从源头把好质量关,有利推动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二、创新设置课程,引导园区向休闲型农业转变
宁河县农广校围绕设施农业发展,结合各学校产业特点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引导从生态型农业向休闲型农业转变,将各园区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娱乐、旅游、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将田间学校建设作为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农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吸纳农业、营销、经济、新能源等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在培训中根据园区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特点,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禁限用农药的宣传,增强广大菜农质量安全法制观念,营造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除农业实用技术外,加大了休闲农业课程的设置,开展针对性培训。对园区合作社管理层学员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社管理、农业经济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结合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大纲对园区内技术骨干及从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为满足学员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需求,还专门增加了农家乐观光旅游基础知识,增强职业农民的服务意识,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树立品牌意识,推进设施园区产业化发展
宁河县农广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园区建设、农民培训、经验典型进行宣传,吸引各方力量共同提升园区软硬件建设。同时树立园区科技标牌及技术宣传栏,详细标注园区规模、发展目标、主导品种、关键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规划图等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积极帮助园区高标准建设,对园区进行整体提升,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及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确保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和落实。在制度上规范流程加强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建立生产档案及可追溯制度,提高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害防控,统一销售。同时帮助各田间学校注册了龙闫、齐心、御林湾等蔬菜商标,通过举办大型观摩会、采摘活动、农产品展销会让园区的无公害蔬菜走出去,树立品牌效益,各园区现已发展成为集观光、垂钓、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同时,多元化综合利用资源,成为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宁河县农广校围绕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开展田间学校建设,使标准化栽培、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得到广泛推广,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农民素质的提升,树立标杆,使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得到普及,提高了农民科学种菜的水平,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