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会赚钱的王妃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身份特殊的灰姑娘


  谢赫·莫扎18岁就嫁进了王室。当时,她还是卡塔尔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大学生,卡塔尔王储哈马德的一次偶然造访,便被她出众的美貌所吸引,进而展开了猛烈的追求。莫扎的美貌在学校早已出名,她有精致的面孔,更有曼妙、性感的身材。
  能被王储看上,作为平民,谢赫内心自然窃喜,但令她苦恼的是:她父亲是被卡塔尔元首哈法利,即哈马德的父亲,“钦定”的反动分子。
  哈法利原只是一个部落酋长,1971年,卡塔尔从英国人管辖下获得独立,同年在浅水海域里发现了巨大的天然气矿藏,国家财富急剧增加。蓄谋良久的哈法利于1972年发动政变,从堂兄手里夺过政权,成为独裁者。一些人因此起来抗议哈法利,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归属国家,公民集体享有。莫扎的父亲,就是抗议运动的急先锋。这惹怒了哈法利,他不仅将莫扎的父亲投进了监狱,还逼迫他所属的部落流亡科威特。
  莫扎曾随家人流亡多年,颠沛流离的日子令她恨透了哈法利,却没能抹去她对祖国卡塔尔的思念。于是,通过各种途径,15岁那年,她和家人终于成功返回卡塔尔,并重建了生活。她讨厌王室的独裁令这个国家的多数人仍生活在贫困中,但又被哈马德吸引,因为哈马德与他的父亲哈法利完全不同。
  哈马德英年才俊,不仅受过高等教育,还曾一直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进行艰苦磨炼。知道莫扎对父亲的恨意后,哈马德一点不为父亲辩驳,反而赞同莫扎的观念:“你说得对,我父亲的做法,最终会让这个国家坐吃山空。我正想娶一个你这样的妻子,与我一起统治卡塔尔,将卡塔尔变成真正国富民强的国家。”
  这番话最终感动了莫扎。
  不被王室待见的平民王妃
  “一个反动分子的女儿,没资格嫁进王室!”哈法利坚决反对儿子娶莫扎。父子俩的关系,因为彼此的不妥协,陷入了冷战状态。而哈法利最终妥协,是因政治需要。
  那个当口,因为一个“不安分”的部落,使得哈法利的政权摇摇欲坠,头痛不已的他急需政治联姻来解决问题。当他要哈马德娶这个部落酋长的女儿时,哈马德抓住机会:“如果我娶了她,你就必须让我娶莫扎。”
  于是,在这场政治婚姻后不久,1977年的夏天,27岁的哈马德如愿娶到18岁的莫扎。
  盛大的王室婚礼上,幸福与落寞同时写满莫扎的脸。她的家人不被允许到场——这是哈法利允许她嫁进王宫的条件。婚礼仪式上,哈法利还让哈马德的大老婆扮演莫扎母亲的角色,护送莫扎去到哈马德的身边。他告诉莫扎:“认清你的位置,你不是哈马德的第一个妻子,别想着做这个王宫的女主人!”
  年纪轻轻、貌美如花的莫扎,一嫁给王储就成了“小老婆”,公公又十分不待见,她不是没想过放弃,可又难以拒绝哈马德的爱情。为了让莫扎放心,两个王妃都在时,哈马德始终视“大王妃”为空气,对莫扎百般疼爱,到任何地方出席会议或聚会,也只带她去。
  整个王室的人,都看得出哈马德的偏爱,这使得哈马德的大老婆非常嫉妒和生气,时常逮住莫扎说一些难堪的话。她曾抓住莫扎不光彩的出身,公然讽刺道:“粗陋的沙粒,培养不出闪光的珍珠。你应该到监狱里陪你可怜的父亲。”
  莫扎本想在王室平静地生活,但诋毁父亲的话,她听不下去了:“荒原上的蛇鹫,如何懂得欣赏珍珠?我会向你证明,王宫是最适合我呆的地方。”
  从那刻开始,莫扎发誓要拯救父亲、继承父亲的梦想,为这个国家争取民主改革的机会,让这个国家变得富强。她决定不再当一个被藏于深宫的花瓶,她要开辟事业,得到人们的认可。
  帮宠妃开创事业
  可在卡塔尔,莫扎这个决定是危险的。卡塔尔妇女地位低下,别说打拼事业是天方夜谭,就连出个门都必须身裹长袍、蒙住面部,也不得驾车、进酒吧等。然而,幸运的是,她嫁给了一个王储,一个宠爱她、思想开明的王储——哈马德得知她的宏愿,表示将打破传统枷锁,尽一切努力帮助她。
  在哈马德的鼓励下,莫扎開始收集和养殖珍珠。她认为,国家要富强,自己则必须先做出榜样,成为一个会赚钱的女人。哈法利极度不满儿媳的行为。“卡塔尔还轮不到需要一个女人拯救,你应该乖乖待在王宫,做你的花瓶!”这个独裁者愤怒道。
  然而,哈法利无法阻止哈马德的“纵容”。他对儿子不满,却又需要儿子维系和稳固他的政权——思想开明的哈马德受到了众多政治要员的追崇和跟随。
  1979年,莫扎的事业有了进展,她淘到一颗天然黑珍珠,送到外国拍卖行被估价70万英镑。贪婪的哈法利却瞧上了这颗珍珠,他不能容忍卡塔尔的珍宝流浪在外,在向儿媳讨要未果的情况下,竟豪掷100万英镑将其买了下来。这反而成就了莫扎商业路上的第一桶金,从而使得莫扎有本钱开始进行人工珍珠的养殖。
  哈法利对此大发雷霆,与哈马德的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1985年,当哈法利为安抚另一个部落,要求哈马德再娶第三个妻子时。考虑到王室政权的稳固也关系到自身利益,哈马德不得不从,但他顺势提出,让已体现卓越经营头脑的莫扎,替换第一个妻子担任王储家庭事务的主席,负责管理自己的财务和投资。
  权衡之后,哈法利也只好做出妥协。于是,与哈马德情投意合的莫扎,终于正式成了这个王宫的女主人。后来,莫扎生意越做越大,1986年,她干脆招兵买马,成立了王室首个私人投资集团,并亲任总裁,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金运作。
  夫唱妇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卡塔尔
  帮助妻子成功立业的哈马德,内心越来越躁动不安——他同样有梦想,他渴望改变卡塔尔,他有一系列改革措施,却碍于父亲哈法利的权力无法大展拳脚。
  于是,1995年,趁着父亲前往苏黎世度假,哈马德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他将父亲赶下台,取而代之。家族的要员、部落的长老等,纷纷向他效忠。政权被夺后,哈法利直接从苏黎世去了法国,并对外宣传,他仍是卡塔尔的元首,甚至几度发起政变,想夺回政权,却未能成功。1996年2月,他的海外存款和一些不动产被哈马德冻结后,才彻底安分。   政变后,在一个仅90秒钟的电视讲话中,哈马德解释,他必须这樣做,“我想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卡塔尔!”而在整个政变过程中,会赚钱的莫扎为丈夫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当政变成功后,她的父亲也因此获救。
  但让父亲获救不是终点。哈马德上位后,莫扎赚来的钱更发挥了极大作用。与独裁者父亲不同,哈马德在很大程度上分享了民主,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比如提高妇女地位,允许她们驾车,甚至参选市政;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教育等。然而,高福利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莫扎赚来的钱也所剩无几。
  莫扎告诉丈夫:“石油和天然气总有会采完的一天,我们现在应该以石油换美元,以美元去换投资和增值,当有一天,我们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时,不仅能保证人民长久的福利,还能打破国土狭小的桎梏!”
  哈马德接受了妻子意见,成立了国家投资局,并委任莫扎担任重要负责人。
  从此,哈马德只管发挥他的政治头脑,为这个国家制定有效的变革措施,钱的问题则由莫扎解决。夫妻俩夫唱妇随,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又相互扶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卡塔尔。到2012年,卡塔尔真正实现了国富民强,不仅失业率接近零,连收入最低的人都有车有房有外国保姆——而在这之前,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
  所以,当同一时期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处在战争与动荡之中的时候,他们的国民则十分拥戴王室,对莫扎尤其热爱,声称她是卡塔尔现代史上最大的奇迹。
  卡塔尔的沙漠瑰宝
  在哈马德执政期间,莫扎因常随丈夫出访国外,成为卡塔尔王室唯一可以抛头露面的女眷。她的每次“国际亮相”都无比惊艳,尽管她遵从传统不裸露,从不穿露背装和吊带裙,但天生丽质加上丝毫不输给其他第一夫人的穿着品位,一度成为民众竞相模仿的时尚偶像。
  直到2013年,哈马德提前传位给王储塔米姆,莫扎才随丈夫一起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享受惬意的退休生活。
  哈马德共有27个孩子,莫扎为他生了8个,塔米姆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显然,哈马德偏爱莫扎,自然对她的孩子们也更疼爱。据乔治大学的院长透露,莫扎的孩子个个出色。“我认识他们孩子中的三个,”他说,“他们原本可以花天酒地,但他们根本不是那样。我自己作为一位父亲,也对他们父母能将他们培养得那样好而深有感触。”
  莫扎的第四个孩子越过哈马德的第一个夫人的两个儿子直接登上王位,并且,她借由丈夫的手帮父亲报了仇,实现了父亲“财富由公民共享”的愿望——至此,那个曾嘲笑莫扎是粗陋沙粒的女人完败在莫扎手下。莫扎完美地践行了她那句话:“皇宫是最适合我呆的地方。”
  也许,正如那块包在头上的头巾一样,戴在普通的女人头上是束缚,戴在莫扎头上却会成就神话一般的美丽。
其他文献
与其买一堆没用没新意的点心补品,不如送点有技术含量的健康之礼。  年底将至,送礼清单提上日程。我们左思右想送礼给领导、师长、朋友,唯独把最该获得安慰奖的家人放在最后。在我们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时,不要忘记给家人也捎上一份健康礼。  送老人:重在健康便捷  我们常常给老人出难题,送了自认为简单好用的高科技产品,并教老人使用,实际上老两口在家琢磨来琢磨去,还是会束之高阁。所以,给老人送礼关键是
期刊
《等你有钱就不必来找我了》  (2015年第3期)  看完这个故事,我只能用“呵呵”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了。当年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那年,我22岁,进入了第一段婚姻。因为年轻,以为爱情就是一切,有情饮水饱。婚后,在丈夫的说服下,还放弃工作成了家庭主妇。本以为自己在家就是相夫教子,结果他妈妈和妹妹常住我们家,完全把我当成了免费保姆,还经常找茬、闹事,因此给我和丈夫的感情带来许多痛苦。说实话,丈夫并
期刊
最近,河南一名女老师简短的辞职信轰动了网络,她是这样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多么的文艺又有号召力!不过,大家还是冷静冷静吧,人生真要有那么简单,谁还每天那么苦逼为生活奔波?看完世界,你还是得回来工作!  提起“环游世界”这四个字,恐怕是每个人最向往的四个字,也是被当作梦想最多的四个字,但如今仿佛变了味儿。  人们总是动不动就拿旅行说事儿,工作不称心,就说自己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不是苦逼上班;被领
期刊
像《左耳》等一票青春电影的热映,再次将人们的记忆拉回懵懂青涩的十八岁。但在80后眼里,最涌动的青春气息当数《十八岁的天空》。而保剑锋正是凭借剧中反叛、痞气又阳光灿烂的古越涛一角,一炮走红。  如今,已贵为“大叔”的保剑锋,魅力依旧不减当年。前些日子,在新剧《雪海》的发布会现场,他身穿性感格子西装、颈围黑灰儒雅围巾,一入场直接“亮瞎”粉丝们的眼睛,大家直呼:“男神!”  但改走“男神”路线的他不能张
期刊
一部真人秀电影《宝贝,对不起》,让“晴格格”王艳的儿子“球球”火了。“段子手”、“北京小侃爷”,球球在片中的“坑妈神技”和“炫富名言”既令人捧腹,又让人好奇温柔似水的“晴格格”王艳,怎会养出个如此熊孩子?  “猫爸”与“虎妈”  当年,凭借《还珠格格》里温婉、聪慧的晴格格一角走红的王艳,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了隐退嫁入豪门——比她大近20岁的地产大亨王志才,轰动了整个娱乐圈。2006年,豪门阔太王艳为
期刊
30多年来,与另一个女人争夺老公谭咏麟的爱,杨洁薇终于累了。她决定了断红尘、剪掉三千情丝,从此遁入空门,余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近期,杨洁薇出家的消息终于被证实。杨洁薇是谁?香港人都知道:歌坛巨星谭咏麟有两个女人,正室便是结婚30年的杨洁薇。从结婚开始,杨洁薇便靠着睿智的眼光,帮着谭咏麟投资,让谭咏麟身家翻倍,然而谭咏麟回报她的,却是出轨、私生子。小三朱咏婷还备受谭咏麟宠爱,这令杨洁薇心灰意冷,却
期刊
在中国,因为我们的社会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于是界限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清不楚。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而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  “私”是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社会有点像在田里捆柴,几根束成一把,几把
期刊
有着中国“时尚女魔头”称号的苏芒,时刻保持着“指点江山”的气场,但卸掉浓妆,脱掉高跟鞋,她却是一个温柔的女人。  一个文艺青年,却因为一股“什么都能干好”的冲劲,做起了销售。直到重新认识到时尚杂志的真正含义,那颗文艺的心才彻底爆发,站上引领时尚的高峰。  文艺青年一根筋  苏芒出身于济南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作曲家,自然期望她成为音乐大家。所以,苏芒从小就学古筝。15岁那年,她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但
期刊
一夜之间,她年轻的脸庞青春尽失,形同老妪。整整十年,20岁的胡娟住在80岁的躯壳里;这是一场无休止的噩梦,也是一段对生活最长情的告白。  胡娟,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近年来频频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她是各类访谈节目的常客,让她出名的标签是:“一夜”变老的女人。十年间,因为“获得性皮肤松弛症”,胡娟痛苦绝望,几欲自杀,丈夫朱继超却始终不离不弃,默默相伴。  频繁上节目,对他们的人生改变不大,贫穷、衰老,
期刊
离婚了,明明前夫不是个好爸爸,干嘛一定要为他圆谎、塑造“爸爸很爱你只是有苦衷”的假象?  找到我时,她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你觉得,吴绮莉是怎么和女儿谈成龙的?  她离婚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秉承心灵鸡汤的教诲:不叫痛不抱怨,保持高贵的沉默;尤其在女儿面前,从不提前夫一句坏话,总是说:“爸爸妈妈不相爱了,所以我们分开过。但爸爸妈妈爱你的心,是不会变的。”逢年过节,总催女儿给前夫和爷爷奶奶打电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