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创生厚植思想——《集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rn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开始接触集合的思想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和知识技能.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教学集合思想的单元,介绍了维恩图表示集合及交集、并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的概念及认识集合的交集、并集,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相关内容奠定扎实基础.
其他文献
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审辩思维已成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数学审辩的课堂,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能够审问质疑、独立判断、理性分析、推理论证并做出反思与评估的能力.rn构建数学审辩的课堂,要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期刊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随着数字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博物馆“云展览”应运而生,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线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黄河流域九省区博物馆“云展览”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打破“他者”在传播传统文化中所构建的媒介叙事空间,形成了黄河文化的传播矩阵效应,拓展了黄河文化传播场域.
现今我们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受不了“静”.也就是教师害怕提问之后,没有学生立刻回答,因此很多教师都会把较有思维含量的综合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的问题,于是学生可以不用思考,就能答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课看起来,学生总是情绪高涨,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立刻就有学生回答,而且还回答得非常正确.这种现象正常吗?如果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那我们的教学还有意义吗?
期刊
在长方形再认识前,学生关于图形的认识经验是比较少的,仅仅停留在直观的整体认知上.长方形再认识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如何更好地认识一个几何图形?我们能否淡化几何图形的一般形式,通过审辩突出长方形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研究长方形,需要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认识,初步感知边、角对图形性质的影响.对于一个平面图形来说,边和角决定了图形的基本特征,如长短、大小、方向、位置等,学生在研究图形时从图形的基本元素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今后图形认识积累了研究经验.
中国网络视频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风雨历程,而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介形式,参与性是网络视频出现以来便伴生的天然特征.随着硬件与软件的同步改革创新,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参与式文化的发展伴随网络视频的成长发生了多次形态演变,推动网络视频经历了由“起”到“承”,由“转”再到“合”的演化阶段,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由小众参与向大众参与的本质转化,成为驱使网络视频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力量.
《人民日报》和知乎社区的媒介属性显著不同,但对汶川地震记忆建构的策略、手段却高度一致,都在热点时刻设置议题、建构记忆框架、凸显关键词语,建构了景色各异的媒介记忆框架,而在抗拒遗忘、议程结构、记忆叙事、核心词汇方面有显著差异.文章据此探讨了媒介属性对记忆建构的潜在影响,发现媒介纪念报道的把关宗旨“引领”了记忆重构的意义取向,媒介技术属性影响了记忆重构的底层框架,媒介黏合的实际社群决定了记忆框架.
加强新时代背景下河南省形象传播的话语体系建设,首先,要以国内外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依托,构建新时代河南形象特色传播话语体系;其次,要深入挖掘和讲述中原人文精神,构建新时代河南人形象传播话语体系;再次,以“翻译河南”系列工程为抓手,以“讲好河南故事”为内容,构建河南海内外融通的国际形象传播话语体系;最后,提升政府突发危机事件的话语应对和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传递新时代河南省政府良好形象.
要让学生理解两位数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可采用如下教学过程.rn一、摆小棒感知算法rn算一算:竖式计算45+39=?rn摆一摆:学生计算后,通过摆小棒说明算的过程.rn说一说:根据学生的表达,师生一起合作完成图1与图2.竖式与小棒对应,先写45,出4捆和5根小棒,再写上“+39”,出3捆和9根小棒.算“5+9=14”.最后计算“4+3+1=8”并摆出8捆,合起来得到8捆4根,即84根.
[教学过程]rn一、一题研究,复习引入rn题目: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两天共修14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rn[教学过程]rn一、先“描”再“刷”——建立表象rn1.猜一猜.rn(屏幕上呈现各种立体图形的积木)rn师:如果像这样分别描出一个面,你猜它是什么平面图形?rn2.描一描.rn师:先看长方形,它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