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河西宝卷手抄本文字管窥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西宝卷手抄本的汉字使用情况很复杂,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并用,此外还有“二简字”、俗写字、自造字、错别字等。河西宝卷手抄本的用字情况是特定历史时期汉字形体演变的层积,反映了上个世纪后期汉字的简化、整理、规范及其推广执行的程度,为研究汉字的形体演变、规范化程度、政府的语言文字政策、民众接受教育的程度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语言文字研究价值堪与敦煌遗书手抄本媲美。
其他文献
乡村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薄弱环节,振兴乡村是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青年学子则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自当担起乡
船舶的建造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使用寿命、航行安全,也关系到船厂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如何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非常重要。由于外轮建造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
近义词语辨析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作为近年来辨析词语最多的外国人学汉语工具书有其独特的价值。文章分析了该词典的体例,以具体词汇
岷县《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中的曲牌音乐是研究明清说唱音乐的珍贵活态史料。其词律与五代时期文人诗作、宋元南北词及明清俗曲均有传承关系。在宝卷的流播中,词牌更为稳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