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物品的质量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和检验的重要性,使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强制性工作。随着压力容器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压力容器 安全管理 检验措施
随着压力容器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物品的质量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和检验的重要性,使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强制性工作。本为将通过对压力容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描述,讨论容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压力容器质量安全监测体措施。
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及常见问题分析
1.1 压力容器前期的安全管理
(1)相关取得许可的单位要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进行安装、改造和维修。许可单位要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和责任制度;并要有与特种设备相配套的制造、安装、改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和检测手段;同时还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对这些特种设备进行制造、安装和改良。
(2)压力容器成品出厂时,要附有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产品的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监督检验部门的证明文件;产品安全使用技术规范守则和检测方法等,以上所述文件都需列入管理档案,进行妥善保管。
(3)特种设备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记录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特种设备使用附属仪器的维修保养状况及设备的调控装置、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记录特种设备安装使用技术、质量合格证、产品设计文件、制造厂商;记录特种设备的定期定量的自行检查和检验;记录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和运行故障。
(4)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1.2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
按照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制度,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统一格式的作业证书。在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如出现下列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安全监管单位报告。
(1)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压力得不到恢复、介质温度和壁温仍然超过操作的规定值。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
(2)压力容器的附件实效,或其他异常问题。
(3)火灾等灾难对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威胁。
(4)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和紧固部件的损坏导致设备难以安全运行。
(5)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时的对设备自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禁止超压超温运行。保证设备阀门的灵敏、安全、可靠。注意开启压力要严格按照容器的设计压力操作。每年定时的整定、效验设备并加铅封。1.3 压力容器的变更、报废管理
以下特征容器需做报废处理:
(1)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查后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
(2)超过规定的安全使用年限或者压力容器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没有维修、改造的价值。
(3)对压力容器存在的缺陷无法修复、无法恢复其利用价值,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后确定安全状况等级为4的设备。
(4)停用、过户、迁移压力容器时,在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原登记地办理变更手续。
2 压力容器质量检测及控制
为了更好的控制压力容器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容器质量问题,在对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中我们常采取以下检验措施:
(1)检测、确保压力容器的工艺质量。压力容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序,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才能够完成。在投产前,应当在满足图纸要求的基础上,对各器件的生成工序和加工工艺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的变更生产工艺。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操作间和一线工作人员要遵守压力容器制作的规程和守则,避免随便性制作。对产品工艺质量范围的控制,制造单位应当及时明确,同时,制定工艺质量的检测流程和具体方法,使工艺流程得到有效的执行。生产工艺研究部门发放的文件要正确、有效、完整,严格控制工艺的实施流程,确定唯一的产品标示。具体的控制环节如下所示:审查工艺图样;工艺流程的有效控制;明确通用工艺;研究、审批、使用专用工艺;设计、使用工装、模具、产品标示;记录工艺实施的控制过程;处理防护等。
(2)严格控制检查使用材料的质量。对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在内的有效控制,是压力容器质量检测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制造单位在进行采购时应当了解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属性。对使用材料的控制检测包括:检测选用、代用、采购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验收、入库、保管、存放、发放环节的安全性。
(3)对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作为压力容器制作的重要加工方法,焊接技术在压力容器的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焊接完成的部件包括:平板的拼接、筒节与筒节间的焊接等。特备是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制作中,焊接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制作单位应当严格的执行焊接质量管理制度,使受压和非受压元件的连接以及接头的质量达到图样和标准的要求。控制检测环节的重要任务是:对焊接材料的检测和管理;评定焊接工艺、编制、审批、使用专业工艺文件;焊工资格证明检查和管理;返修材料焊缝质量检验和记录等。
(4)对检验质量的控制。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难免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成品缺陷,对于缺陷不明显或没有重大危害,同时没有超出生产标准要求的范围的产品,可适当的放松检查力度。对于超出质量标准要求的缺陷产品,需要及时的进行返修或者直接判废。以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市场。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因此,制造商应制定自行检验、专业检验、相互检验有机结合的检验模式,设立成品检验科,挑选专业检验员,对重大的生产工序严格的把关,并可以适当的设立一些流程控制点和停止点,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达标。
(5)对无损检测质量的控制。在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过程中,无损探伤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其主要的功能是对焊缝的表面及器件内部的缺陷进行检验。例如,在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中,就是通过对探伤的评定来评定产品质量的。无损探伤质量检测的工作范围包括:控制探伤工艺、鑒定探伤人员的技术操作过程。控制探伤工艺的主要方式是:对编制、审批、使用的专用和通用工艺的检测和控制;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和管理;无损检测运用设备、器材、设施的检验;无损检验的检验过程控制;检验报告、记录、射线底片的保管等。
(6)对不符合项的检测。不符合项,即不合格产品。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应予以正确处理,不得在下一步的生产中使用,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检验环节包括:判断不合格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示、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记录以上所述内容等。
3 结语
本文系统的探讨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时间和具体方式,并提出了压力容器的工艺质量检验;使用材料的质量检验;焊接质量检验;质量检验中的控制方法;无损检测质量的控制;不符合项的检测等检测措施。
参考文献
[1] 林晓斌 .零件失效分析和抗疲劳设计 [J].热处理,2011,26(2):59-64
【关键词】压力容器 安全管理 检验措施
随着压力容器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物品的质量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和检验的重要性,使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强制性工作。本为将通过对压力容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描述,讨论容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压力容器质量安全监测体措施。
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及常见问题分析
1.1 压力容器前期的安全管理
(1)相关取得许可的单位要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进行安装、改造和维修。许可单位要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和责任制度;并要有与特种设备相配套的制造、安装、改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和检测手段;同时还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对这些特种设备进行制造、安装和改良。
(2)压力容器成品出厂时,要附有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产品的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监督检验部门的证明文件;产品安全使用技术规范守则和检测方法等,以上所述文件都需列入管理档案,进行妥善保管。
(3)特种设备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记录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特种设备使用附属仪器的维修保养状况及设备的调控装置、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记录特种设备安装使用技术、质量合格证、产品设计文件、制造厂商;记录特种设备的定期定量的自行检查和检验;记录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和运行故障。
(4)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1.2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
按照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制度,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统一格式的作业证书。在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如出现下列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安全监管单位报告。
(1)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压力得不到恢复、介质温度和壁温仍然超过操作的规定值。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
(2)压力容器的附件实效,或其他异常问题。
(3)火灾等灾难对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威胁。
(4)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和紧固部件的损坏导致设备难以安全运行。
(5)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时的对设备自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禁止超压超温运行。保证设备阀门的灵敏、安全、可靠。注意开启压力要严格按照容器的设计压力操作。每年定时的整定、效验设备并加铅封。1.3 压力容器的变更、报废管理
以下特征容器需做报废处理:
(1)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查后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
(2)超过规定的安全使用年限或者压力容器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没有维修、改造的价值。
(3)对压力容器存在的缺陷无法修复、无法恢复其利用价值,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后确定安全状况等级为4的设备。
(4)停用、过户、迁移压力容器时,在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原登记地办理变更手续。
2 压力容器质量检测及控制
为了更好的控制压力容器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容器质量问题,在对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中我们常采取以下检验措施:
(1)检测、确保压力容器的工艺质量。压力容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序,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才能够完成。在投产前,应当在满足图纸要求的基础上,对各器件的生成工序和加工工艺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的变更生产工艺。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操作间和一线工作人员要遵守压力容器制作的规程和守则,避免随便性制作。对产品工艺质量范围的控制,制造单位应当及时明确,同时,制定工艺质量的检测流程和具体方法,使工艺流程得到有效的执行。生产工艺研究部门发放的文件要正确、有效、完整,严格控制工艺的实施流程,确定唯一的产品标示。具体的控制环节如下所示:审查工艺图样;工艺流程的有效控制;明确通用工艺;研究、审批、使用专用工艺;设计、使用工装、模具、产品标示;记录工艺实施的控制过程;处理防护等。
(2)严格控制检查使用材料的质量。对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在内的有效控制,是压力容器质量检测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制造单位在进行采购时应当了解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属性。对使用材料的控制检测包括:检测选用、代用、采购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验收、入库、保管、存放、发放环节的安全性。
(3)对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作为压力容器制作的重要加工方法,焊接技术在压力容器的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焊接完成的部件包括:平板的拼接、筒节与筒节间的焊接等。特备是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制作中,焊接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制作单位应当严格的执行焊接质量管理制度,使受压和非受压元件的连接以及接头的质量达到图样和标准的要求。控制检测环节的重要任务是:对焊接材料的检测和管理;评定焊接工艺、编制、审批、使用专业工艺文件;焊工资格证明检查和管理;返修材料焊缝质量检验和记录等。
(4)对检验质量的控制。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难免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成品缺陷,对于缺陷不明显或没有重大危害,同时没有超出生产标准要求的范围的产品,可适当的放松检查力度。对于超出质量标准要求的缺陷产品,需要及时的进行返修或者直接判废。以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市场。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因此,制造商应制定自行检验、专业检验、相互检验有机结合的检验模式,设立成品检验科,挑选专业检验员,对重大的生产工序严格的把关,并可以适当的设立一些流程控制点和停止点,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达标。
(5)对无损检测质量的控制。在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过程中,无损探伤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其主要的功能是对焊缝的表面及器件内部的缺陷进行检验。例如,在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中,就是通过对探伤的评定来评定产品质量的。无损探伤质量检测的工作范围包括:控制探伤工艺、鑒定探伤人员的技术操作过程。控制探伤工艺的主要方式是:对编制、审批、使用的专用和通用工艺的检测和控制;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和管理;无损检测运用设备、器材、设施的检验;无损检验的检验过程控制;检验报告、记录、射线底片的保管等。
(6)对不符合项的检测。不符合项,即不合格产品。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应予以正确处理,不得在下一步的生产中使用,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检验环节包括:判断不合格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示、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记录以上所述内容等。
3 结语
本文系统的探讨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时间和具体方式,并提出了压力容器的工艺质量检验;使用材料的质量检验;焊接质量检验;质量检验中的控制方法;无损检测质量的控制;不符合项的检测等检测措施。
参考文献
[1] 林晓斌 .零件失效分析和抗疲劳设计 [J].热处理,2011,26(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