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初,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市场各方视之为实质性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政策。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攻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有效落实国家政策,仍需要厘清思路和寻找关键性突破口。本文从供应链融资的角度探讨了如何突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落实国家金融服务民企的政策寻找出口、贡献思路。
【关键字】民营企业;融资;供应链
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分析
1.1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制约
从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来看,缺乏贷款抵押物、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劣势,严重影响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当然,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缺乏实力和信誉不良。
我国绝大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企,战略意识不强、创新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可研投入低,从而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维持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除此之外,部分民营企业法人治理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缺乏企业家精神和契约精神,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市场良莠不齐,长期下来,影响投资者预期,更增加了融资难度。
1.2外部环境影响
金融机构在经营安全性和收益稳定性的驱使下,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的偏好,减少或忽视小规模、高频次、高风险的民营企业贷款。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风险控制要求上,相比国有企业,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障碍更多、更直接。
近年来,尽管国家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环境逐步改善,金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金融政策也强烈倾向于民营企业,但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现状并没有变,其严苛的融资要求使民营企业很难从国有金融机构融来资金。
2民营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2.1供应链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灵活性
供应链金融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链内相关信息进行管控,并根据链条上企业差异性,挖掘各自融资需求,提供融资服务。上下游之间,资金流、信息流形成闭环,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融资风险,贷款规模与节点、还款计划,可以灵活把控。
供应链金融下,依靠相对成熟的信息化平台,对物流、资金流、结算等集中管理和约束,可以极大地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为银行识别企业风险、评价企业信用等级奠定基础。在这种良性发展的合作与互动基础上,民营企业疏通市场不利冲击的渠道,就更加灵活,满足投资扩张需求的资金来源就更加丰富。
2.2供应链融资可以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民企贷款的效率
在供应链融资下,供应链内的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来增加融资规模,也可以通过链内核心企业的担保而增强其他民营企业本身信用以获得关联授信,相比传统融资,审批流程较简单、风险识别的证明较少,放款的效率较高。
2.3供应链金融对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首先,在供应链融资运作中,加强供应链各方之间的合作,将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治理机制的健全,产权关系的明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而这些方面都将得到改善,都有利于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其次,供应链内资质实力较强的企业既可以进一步赢得宽松的现金流环境,又可以凭借自身信誉和良好财务状况为链内其他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或保证,促使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最后,通过供应链金融良性运作,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就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本身发展和融资信誉状况也逐步改善,促使资金融通的良性循环,国家的金融支持政策才能进一步落实。
3供应链金融视角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3.1外部环境方面
(1)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民企融资权利。在国家层面,以制度形式明确金融机构倾斜民营企业融资的目标与责任。在贷款结构方面,引导和鼓励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规模,丰富涉及民营企业金融产品类型,满足民企资金需求的多样性;在内部审批方面,明文禁止设置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要求和条款,同等环境、同样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律平等,公平享受金融政策优惠待遇;在业绩考核方面,国有控股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包括总部对各下级单位业绩认定、各级单位内部员工业绩认定等方面,从考核权重、奖励方式上层层渗透涉及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切实建立起民企融资的长效机制。
(2)加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减轻融资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民营企业,无论是小微利企业还是研发型企业,因为抵押质押物价值不足而融资受阻的,不在少数,而融资须有一定量和价值的抵押物这一规定,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难破的规定,尤其是民营企业贷款。因此,从金融业务政策上,应积极构建新的业务评判刻度,增加坏账容忍度和对应的考核标准,要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等因素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授信新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地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减少融资对抵押物、质押物的过度依赖。
(3)提升融资业务审批效率,防止机构臃肿带来的执行不力。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部流程管控上,应主动对接、提前了解。同时,为确保具体业务审批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自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减少传统线下审核,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下放审批权限,集中精力做好服务提升。必须要上级机构审批的,须制度性明确内部审批时限,并针对业审批给予一定的考核权重,激发内部活力,使得政策执行到位、精准。
(4)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市场的预期。相比长期的融资困难,随意压贷、停貸、甚至断贷,往往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是致命打击,特别是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经济、金融政策预期不明朗,行业发展受到外部冲击,资金融通渠道面临监管收紧等情况下,若无特殊、明显违约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继续维持对民营企业一贯的政策。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是一场持久战。不切实际的口头承诺、象征性地支持等,均是大忌。金融机构应在遵循经济运行规律、遵守国家金融政策指引的前提下,防范风险、渗透监管层级,严格监控企业资金流状况,完善对民营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监控平台,设计更加契合的融资产品,促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长期稳定、切实可行。
3.2民企自身建设方面
(1)加强自身制度建设,珍惜信用、维护银企良好关系。一方面,民营企业应当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做假账、不违反税收政策,提升财务核算水平,提高财务数据质量,确保财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应积极改善经营理念,树立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形象。在正常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合约,盈利的同时也赢得行业的尊重;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珍惜信用,按时还贷、接受贷后监管。
(2)提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破除供应链金融下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民营企业需要逐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企业预算管理、资金计划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经营风险识别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等信息化平台搭建和有效运作,将促使银企之间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丰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涉及民营企业贷款方面,风险识别能力更强、维度更多元化。
综上所述,国家要切实突破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等多个因素,从供应链金融突破,并从金融端重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模式和风险控制逻辑,紧抓链内交易关系的交易自偿性,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敢贷、能贷的风险可控,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出台的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和促进我国民营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如龙.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J].商业时代,2014(27):100-101
[2]孙晓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3(10):84-85
[3]周圆圆.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2(13):70-71
作者簡介:李建鹏,上海中建东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税务师。
【关键字】民营企业;融资;供应链
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分析
1.1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制约
从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来看,缺乏贷款抵押物、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劣势,严重影响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当然,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缺乏实力和信誉不良。
我国绝大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企,战略意识不强、创新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可研投入低,从而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维持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除此之外,部分民营企业法人治理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缺乏企业家精神和契约精神,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市场良莠不齐,长期下来,影响投资者预期,更增加了融资难度。
1.2外部环境影响
金融机构在经营安全性和收益稳定性的驱使下,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的偏好,减少或忽视小规模、高频次、高风险的民营企业贷款。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风险控制要求上,相比国有企业,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障碍更多、更直接。
近年来,尽管国家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环境逐步改善,金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金融政策也强烈倾向于民营企业,但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现状并没有变,其严苛的融资要求使民营企业很难从国有金融机构融来资金。
2民营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2.1供应链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灵活性
供应链金融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链内相关信息进行管控,并根据链条上企业差异性,挖掘各自融资需求,提供融资服务。上下游之间,资金流、信息流形成闭环,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融资风险,贷款规模与节点、还款计划,可以灵活把控。
供应链金融下,依靠相对成熟的信息化平台,对物流、资金流、结算等集中管理和约束,可以极大地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为银行识别企业风险、评价企业信用等级奠定基础。在这种良性发展的合作与互动基础上,民营企业疏通市场不利冲击的渠道,就更加灵活,满足投资扩张需求的资金来源就更加丰富。
2.2供应链融资可以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民企贷款的效率
在供应链融资下,供应链内的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来增加融资规模,也可以通过链内核心企业的担保而增强其他民营企业本身信用以获得关联授信,相比传统融资,审批流程较简单、风险识别的证明较少,放款的效率较高。
2.3供应链金融对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首先,在供应链融资运作中,加强供应链各方之间的合作,将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治理机制的健全,产权关系的明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而这些方面都将得到改善,都有利于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其次,供应链内资质实力较强的企业既可以进一步赢得宽松的现金流环境,又可以凭借自身信誉和良好财务状况为链内其他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或保证,促使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最后,通过供应链金融良性运作,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就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本身发展和融资信誉状况也逐步改善,促使资金融通的良性循环,国家的金融支持政策才能进一步落实。
3供应链金融视角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3.1外部环境方面
(1)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民企融资权利。在国家层面,以制度形式明确金融机构倾斜民营企业融资的目标与责任。在贷款结构方面,引导和鼓励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规模,丰富涉及民营企业金融产品类型,满足民企资金需求的多样性;在内部审批方面,明文禁止设置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要求和条款,同等环境、同样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律平等,公平享受金融政策优惠待遇;在业绩考核方面,国有控股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包括总部对各下级单位业绩认定、各级单位内部员工业绩认定等方面,从考核权重、奖励方式上层层渗透涉及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切实建立起民企融资的长效机制。
(2)加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减轻融资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民营企业,无论是小微利企业还是研发型企业,因为抵押质押物价值不足而融资受阻的,不在少数,而融资须有一定量和价值的抵押物这一规定,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难破的规定,尤其是民营企业贷款。因此,从金融业务政策上,应积极构建新的业务评判刻度,增加坏账容忍度和对应的考核标准,要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等因素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授信新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地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减少融资对抵押物、质押物的过度依赖。
(3)提升融资业务审批效率,防止机构臃肿带来的执行不力。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部流程管控上,应主动对接、提前了解。同时,为确保具体业务审批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自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减少传统线下审核,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下放审批权限,集中精力做好服务提升。必须要上级机构审批的,须制度性明确内部审批时限,并针对业审批给予一定的考核权重,激发内部活力,使得政策执行到位、精准。
(4)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市场的预期。相比长期的融资困难,随意压贷、停貸、甚至断贷,往往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是致命打击,特别是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经济、金融政策预期不明朗,行业发展受到外部冲击,资金融通渠道面临监管收紧等情况下,若无特殊、明显违约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继续维持对民营企业一贯的政策。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是一场持久战。不切实际的口头承诺、象征性地支持等,均是大忌。金融机构应在遵循经济运行规律、遵守国家金融政策指引的前提下,防范风险、渗透监管层级,严格监控企业资金流状况,完善对民营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监控平台,设计更加契合的融资产品,促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长期稳定、切实可行。
3.2民企自身建设方面
(1)加强自身制度建设,珍惜信用、维护银企良好关系。一方面,民营企业应当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做假账、不违反税收政策,提升财务核算水平,提高财务数据质量,确保财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应积极改善经营理念,树立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形象。在正常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合约,盈利的同时也赢得行业的尊重;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珍惜信用,按时还贷、接受贷后监管。
(2)提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破除供应链金融下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民营企业需要逐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企业预算管理、资金计划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经营风险识别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等信息化平台搭建和有效运作,将促使银企之间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丰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涉及民营企业贷款方面,风险识别能力更强、维度更多元化。
综上所述,国家要切实突破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等多个因素,从供应链金融突破,并从金融端重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模式和风险控制逻辑,紧抓链内交易关系的交易自偿性,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敢贷、能贷的风险可控,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出台的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和促进我国民营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如龙.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J].商业时代,2014(27):100-101
[2]孙晓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3(10):84-85
[3]周圆圆.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2(13):70-71
作者簡介:李建鹏,上海中建东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税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