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监察工作的实践研究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节能监察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加强节能监察工作实践的必要性,其次阐释了新形势下节能监察工作的转变,接着详细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节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在进行了客观全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从根本上维持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将国家积极号召呼吁的“建设生态文明型与绿色环保型社会”理念落到实处中去。
  关键词:节能监察工作;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349-02
  1 加强节能监察工作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基本国策而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而节能监察是实现节约能源,发挥政府对节约能源监管职能的重要举措,这更是深入贯彻实施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的重要保障,同时我国正在全面开展有关节能减排的活动,它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使用的制约。另外,节能监察还对各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监督和约束的作用,注重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不仅要为节能减排打好攻坚战,还要为广大居民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
  2 新形势下下节能监察工作的转变
  先是改进执法方式,节能监测方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趋多元化,采用高科技方式能使节能监察工作的执行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进度,还能减少资金成本的损耗,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节能监察工作的制度化与流程规范化,同时节能监察大队还可以通过对节能监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将监察结果定期进行通报。此外,节能监察单位还会强制性要求执法人员对执法过程中的程序、纪律、服务、执法、用语、仪容及廉政思想进行严格规范,严格按照《节能监察办法》和《节能监察实务》中的细则文明科学执法。
  3 当前我国节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节能监察能力建设较薄弱
  ①许多从事节能监察的工作人员自身并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难以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②没有建立起集健全节能管理、监察与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但未发挥相应的作用;③随着节能工作难度加大与监督管理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导致学校学生、社区居民了解节能监察知识的深度有限,尚未构建起协同发展的智能化大网络,同时行政工作体系不健全也是一大缺陷。
  3.2 地方政府对节能监察重视程度不够
  ①當前我国许多节能监察内容和节能行政处罚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直接导致后期的节能监察工作缺乏客观精准的数据资料支撑,不仅节能监察机构的工作难以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而迷失了工作方向,还降低了节能监察部门机构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不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进步。②许多地方主管部门自认为是为企业服务的,即便发现有违法用能行为也多不予处罚,更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仍将GDP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节能培训是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培训,主要针对重点用能单位具体操作人员,内容实操性不强,企业中的高层尚未纳入培训体系,节能宣传辐射范围也很有限。
  3.3 缺乏科学完善的节能监察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在节能方面的法律并没有提及节能监察的概念,这等同于没有承认节能监察机构的合法性,许多节能监察机构没有行政处罚权,还使得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执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更甚至对繁杂的节能监察责任义务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另外,《节能监察实物》中的部分条款对违法用能行为规定的不够具体且缺乏可操作性,尤其对如何界定“违背节能情节严重”缺乏具体的法律解释,因此法律上的漏洞就成为搜寻的目标,使得某些企业明目张胆的采取违法乱纪而免于法律的制裁,这不利于后期节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
  4 提升节能监察工作实践水平的有效对策
  4.1 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
  ①将节能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部署,不断加强对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增强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忧患意识,要始终以“居安思危”的理念将污染源的排放扼杀在萌芽状态中;②不断开拓创新并提高监察效能,利用好监察工作带给员工的优势,致力于做节能意识和节能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节能监察的紧迫性;③要严格节能执法并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税务检查与节能检查中的资源优化整合,避免出现在会计报表中虚高能源成本的不良现象,针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等不法行为都要予以严厉的打击处置,做到以儆效尤。
  4.2 构建科学的节能监察信息系统
  ①可以构建国家监察信息系统,针对节能监察机构的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给节能主管机关,同时兼顾对各级监察机构进行监管、信息传递并发布法规,还要依据信息系统开展网上书面监察且做到有目标、有重点。②同时对重点用能单位、公共机构能耗和政府购买节能服务项目的审核管理及网上监察等功能,还应该监察对违反节能法规的行为依法处理,建立监察结果有效性、溯源性、执法卷宗完整性的内外考评、审查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进而推动节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4.3 不断完善节能监察机制
  ①完善培训制度并统一方案教材,主要培训内容需要涵盖热能、电气、能源管理和以分析典型案例产生问题原因为主的业务培训,尤其要将重点聚焦在全国的工业监察培训领域中;②全面实施能源管理师制度,可以在监察机构试行或另行制定监察师制度,全面提高我国节能管理的技术水平和整体能源管理规范化的程度;③建立科学完善的监察能力监督考核制度,要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要求整改,并且考核结果也要纳入当地政府的节能考核内容中去;④理顺监察行政与技术的关系,可以制定监察机构能力评估和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评规范及任职选聘制度。
  4.4 逐步提高节能监察能力
  ①应该对浪费能源现象举报者予以奖励,例如设置公布办法等,加快建立健全宣传、奖励和快速处理等机制,科学合理的根据核查浪费能源的费用提取奖励资金;②由于中介机构提供的节能服务问题多,因此应建立源头治理机制并逐步加强对中介的监察,同时为了解决监察影响力弱的情况,还应该采用异地联合监察机制,更要严格管控好对中介的监察;③依法建立问题跟踪机制,当投资项目监察发现问题时,应根据情况启动评估、评审、验收等环节监察,同时启动查处淘汰设备监察,不同时期国家的节能侧重点不同,更要完善政策响应机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节能监察工作的实践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虽然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但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与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更加倾向于追求绿色环保的环境氛围,这就对节能监察工作的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节能监察模式,更要始终将节能减排牢固贯穿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逐步降低生态资源的枯竭与自然环境的污染,有效缓解当前日趋激烈的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在节能监察的带动下推动我国发挥出可观的综合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彤声,明清中.试论节能监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技尚品,2017(18):107~109.
  [2]刘友祥,姚茂兴.浅谈上海节能监察的困境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6(11):76~78.
  [3]张国敏,司继涛.浅谈新形势下节能监察工作的转变[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7(20):231~235.
  收稿日期:2018-9-23
  作者简介:潘文烽(1989-),男,汉族,广西桂林荔浦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节能监察工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