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关注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新创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方面的困境和挑战,产生各种困惑和认识误区,部分大学生因为不具备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缺乏相关的实战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创新创业中的挫折和困境思想准备不足,导致屡屡受挫甚至以失败告终。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常见认识误区,为其突破现实困境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认识误区;困境突破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趋势的时代背景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99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的文件强调着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实习实践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培养和提升相关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其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其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应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常见认识误区
(1)创业就是要创办企业
部分大学生把创业看得过于神秘和高不可攀,始终不敢尝试迈出创业这一步。实际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有多种,组织形式也多样,可以由一人创造价值,也可以团队形式共同创造价值。从创业模式看,并非只有创办企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其创业方式也可从小做起,任何合法、正确能产生价值的方式都可认为是创业。
(2) 有技术优势就会创业成功
部分创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具有技术优势,有的甚至握有专利。由于拥有良好的技术,往往对自己的创业前景过于乐观。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技术的先进性不等于商业的成熟性,有技术优势并不一定会取得创业成功。2000年,天津津科公司推出世界首部阅读不耗电的翰林电纸书,被列入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比2007年上市的亚马逊kindle早了7年,却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即使是电子书风靡的今天,翰林电纸书在国内的知名度也远不如汉王电纸书。技术型创业有投入周期,技术转变为产品,再成为盈利产品是需要时间的,创业者不要乐观估计技术的成熟性。大学生在技术创业前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商业和管理的学习与理解。
(3)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就会成功
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时,会考察这样的项目在国外是否有成功案例,如果有,项目获得投资的机率就比较大。为此,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复制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期待也取得相似的成功,然而并非所有复制的商业模式都能取得成功。8848网站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最早复制美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在2000年被美国称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8848是中国被用户访问最多的工业和商业类网站。但由于受到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电子商务环境不完备、风险投资过多介入管理等,8848迅速倒闭。之后几年,8848经历了东山再起、二度倒闭。如今点击曾经风靡一时的8848网址,指向的却是一个淘宝推广导购网站。所以在国外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国内也能成功,商业模式一定要‘落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的购买和消费模式、市场发育程度等都对商业模式的应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把握好商业模式复制与本土化的關系。
(4)取得创业大赛成功就能创业成功
近年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为大学生了解和尝试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但创业大赛显然不同于真正的創业,创业大赛的辉煌并不等于实际创业成功,如果赢得大奖的大学生不能精准把握商业机会,不积极主动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很可能在现实的创业中输得很惨。大学生要充分地分析和考虑到其间可能面临的各类困难,最好是在创业时机成熟前,先到行业领先公司或其他创业企业历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对市场和商业的理解力,这样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5)好朋友就能组建为好团队
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就是拉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开公司。好朋友共同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好朋友就一定会成为创业的好伙伴。价值观一致、能力和经验互补、明确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好的创业团队的必要条件。理工科的创业团队容易偏于技术,使得创业过程中缺少对市场和商业的把握。技术型创业团队要特别注意吸收理解技术而擅长商业运作的团队伙伴,并且应当在实际的合作中不断磨合,形成默契。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创业团队成员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对公司远近期目标、策略制定、股权分配的认同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创业团队建设问题。 (6)商业并购就是创业成功
许多大学生书写商业计划书时,总是以企业上市或者被并购作为创业成功的一个目标。其实并非所有的商业并购都是机会,还有可能是陷阱。深圳市宏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茂玉、姚峻将其控股子公司广州软动智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已获国外巨额风险投资的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了对赌协议,付款总额取决于该子公司年度经营业绩。但因种种原因,投资者未按协议支付后续费用,从而导致其创业团队掉入并购“陷阱”,后来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现在对赌协议签订比率越来越多,创业者在面临商业并购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陷阱’。创业者在面对商业并购时需要注意三大问题:一是要对未来的业绩有合理的预期,避免制定过高的业绩标准掉入自己挖下的“陷阱”;二是要聘请法律顾问全程跟进,避免因为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书漏洞引发后续问题;三是一切按照协议执行,切勿因为对投资人的过分信任省略一些法律上必要的重要步骤。【1】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误区的困境突破
(1) 正确认识创业,培养创业素质
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个性特征、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富有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来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高校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而不是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融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打包”压缩,填鸭式塞给学生。重视创业教育中实务技能的训练,忽略创新意识的培养,易造成舍本逐末的倾向。
(2 )充分利用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比如大学生创业税费减免、创业证照免费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以及相关的创业奖励等等,社会上也设立了很多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帮助。作为大学生创業者应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并积极寻找多方面的融资途径,而不是一味依赖家庭储蓄。政府等社会机构要积极促进并落实政策的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更有效的途径让大学生创业者切实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同时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也将使更多创业大学生获益。
(3)学习必要的企业管理和法律知识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知识,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易发生内部控制不完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等状况。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重要性,储备必要的管理知识。高校创业孵化器、创业指导中心也可设立相关部门,帮助创业大学生解答企业管理方面的疑惑。目前的创新创业公司主要在知识产权、投融资关系、劳动雇佣关系、公司架构以及投资协议等方面会遇到法律问题。很多创业者初次接触此类问题都很头疼。对于初创阶段的创业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法律意识,规避这些问题,以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关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创业者权益。【2】
(4)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制定长期经营规划
初期开办的公司往往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得到发展,创业者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是扭转与社会创业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手段。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企业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扎好根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尤其注意勿好高勿远,必须重视经营体制,步步为营以求创造利润。同时作为创业领头人要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好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发挥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求得企业的发展。
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結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大学生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所以必须认真借鉴创业前辈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相关能力与素质,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3).
[2]陈敏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253
作者简介:翟鑫修(1977- ),男,山东淄博人,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认识误区;困境突破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趋势的时代背景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99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的文件强调着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实习实践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培养和提升相关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其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其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应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常见认识误区
(1)创业就是要创办企业
部分大学生把创业看得过于神秘和高不可攀,始终不敢尝试迈出创业这一步。实际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有多种,组织形式也多样,可以由一人创造价值,也可以团队形式共同创造价值。从创业模式看,并非只有创办企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其创业方式也可从小做起,任何合法、正确能产生价值的方式都可认为是创业。
(2) 有技术优势就会创业成功
部分创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具有技术优势,有的甚至握有专利。由于拥有良好的技术,往往对自己的创业前景过于乐观。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技术的先进性不等于商业的成熟性,有技术优势并不一定会取得创业成功。2000年,天津津科公司推出世界首部阅读不耗电的翰林电纸书,被列入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比2007年上市的亚马逊kindle早了7年,却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即使是电子书风靡的今天,翰林电纸书在国内的知名度也远不如汉王电纸书。技术型创业有投入周期,技术转变为产品,再成为盈利产品是需要时间的,创业者不要乐观估计技术的成熟性。大学生在技术创业前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商业和管理的学习与理解。
(3)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就会成功
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时,会考察这样的项目在国外是否有成功案例,如果有,项目获得投资的机率就比较大。为此,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复制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期待也取得相似的成功,然而并非所有复制的商业模式都能取得成功。8848网站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最早复制美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在2000年被美国称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8848是中国被用户访问最多的工业和商业类网站。但由于受到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电子商务环境不完备、风险投资过多介入管理等,8848迅速倒闭。之后几年,8848经历了东山再起、二度倒闭。如今点击曾经风靡一时的8848网址,指向的却是一个淘宝推广导购网站。所以在国外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国内也能成功,商业模式一定要‘落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的购买和消费模式、市场发育程度等都对商业模式的应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把握好商业模式复制与本土化的關系。
(4)取得创业大赛成功就能创业成功
近年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为大学生了解和尝试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但创业大赛显然不同于真正的創业,创业大赛的辉煌并不等于实际创业成功,如果赢得大奖的大学生不能精准把握商业机会,不积极主动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很可能在现实的创业中输得很惨。大学生要充分地分析和考虑到其间可能面临的各类困难,最好是在创业时机成熟前,先到行业领先公司或其他创业企业历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对市场和商业的理解力,这样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5)好朋友就能组建为好团队
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就是拉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开公司。好朋友共同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好朋友就一定会成为创业的好伙伴。价值观一致、能力和经验互补、明确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好的创业团队的必要条件。理工科的创业团队容易偏于技术,使得创业过程中缺少对市场和商业的把握。技术型创业团队要特别注意吸收理解技术而擅长商业运作的团队伙伴,并且应当在实际的合作中不断磨合,形成默契。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创业团队成员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对公司远近期目标、策略制定、股权分配的认同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创业团队建设问题。 (6)商业并购就是创业成功
许多大学生书写商业计划书时,总是以企业上市或者被并购作为创业成功的一个目标。其实并非所有的商业并购都是机会,还有可能是陷阱。深圳市宏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茂玉、姚峻将其控股子公司广州软动智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已获国外巨额风险投资的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了对赌协议,付款总额取决于该子公司年度经营业绩。但因种种原因,投资者未按协议支付后续费用,从而导致其创业团队掉入并购“陷阱”,后来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现在对赌协议签订比率越来越多,创业者在面临商业并购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陷阱’。创业者在面对商业并购时需要注意三大问题:一是要对未来的业绩有合理的预期,避免制定过高的业绩标准掉入自己挖下的“陷阱”;二是要聘请法律顾问全程跟进,避免因为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书漏洞引发后续问题;三是一切按照协议执行,切勿因为对投资人的过分信任省略一些法律上必要的重要步骤。【1】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误区的困境突破
(1) 正确认识创业,培养创业素质
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个性特征、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富有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来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高校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而不是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融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打包”压缩,填鸭式塞给学生。重视创业教育中实务技能的训练,忽略创新意识的培养,易造成舍本逐末的倾向。
(2 )充分利用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比如大学生创业税费减免、创业证照免费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以及相关的创业奖励等等,社会上也设立了很多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帮助。作为大学生创業者应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并积极寻找多方面的融资途径,而不是一味依赖家庭储蓄。政府等社会机构要积极促进并落实政策的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更有效的途径让大学生创业者切实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同时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也将使更多创业大学生获益。
(3)学习必要的企业管理和法律知识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知识,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易发生内部控制不完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等状况。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重要性,储备必要的管理知识。高校创业孵化器、创业指导中心也可设立相关部门,帮助创业大学生解答企业管理方面的疑惑。目前的创新创业公司主要在知识产权、投融资关系、劳动雇佣关系、公司架构以及投资协议等方面会遇到法律问题。很多创业者初次接触此类问题都很头疼。对于初创阶段的创业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法律意识,规避这些问题,以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关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创业者权益。【2】
(4)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制定长期经营规划
初期开办的公司往往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得到发展,创业者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是扭转与社会创业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手段。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企业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扎好根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尤其注意勿好高勿远,必须重视经营体制,步步为营以求创造利润。同时作为创业领头人要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好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发挥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求得企业的发展。
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結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大学生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所以必须认真借鉴创业前辈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相关能力与素质,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3).
[2]陈敏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253
作者简介:翟鑫修(1977- ),男,山东淄博人,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