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课堂运用中的几点思考,并充分落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慢教与快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让初中信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中信息课堂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论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是当今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在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内容更新快。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不同,其内容的变化是非常频繁的,教师要经常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有关技术的最新成果。第二,实践性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锻炼。第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正是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以上特点,我认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最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模式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从教师的角度讲,信息技术不单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得力助手;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观察演示,而是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任务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活动项目。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中涉及的些知识,并找出旧知识、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比较有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如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方法上,注意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的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寻求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3.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架设一台ftp服务器或者是通过制作一个网页、申请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可以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为本课程全方位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三、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
1.对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如何适应驱动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任务驱动的教学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转换过来,虽然各学科都在推行新课标,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中仍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习惯,以前学生基本是听老师讲,现在基本是自主学习:自己看书、思考和动手做,这个跨度很大。上课时,不知道怎样学,任务完不成、作品做不好的较为普遍,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在开始的时候都对任务驱动教学不适应,好的方法应该坚持,一方面,在设计布置学习任务上下工夫,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让任务有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创立学习情景后,应及时观察,针对指导。
2.驱动教学如何实现教学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
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可以对重点运用分析、对比、比喻等方法进行突出,可以对难点运用铺垫、分解等方法进行突破。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其实违背了驱动教学的思想,又走上以前的老路,换汤不换药。我想,任务驱动教学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应从“任务”和“驱动”出发,对任务精心细致合理有序地“编排”,创立对应的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借鉴传统教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重点运用分析、对比、比喻等方法进行学习掌握,可以对于难点运用分层、分解等方法进行理解。具体落实到任务设计上,对于教学重点,任务设计上适当加“量”,运用分析、对比等方法,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教学难点,任务设计上要考虑铺垫、分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不再无从下手。对学生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理解,在上课时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引导。最后,在教学总结中应对重点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3.驱动教学中的如何因材施教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任务驱动教学很适合他们,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八年级第一单元《唐诗欣赏—制作电子作品》就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处理的技能,包括文字处理、图片处理、表格处理、网上搜寻、超级链接等。从任务设计上,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信息处理的水平: 可以模仿也可以创新,任务可以是唐诗欣赏及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歌曲欣赏、足球风云、蓝坛英雄、民族风情、植物大觀、旅游天地等,主要使用的制作软件可以是PowerPoint,也可以是FrontPage、Word、FLASH等,由于教材是以课题研究,问题探索为单元组织教学,打破模块结构。每节课的任务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即要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优秀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又要兼顾后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任务驱动教学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把书上的理论变成活的应用。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是把知识加以引申,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旧带新。任务驱动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主动与被动教学相结合、慢教与快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法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2]《信息技术》教材初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郭芳.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淑君,陈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7]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中信息课堂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论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是当今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在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内容更新快。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不同,其内容的变化是非常频繁的,教师要经常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有关技术的最新成果。第二,实践性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锻炼。第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正是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以上特点,我认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最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模式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从教师的角度讲,信息技术不单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得力助手;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观察演示,而是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任务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活动项目。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中涉及的些知识,并找出旧知识、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比较有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如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方法上,注意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的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寻求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3.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架设一台ftp服务器或者是通过制作一个网页、申请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可以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为本课程全方位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三、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
1.对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如何适应驱动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任务驱动的教学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转换过来,虽然各学科都在推行新课标,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中仍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习惯,以前学生基本是听老师讲,现在基本是自主学习:自己看书、思考和动手做,这个跨度很大。上课时,不知道怎样学,任务完不成、作品做不好的较为普遍,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在开始的时候都对任务驱动教学不适应,好的方法应该坚持,一方面,在设计布置学习任务上下工夫,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让任务有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创立学习情景后,应及时观察,针对指导。
2.驱动教学如何实现教学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
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可以对重点运用分析、对比、比喻等方法进行突出,可以对难点运用铺垫、分解等方法进行突破。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其实违背了驱动教学的思想,又走上以前的老路,换汤不换药。我想,任务驱动教学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应从“任务”和“驱动”出发,对任务精心细致合理有序地“编排”,创立对应的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借鉴传统教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重点运用分析、对比、比喻等方法进行学习掌握,可以对于难点运用分层、分解等方法进行理解。具体落实到任务设计上,对于教学重点,任务设计上适当加“量”,运用分析、对比等方法,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教学难点,任务设计上要考虑铺垫、分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不再无从下手。对学生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理解,在上课时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引导。最后,在教学总结中应对重点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3.驱动教学中的如何因材施教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任务驱动教学很适合他们,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八年级第一单元《唐诗欣赏—制作电子作品》就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处理的技能,包括文字处理、图片处理、表格处理、网上搜寻、超级链接等。从任务设计上,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信息处理的水平: 可以模仿也可以创新,任务可以是唐诗欣赏及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歌曲欣赏、足球风云、蓝坛英雄、民族风情、植物大觀、旅游天地等,主要使用的制作软件可以是PowerPoint,也可以是FrontPage、Word、FLASH等,由于教材是以课题研究,问题探索为单元组织教学,打破模块结构。每节课的任务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即要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优秀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又要兼顾后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任务驱动教学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把书上的理论变成活的应用。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是把知识加以引申,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旧带新。任务驱动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主动与被动教学相结合、慢教与快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法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2]《信息技术》教材初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郭芳.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淑君,陈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7]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