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导入方法浅议

来源 :学术论文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美妙的艺术。许多学生对其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如今,实行的是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我们就要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导入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片的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电解池一课时,教师向大家展示一款精美的手机,“手机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大家看我手里这款手机,银白色的金属机身,一看就很有质感,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那么大家可知道,这么有质感的机身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将得到答案。”手机,现在的学生们几乎人手一部,是学生熟悉的物品,但是学生并不了解手机的金属外壳是通过电镀制造出来。教师通过展示手机,简单明了,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激发同学思考,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电解池内容的学习。
  展示模型导入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时,是一个实用性很高的方法,在讲到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单纯的语言解释是很空洞的,也很难让学生想象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借助于观察实物球棍模型所呈现的三维空间结构。这些球棍模型清晰直观,可以把有机物结构从平面的书本和投影片中生动地竖立在学生眼前。同时,也可以准备学生分组活动,进行拼接和组装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进入从三维角度观察有机物的知识领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法。
  2、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用科学实验也是化学课堂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实验导入”就是指运用科学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获得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进入探究与学习的状态。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方法,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以探究思维能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质疑、引趣、争辩等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根据需要在探究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恰当引导,以达到引发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讲到《氨和铵盐》一节时,可以在新课前做一个“空瓶生白烟”的实验。其实,就是事先收集好的一瓶HCl气体和一瓶NH3气体,打开两瓶塞,立刻将装有HCl的集气瓶倒过来,紧扣在装有NH3的集气瓶上,口对口后,学生立刻观察到瓶中出现了大量白烟的现象,不禁会想“白烟”到底是什么呢?急于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入氨气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教师在后面讲到氨气和酸反应这条性质时,还要呼应一下开始做的“空瓶生白烟”实验,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
  3、旧知识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导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的知识的讲授作好铺垫。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例如,在学习氨气的制备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忆初中学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出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①化学反应原理;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备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③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探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让同学画出整套制备氨气的实验装置。这样不会使学生觉得新知识的出现很突兀,让课堂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知识或已有的经验,新旧联系,承上启下,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4、利用热门话题、新闻事件导入
  在化学教学中,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会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低碳经济、能源危机、新材料、新科学等热门话题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以此作为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关注社会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在讲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节时,我以介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有着“光纤之父”美称的高锟博士在光纤研究方面的伟大成就导入课堂,诺贝尔奖是科学界一年的大事,而获奖的又是一位华裔科学家,这种爱国情结自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和高锟博士取得成就的领域又是如此接近,这就让学生更加迫切想知道:能让高锟博士获得代表科学界至高无上荣誉----诺贝尔奖的“光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实际教学中,巧妙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导入课堂,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5、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指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例如,在化学与生活“维生素C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的探险故事:“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了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同学们知道这些船员患了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够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上述教学情景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引导学生对维生素C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当然,作为课堂导入的故事首先必须和课堂内容相关,同时要求教师的语言讲求艺术性,生动活泼,简练,避免冗长拖沓。只有这样,才会在实际教学中取得应有的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门见山法,习题演练法,讨论法等等。
  总之,教无定法,导无定规。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我们教师要导入有方:导其动脑,即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联想等;导其动口,即引导学生讨论、训练表达;导其动眼,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其动手,即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画图。
其他文献
2016年底,一直平稳的海南砗磲市场剧烈动荡。国内媒体报道中赫然出现这样的标题和评论:“砗磲‘禁售令’,全国买家到琼海潭门疯狂扫货”“街头到处都有甩货的牌子”“许多商
期刊
预硫化作为加氢催化剂必不可缺少的活化步骤,本文概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方法和原理,对加氢催化剂的器内与器外两种预硫化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推测器外预硫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知识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由
期刊
摘 要 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旨在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 自主学习  一、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的英语教育也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更侧重培养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势必会污染生态环境.为了实现燃煤电厂的绿色生产,需要利用专业技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降低有毒有害物
在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村干部把办公室搬到了便民服务大厅,村里的会计、出纳每周2天都会准时到服务大厅办公.此举让老党员徐世达赞不绝口:“这样好,办个事不用找
期刊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
政府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对于人们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到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目前的经济学界,贫富差距的扩大几乎成了质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
刚年过半百的何女士,平时性格急躁,遇事容易想不开,爱钻牛角尖.半个月前因家庭矛盾,加上失业的压力,开始烦躁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继而失眠多梦、胸闷心慌,经常夜间惊醒,有时
期刊
2015年10月4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的消息一经发布即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国际经贸新规则以美国和欧盟为主导,将对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变革中的新规则  当前的国际经贸规则以1994年WTO乌拉圭回合协议为主,其深度和广度已无法满足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规则变革是大势所趋。纵观正在谈判中的国际经贸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