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父亲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沉甸甸的,儿女永远在山的庇护下。父爱犹如村前的那棵古樟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为儿女遮风挡雨,永远依靠。
  说起父亲,我就想起那首熟悉的歌:“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时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我的家乡在桂林东乡一座普通的小村庄,村后青山如屏连绵不断,村前两条小溪如练蜿蜒而来,在村南汇合又潺潺而去。石桥座座如虹飞架,村内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村外新樓节次鳞比,桥边香樟绿荫如盖。这是我的家乡———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桥村,好一个风景如画的宜居福地,每天迎来远近游人观光写意,是人们欣赏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父亲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他在村里教书的日子里,父亲生活得很充实。期间,父母从祖父母家分出来过,我们三兄妹相继出生,父亲经常把年幼的我们带到学校与学生们一起上课,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教书育人之道。虽说学校里条件十分简陋,只在山下建有3间石墙瓦房用来教学和办公,有一、二年级各一个班,总共有40来名学生,但父亲一个人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他一丝不苟地备课,因地制宜实行复式教学,一二年级同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先给二年级的学生上新课,授课后布置作业,二年级写作业的时候,就可以教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了。课余时间,父亲会带孩子们进行丰富多采的活动。有时,他带孩子们上山摘野果、抓知了;有时,他带孩子们下河摸鱼;有时,他还带孩子们在学校附近开荒种玉米、花生和蔬菜等农作物,体会春种秋收的乐趣。由于父亲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他一直深受学生爱戴,许多学生受父亲的教导,走上更高更远的求学之路,跳出农门,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1980年,实行撤点并校,各村的教学点合并到大队部完小,父亲也调到了大队部完小,身份也从代课老师转为民办教师。我们三兄妹相继进入小学学习,父亲更加辛苦了。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分得近6亩责任田。父亲既要搞好教学,教好学生,又要帮助母亲管理责任田,忙得不亦乐乎。一到农忙时节,父亲天不亮就起床,赶牛来到冰冷的水田里进行耕耘,先要把田犁起来,然后再耙好,这些工序完成后才能保证母亲把秧苗插下去。等父亲赶完农活回到家里,孩子们都已经到学校去了。为了不至于迟到,父亲只能匆匆扒几口饭就得赶往一公里外的大队部完小上课。下午放学后,父亲又赶紧来到责任田,帮母亲干抬打谷机、挑稻谷等重活。一家子的生活,光靠父亲的微博工资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又承包了距村里十几里山路偏远地带的一块山地,利用周末时间种植花生、玉米、油草籽等经济作物出售。我们三兄妹从几岁开始,就学会了帮父母干农活。每年暑假的“双抢”时节,我们跟大人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挑筐子、割稻谷、打稻谷、拔秧苗、种秧苗,还得一边放牛一边晒稻谷,随时准备在大雨到来之前把稻谷收拾好,否则,到嘴边的粮食被雨水冲走了就会痛心疾首。农民相传二季谷必须在“立秋”之前完成种植,“立秋”后种的稻是不会有好收成的。所以,每年的“双抢”季节在农村如同一场战争,幸好有父亲作统帅,把一切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令家里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还令三个孩子从小接受了磨练,拥有了面对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父亲在家乡很令人敬重。1985年秋季学期要开始了,老师们举行第一次会议上,校长说:“古满里村的老教师也退休了,教学点里有近10个一二年级的孩子,离大队部完小有十几公里的山路,让这些年幼的孩子每天往返几十公里出来上学实在不方便,必须从完小调一个教师去,上级教育部门让我们讨论一个方案,看调谁去古满里村比较合适。”方案出来了,初步决定由一位姓周的老师调去山村教学。周老师找到我的父亲说:“李老师,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料,调我去这么远的地方任教,我真的吃不消,我知道你能吃苦,肯帮人,这次能不能帮帮我?你和上面讲一下,换你去古满里吧。”父亲和母亲商量这事,觉得周老师家确实比较困难,自己比周老师年轻,早以习惯了翻山越岭、风雨兼程的生活,况且国家给了自己一份工作,身为教师,替社会分担一定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了父亲的主动申请,父亲调去古满里任教。对此,那位周老师一直对我的父亲的帮助充满感激之情。父亲风雨无阻,每天往返数十公里为山里孩子传道授业,直到3年后,上级在村里物色了一位代课老师,父亲才重新调回了完小。古满里村从前没出过一个大中专学生,父亲教的孩子里,破天荒考出了3个大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
  燃烧的岁月,已将父亲的青春焚尽,但他那坚强的信念,仍在额头闪光,父亲的形象在儿心中永远高大伟岸,温暖慈祥。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蝴蝶抖动翅膀的声音,黄蜂抖动翅膀的声音,那是怎样的美妙?在我生活的广西贺州,就流传着这种独特别致,过耳不忘的瑶族蝴蝶歌。这被歌声浸润的地方,是别人眼里的诗意和远方,也是我的。  这种满心欢喜,是流淌在蝴蝶翅膀上的山歌咏叹的。  这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城市,是世界长寿市,是瑶族同胞的聚住地之一,居住着二十多万瑶族同胞,其中的土瑶,有七千多人,仅贺州独有。除此,还有尖头瑶,平地瑶,过山瑶,东山瑶……
期刊
一  母亲递过一管竹筒水,说,喝吧,喝了这管水,兴许病就好了。你起身,半卧,任由母亲将水咕噜咕噜灌进你的嘴巴。高烧让你觉得身体任何一处都变得厚厚的、绵绵的,像一堆就要燃烧的棉花。你又慵懒地躺下去,许多黑色的云重新漫过来,遮挡了一切。一股凉意像融化的冰,顺着食道逐渐化开,每漫过一处,就仿佛有生命在复苏,乌云渐渐散去,你慢慢回归自我,清醒起来。  母亲说,她实在没法子了,这是她摸着黑去仙人井求来的水,
期刊
一  已是第二天的早晨,几个人站在吊脚楼的窗前,一股清冷的寒气穿过古老的寨门,纠集着永远不会古老的时光,一起向远方而来的陌生者,传递着三江侗寨别样的冬天。  站在吴校长家的吊脚楼上,往侗寨的中央眺望,一轮巨大的红日沉浸在氤氲的雾气里,整个寨子里弥漫着一股朦胧的神秘气息。攒尖式双叠顶的鼓楼,耸立地指向天空,天为乾,地为坤。太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冉冉升在鼓楼的弧线旁,美仑美幻,天地同辉,乾坤交融,凝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由内蒙古自治区举办。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设置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冰球、冰壶、雪车、雪橇七大项。设置轮滑、轮滑冰球、陆地冰壶、滑轮、滑轮+射击、跳台滑草、跳台滑草+滑轮项目。  今天,我们以散文诗的形式,向人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感觉冬天来临没几天,不经意间就到过年了,回头一看各方面成绩和收获却不大,思绪不免有些沉重,有些失落。好在有一点小小的安慰,我编辑的散文集《高原山花》和我作词的歌曲《我的家乡叫大方》也相继面世了,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各民族最重视也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年到头,一家人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其乐融融。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期刊
都说“百川之水向东流”,然而,衡阳东乡有条不起眼的小河,不按照常理出牌,它从罗霄山深处,一路向西,涌入冠市镇内。  这条河,叫沙河。  弯弯的沙河,源远流长。它从历史走来,从大山深处一路潺潺而流,养育着万物生灵。冠市街、古皇山、刘氏宗祠、将军府、青年水库、杨武断桥、古树古井、龙王庙、保庵寺、罗家祠堂……矗立于沙河两岸,给那里的山山水水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如此神奇的弯弯沙河,工作再忙,天气再热,我
期刊
一  最初的起源,像晴天刺向大地的一把利剑,恒久万年直插冰川,在青藏高原山涧,一束金色耀眼的光柱久久揽着一座一座冰峰,嘀嘀嗒嗒,涓涓成河,汇聚成川,于是一条自西向东奔腾的黄色巨龙,驰骋在华夏大地。  最初只是微弱的叮咚,不知经历了多少时间的磨砺,静逸过、欢畅过;包罗万象后平坦激荡过;东奔西荡暴躁过、呻吟过,生命征程一路奔驰,从高原到大海流经5464公里,曾被人们称为黄色的“浊河”,而更长久的却是养
期刊
天空下着小雨,夹杂着小雪粒。  冬天的夜有几分萧瑟,也有几分寒冷。  为了给女儿买一副白袖套,我不得不走出家门,来到华润万家超市门口。地摊还是和往日一样,一堆是袜子,一堆是小百货,一堆是各式各样的袖套。  “怎么没有人呢?”一个高个子的美女大声问到。  此时,我刚好站在她的背后。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立即左右巡视,没看到那位阿姨,我只好上前搭话。  “美女,你买什么?”  “白袖套。”  “哦,我也买
期刊
南国的仲夏如火,傍晚下班虽然夕阳西下了,但行走在钢筋水泥的马路上,依然热浪袭面,就像被铁板烙饼似的,烘热难耐。  途经钦州一桥旁小广场处的市民小舞台,看见几个工人忙着悬挂“采茶戏演出”的背景字幕,“采茶戏”三个字,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儿时北大荒的那个惊慌失措的寒冬,在病危母亲床边第一次聆听父亲为母亲吟唱采茶戏的悲伤场景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那蒙太奇的影像是如此清晰,恍如眼前。  四十年前,北大荒的
期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庚子鼠年正月少了些许的佳节气氛。长彼此之间的来往没了,不出村、不窜户、不聚会……为了防止疫病漫延扩散,于是封村、封户、封路……居家不出门,成了这个节点的常态。这是全国战疫情的一个缩影。也因此阻档了许多归乡心切游子回家的路。乡愁很美,路却遥远。原打算回老家看看的我,也只好作罢。于是,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