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区域种植的一季水稻品种特征特性,以及各品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展示星子县2016年一季水稻主推品种,并为品种制定合适的栽管理技术提供依据。星子县种子管理局按“2015年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征集20个水稻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与大田示范展示,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示范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江西省星子县
中图分类号:S511.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50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组合)20个
省种子管理局推荐品种(组合)7个:两优038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Y两优5867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建优381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Y两优5813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川优华占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红两优333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Y两优1号 (对照品种)市、县种子管理局选定的品种(组合)13个:蓉优17湖北亿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两优5183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Q优5号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丰优98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优0293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丰优6418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两优363武汉惠华三农有限公司、湘两优396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e福丰优11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蓉优7号湖北亿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两优1206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丫两优3399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扬籼优418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点、面积与设计
试验地点与面积:温泉镇隘口村涂家坂农户责任田,示范区面积8 hm2,前作冬闲,其中小区试验田0.33 hm2,大田7.67 hm2。肥力较好,均匀一致,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试验设计:A小区对比试验,将试验田四周划1 m左右的保护行后,平均分成2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 m2。按当地农民种植习惯与方式即水田直播,依品种生育长短依次排列,并按商品名称插牌,不设重复,按小区单割、单晒、单收、计实产。B大田示范,将各品种分配到示范户种植,每品种0.2~0.33 hm2不等,按当地农民种植习惯操作。
1.3 主要技术
5月30日播种,播后3 d施除草剂除草。5 d后看苗情上水,播后15~20 d追施尿素7.5~10 kg/667 m2,自然落干晒田,晒田后上水时施45%三元复合肥10~15 kg/667 m2作穗肥。在水稻生长期间根据病虫害情报,共用农药3~4次,主要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分管理:薄水分蘖,寸水孕穗,湿润灌浆,活熟到老。
2 结果与分析
参试品种从播种至成熟期、收割、脱粒前进行了专人详细记载,观察每一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安全性、生育期。并对毎个小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测产与统计实收产量。大田示范分户、分品种统计实收产量。
2.1 品种综合表现
2.1.1 两优0293
折合产量612.3 kg kg/667 m2,第1位,全生育期130 d。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剑叶挺直。株高119.6 cm,667 m2有效穗16.43万,穗长21 cm,每穗总粒数174.2粒,每穗实粒数156.8粒,结实率90.9%,千粒质量27.4 g。
2.1.2 e福丰优11
实际产量602.2 kg/667 m2,第2位,全生育期132 d。株型适中,叶片易披,抗倒性一般,芽鞘、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32 cm,667 m2有效穗15.34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69.6粒,每穗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89.2%,千粒质量27.5 g。
2.1.3 Y两优1号
实际产量596.1 kg/667 m2,第3位,全生育期128 d。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挺直窄短,二次灌浆明显。株高128.3 cm,667 m2有效穗16.32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2.4粒,每穗实粒数151.6粒,结实率87.9%,千粒质量27.3 g。
2.1.4 Y两优5867
实际产量582.8 kg/667 m2,第4位,全生育期132 d。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30.3 cm,667 m2有效穗16万,穗长26 cm,每穗总粒数174.3粒,每穗实粒数149.4粒,结实率85.7%,千粒质量27.6 g。
2.1.5 建优381
实际产量563.4 kg/667 m2,第5位,全生育期122d。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大粒多,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株高119.7 cm,667 m2有效穗16.43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0.6粒,每穗实粒数151.4粒,结实率88.7%,千粒质量26.8 g。
2.1.6 Y两优3399
实际产量612.4 kg/667 m2,第6位,全生育期132 d。株型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窄长,挺直,叶缘内卷,叶鞘、稃尖无色。叶下禾,穗子大,长粒型,有长芒,易落粒,着粒一般,落色好。株高123.8 cm,667 m2有效穗15.36万,穗长27 cm,每穗总粒数164.8粒,每穗实粒数145.4粒,结实率88.2%,千粒质量27.4 g。
2.1.7 Y两优5813
实际667 m2产542.3 kg,第7位,全生育期13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30 cm,667 m2有效穗16.3万,穗长22cm,每穗总粒数174.3粒,每穗实粒数148.3粒,结实率85.1%,千粒质量27.0 g。 2.1.8 两优363
折合667 m2产539.5 kg,第8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型较小。株高128.9 cm,667 m2有效穗14.91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2粒,每穗实粒数150.9粒,结实率87.2%,千粒质量27.6 g。
2.1.9 扬籼优418
实际667 m2产532.8 kg,第9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片较长易披,熟期转色好,谷粒有芒。株高128.6 cm,667 m2有效穗15.05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2.8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8.2%,千粒质量28.0 g。
2.1.10 深两优5183
实际667 m2产531.1 kg,第10位,全生育期128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7 cm,667 m2有效穗15.26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67.6粒,每穗实粒数148.8粒,结实率88.8%,千粒质量26.9 g。
2.1.11 Q优5号
实际667 m2产258.4 kg,第11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适中,剑叶较披。株高128 cm,667 m2有效穗14.71万,穗长23 cm,每穗总粒数169.8粒,每穗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89%,千粒质量28.4 g。
2.1.12 两优038
实际667 m2产526.7 kg,第12位,全生育期118 d。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短宽,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9 cm,667 m2有效穗14.62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50.3粒,结实率87.7%,千粒质量27.5 g。
2.1.13 红两优333
实际667 m2产520.6 kg,第13位,全生育期118 d。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23 cm,667 m2有效穗14.72万,穗长25cm,每穗总粒数175.1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7%,千粒质量28.0 g。
2.1.14 川优华占
实际667 m2产520 kg,第14位,全生育期124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略披,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124.2 cm,v有效穗15.9万,穗长21 cm,每穗总粒数168.6粒,每穗实粒数147.3粒,结实率87.3%,千粒质量26.8 g。
2.1.15 天丰优6418
实际667 m2产518.3 kg,第15位,全生育期124 d。该品种株型紧凑,整齐度好,叶色淡绿,叶片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多,长势繁茂,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株高114.2 cm,667 m2有效穗15.69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64.1粒,每穗实粒数148.4粒,结实率90.4%,千粒质量26.8 g。
2.1.6 湘两优396
实际667 m2产517.8 kg,第16位,全生育期130 d。株型适中,植株整齐,株高128.2 cm,667 m2有效穗14.34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0.8粒,每穗实粒数151.3粒,结实率88.5%,千粒质量28.2 g。
2.1.17 蓉优7号
实际667 m2产517.2 kg,第17位,全生育期114 d。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整齐,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有效穗一般,穗粒数中等,千粒质量大。株高112.3 cm,667 m2有效穗15.9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1.9粒,每穗实粒数150.8粒,结实率87.7%,千粒质量26.2 g。
2.1.18 蓉优17
实际667 m2产508.9 kg,第18位,全生育期12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植株生长整齐,长势繁茂,抗倒性弱,有效穗较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3 cm,667 m2有效穗16.26万,穗长23cm,每穗总粒数170.3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9.4%,千粒质量26.2 g。
2.1.19 丰优989
实际667 m2产506.1 kg,第19位,全生育期116天。株型适中,叶片易披,抗倒性一般,芽鞘、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25.6 cm,667 m2有效穗14.4万,穗长23 cm,每穗总粒数167.4粒,每穗实粒数150.6粒,结实率89.9%,千粒质量27.2 g。
2.1.20 华两优1206
实际667 m2产504.3 kg,第20位,全生育期124 d。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株高126 cm,667 m2有效穗14.11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2.8粒,每穗实粒数153.2粒,结实率88.7%,千粒质量28.0 g。
2.2 品种表现
通过试验观察、收割及考种情况分析,2016年20个参试品种表现都较好,从理论产量看只有两优0293比对照增产4.6%,按实收产量看仅两优0293和e福丰优11与对照比表现增产,分别增长2.68%与0.93%,其他都不如对照。排第一位的是两优0293单产为612.4 kg,比对照增产16 kg。该品种长势均匀、群体一致,抽穗相对集中、整齐、后期落色好、栽种多年表现稳定,抗性、安全性表现优异。第二位的是e福丰优11单产602 kg,比对照增产5.6 kg,也是一个栽种多年的品种,稳定性、抗性、安全性好。第三位是Y两优1号,是对照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合性强、安全性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肥,后期落色好、整齐度高、能作为当家品种。第四位是Y两优5867,安全性和Y两优1号相似,但生育期稍长。第五位是建优381,是一个中晚混用型品种,该品种前期生长势较好、整齐度高,既可作中稻栽种也可作二晚,或备荒种栽培[1]。另外 ,Y两优3399、深两优5813、两优363都是第一次参加示范的试种,整体表现与Y两优1号相当,也都是好品种。但排在后三位的是华两优1206、丰优989、蓉优17表现抗性差,有倒伏有些不适宜我县的生态气候条件。
3 结论
依据参试品种在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的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两优0293、e福丰优11、Y两优1号、Y两优5813、Y两优3399、Y两优5867、深两优5813、建优381、两优363等品种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安全可靠,适宜我县光、温、热资源,可作为本县2016年一季稻区的主推品种。
参考文献
[1]苏开明.杂交中稻再生稻实践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102-103.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江西省星子县
中图分类号:S511.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50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组合)20个
省种子管理局推荐品种(组合)7个:两优038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Y两优5867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建优381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Y两优5813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川优华占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红两优333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Y两优1号 (对照品种)市、县种子管理局选定的品种(组合)13个:蓉优17湖北亿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两优5183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Q优5号江西惠农种业有限公司、丰优98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优0293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丰优6418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两优363武汉惠华三农有限公司、湘两优396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e福丰优11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蓉优7号湖北亿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两优1206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丫两优3399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扬籼优418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点、面积与设计
试验地点与面积:温泉镇隘口村涂家坂农户责任田,示范区面积8 hm2,前作冬闲,其中小区试验田0.33 hm2,大田7.67 hm2。肥力较好,均匀一致,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试验设计:A小区对比试验,将试验田四周划1 m左右的保护行后,平均分成2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 m2。按当地农民种植习惯与方式即水田直播,依品种生育长短依次排列,并按商品名称插牌,不设重复,按小区单割、单晒、单收、计实产。B大田示范,将各品种分配到示范户种植,每品种0.2~0.33 hm2不等,按当地农民种植习惯操作。
1.3 主要技术
5月30日播种,播后3 d施除草剂除草。5 d后看苗情上水,播后15~20 d追施尿素7.5~10 kg/667 m2,自然落干晒田,晒田后上水时施45%三元复合肥10~15 kg/667 m2作穗肥。在水稻生长期间根据病虫害情报,共用农药3~4次,主要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分管理:薄水分蘖,寸水孕穗,湿润灌浆,活熟到老。
2 结果与分析
参试品种从播种至成熟期、收割、脱粒前进行了专人详细记载,观察每一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安全性、生育期。并对毎个小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测产与统计实收产量。大田示范分户、分品种统计实收产量。
2.1 品种综合表现
2.1.1 两优0293
折合产量612.3 kg kg/667 m2,第1位,全生育期130 d。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剑叶挺直。株高119.6 cm,667 m2有效穗16.43万,穗长21 cm,每穗总粒数174.2粒,每穗实粒数156.8粒,结实率90.9%,千粒质量27.4 g。
2.1.2 e福丰优11
实际产量602.2 kg/667 m2,第2位,全生育期132 d。株型适中,叶片易披,抗倒性一般,芽鞘、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32 cm,667 m2有效穗15.34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69.6粒,每穗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89.2%,千粒质量27.5 g。
2.1.3 Y两优1号
实际产量596.1 kg/667 m2,第3位,全生育期128 d。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挺直窄短,二次灌浆明显。株高128.3 cm,667 m2有效穗16.32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2.4粒,每穗实粒数151.6粒,结实率87.9%,千粒质量27.3 g。
2.1.4 Y两优5867
实际产量582.8 kg/667 m2,第4位,全生育期132 d。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30.3 cm,667 m2有效穗16万,穗长26 cm,每穗总粒数174.3粒,每穗实粒数149.4粒,结实率85.7%,千粒质量27.6 g。
2.1.5 建优381
实际产量563.4 kg/667 m2,第5位,全生育期122d。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大粒多,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株高119.7 cm,667 m2有效穗16.43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0.6粒,每穗实粒数151.4粒,结实率88.7%,千粒质量26.8 g。
2.1.6 Y两优3399
实际产量612.4 kg/667 m2,第6位,全生育期132 d。株型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窄长,挺直,叶缘内卷,叶鞘、稃尖无色。叶下禾,穗子大,长粒型,有长芒,易落粒,着粒一般,落色好。株高123.8 cm,667 m2有效穗15.36万,穗长27 cm,每穗总粒数164.8粒,每穗实粒数145.4粒,结实率88.2%,千粒质量27.4 g。
2.1.7 Y两优5813
实际667 m2产542.3 kg,第7位,全生育期13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30 cm,667 m2有效穗16.3万,穗长22cm,每穗总粒数174.3粒,每穗实粒数148.3粒,结实率85.1%,千粒质量27.0 g。 2.1.8 两优363
折合667 m2产539.5 kg,第8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型较小。株高128.9 cm,667 m2有效穗14.91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2粒,每穗实粒数150.9粒,结实率87.2%,千粒质量27.6 g。
2.1.9 扬籼优418
实际667 m2产532.8 kg,第9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片较长易披,熟期转色好,谷粒有芒。株高128.6 cm,667 m2有效穗15.05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2.8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8.2%,千粒质量28.0 g。
2.1.10 深两优5183
实际667 m2产531.1 kg,第10位,全生育期128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7 cm,667 m2有效穗15.26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67.6粒,每穗实粒数148.8粒,结实率88.8%,千粒质量26.9 g。
2.1.11 Q优5号
实际667 m2产258.4 kg,第11位,全生育期116 d。株型适中,剑叶较披。株高128 cm,667 m2有效穗14.71万,穗长23 cm,每穗总粒数169.8粒,每穗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89%,千粒质量28.4 g。
2.1.12 两优038
实际667 m2产526.7 kg,第12位,全生育期118 d。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短宽,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9 cm,667 m2有效穗14.62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50.3粒,结实率87.7%,千粒质量27.5 g。
2.1.13 红两优333
实际667 m2产520.6 kg,第13位,全生育期118 d。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23 cm,667 m2有效穗14.72万,穗长25cm,每穗总粒数175.1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7%,千粒质量28.0 g。
2.1.14 川优华占
实际667 m2产520 kg,第14位,全生育期124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略披,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124.2 cm,v有效穗15.9万,穗长21 cm,每穗总粒数168.6粒,每穗实粒数147.3粒,结实率87.3%,千粒质量26.8 g。
2.1.15 天丰优6418
实际667 m2产518.3 kg,第15位,全生育期124 d。该品种株型紧凑,整齐度好,叶色淡绿,叶片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多,长势繁茂,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株高114.2 cm,667 m2有效穗15.69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64.1粒,每穗实粒数148.4粒,结实率90.4%,千粒质量26.8 g。
2.1.6 湘两优396
实际667 m2产517.8 kg,第16位,全生育期130 d。株型适中,植株整齐,株高128.2 cm,667 m2有效穗14.34万,穗长20 cm,每穗总粒数170.8粒,每穗实粒数151.3粒,结实率88.5%,千粒质量28.2 g。
2.1.17 蓉优7号
实际667 m2产517.2 kg,第17位,全生育期114 d。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整齐,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有效穗一般,穗粒数中等,千粒质量大。株高112.3 cm,667 m2有效穗15.9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1.9粒,每穗实粒数150.8粒,结实率87.7%,千粒质量26.2 g。
2.1.18 蓉优17
实际667 m2产508.9 kg,第18位,全生育期12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绿,植株生长整齐,长势繁茂,抗倒性弱,有效穗较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13 cm,667 m2有效穗16.26万,穗长23cm,每穗总粒数170.3粒,每穗实粒数152.4粒,结实率89.4%,千粒质量26.2 g。
2.1.19 丰优989
实际667 m2产506.1 kg,第19位,全生育期116天。株型适中,叶片易披,抗倒性一般,芽鞘、叶鞘、稃尖紫色。株高125.6 cm,667 m2有效穗14.4万,穗长23 cm,每穗总粒数167.4粒,每穗实粒数150.6粒,结实率89.9%,千粒质量27.2 g。
2.1.20 华两优1206
实际667 m2产504.3 kg,第20位,全生育期124 d。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株高126 cm,667 m2有效穗14.11万,穗长22 cm,每穗总粒数172.8粒,每穗实粒数153.2粒,结实率88.7%,千粒质量28.0 g。
2.2 品种表现
通过试验观察、收割及考种情况分析,2016年20个参试品种表现都较好,从理论产量看只有两优0293比对照增产4.6%,按实收产量看仅两优0293和e福丰优11与对照比表现增产,分别增长2.68%与0.93%,其他都不如对照。排第一位的是两优0293单产为612.4 kg,比对照增产16 kg。该品种长势均匀、群体一致,抽穗相对集中、整齐、后期落色好、栽种多年表现稳定,抗性、安全性表现优异。第二位的是e福丰优11单产602 kg,比对照增产5.6 kg,也是一个栽种多年的品种,稳定性、抗性、安全性好。第三位是Y两优1号,是对照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合性强、安全性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肥,后期落色好、整齐度高、能作为当家品种。第四位是Y两优5867,安全性和Y两优1号相似,但生育期稍长。第五位是建优381,是一个中晚混用型品种,该品种前期生长势较好、整齐度高,既可作中稻栽种也可作二晚,或备荒种栽培[1]。另外 ,Y两优3399、深两优5813、两优363都是第一次参加示范的试种,整体表现与Y两优1号相当,也都是好品种。但排在后三位的是华两优1206、丰优989、蓉优17表现抗性差,有倒伏有些不适宜我县的生态气候条件。
3 结论
依据参试品种在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的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两优0293、e福丰优11、Y两优1号、Y两优5813、Y两优3399、Y两优5867、深两优5813、建优381、两优363等品种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安全可靠,适宜我县光、温、热资源,可作为本县2016年一季稻区的主推品种。
参考文献
[1]苏开明.杂交中稻再生稻实践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102-10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