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伴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大学生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可预知的挑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乎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13-02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曾经被用来形容大学毕业生的优越地位。然而,当今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的却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80万应届毕业生未找到工作,2010年60万毕业生未找到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大学毕业生的总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高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首先,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基数的世界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扩大了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其次,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各高校在校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从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200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有495万,2008年559万毕业生,2009年611万毕业生,2010年630万毕业生,2011年达到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需要就业的青年学生人数将越来越多,但就业岗位数量却增长缓慢,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整体需求也没有显著的增长。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2.地区发展不平衡。较之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生活环境较好,回报较高,导致人才在此地区竞争比较激烈,从而使得很多东部地区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完全充分就业。即使那些在东部地区未就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然而,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在西部地区找到工作。
3.大学生自身因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精英情结”深深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把自己视为社会的精英,千方百计地寻找与精英身份相匹配的工作,这显然缩小了就业的范围。其次,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质量并不是很高。社会适应能力不够,以致无法满足企业招聘者的需求;一些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却是知之甚少;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必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有些大学生在面试时容易紧张、胆怯,导致不能充分地把自己展示给企业的面试者,从而也就错失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再次,大学生对自己缺少清晰的定位,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就业成功率。
4.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毕业生。许多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往往盲目地提高选人的标准。现代社会,崇尚学历越高越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因此,企业在选人时,动辄要求硕士、博士学历,这无疑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5.高校自身的发展模式。一些高校的教育方法、理念落后,缺少市场意识,学科、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在这些高校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6.社会因素。社会对一些城市的分割、划分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线城市的发展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抱有“非一线城市不去”的想法,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措施
为了减少以上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1.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与自我调节。首先,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必须抛弃所谓的“精英情结”,要明白在小城市、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地区、行业同样需要优秀的人才。要树立基层意识,并尽可能多地到基层去锻炼。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意识。其次,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经验等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竞争规律。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能力、技能,自主学习,从而使自己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社会、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创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就业。创业成功了,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减少社会的就业压力。
2.高校要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改革。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高校中一些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专门机构如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不仅仅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所有在校的大学生都有必要进行指导。其次,以就业为导向,改变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应在高校中建立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支队伍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实现个人目标,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自己的未来,从而拟定清晰的人生发展方向。
3.依靠政府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就业。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歧视问题纳入法律的范畴,规范就业市场。二是要对人才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手段,不管是宏观的还是经济的手段,以调整人力资源在各地区的分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三是要建立失业保证金及大学生培训机制。在我国,大学生是人才资源,大学生未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应把未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人群,给予适当的救助。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要加强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27-29.
[2]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
作者简介:杨智慧(1985-),女,江苏省徐州市人,硕士,助教,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刘静(1982-),女,河南省周口市人,硕士,助教,嘉兴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13-02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曾经被用来形容大学毕业生的优越地位。然而,当今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的却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80万应届毕业生未找到工作,2010年60万毕业生未找到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大学毕业生的总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高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首先,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基数的世界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扩大了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其次,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各高校在校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从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200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有495万,2008年559万毕业生,2009年611万毕业生,2010年630万毕业生,2011年达到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需要就业的青年学生人数将越来越多,但就业岗位数量却增长缓慢,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整体需求也没有显著的增长。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2.地区发展不平衡。较之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生活环境较好,回报较高,导致人才在此地区竞争比较激烈,从而使得很多东部地区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完全充分就业。即使那些在东部地区未就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然而,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在西部地区找到工作。
3.大学生自身因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精英情结”深深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把自己视为社会的精英,千方百计地寻找与精英身份相匹配的工作,这显然缩小了就业的范围。其次,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质量并不是很高。社会适应能力不够,以致无法满足企业招聘者的需求;一些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却是知之甚少;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必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有些大学生在面试时容易紧张、胆怯,导致不能充分地把自己展示给企业的面试者,从而也就错失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再次,大学生对自己缺少清晰的定位,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就业成功率。
4.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毕业生。许多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往往盲目地提高选人的标准。现代社会,崇尚学历越高越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因此,企业在选人时,动辄要求硕士、博士学历,这无疑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5.高校自身的发展模式。一些高校的教育方法、理念落后,缺少市场意识,学科、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在这些高校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6.社会因素。社会对一些城市的分割、划分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线城市的发展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抱有“非一线城市不去”的想法,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措施
为了减少以上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1.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与自我调节。首先,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必须抛弃所谓的“精英情结”,要明白在小城市、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地区、行业同样需要优秀的人才。要树立基层意识,并尽可能多地到基层去锻炼。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意识。其次,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经验等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竞争规律。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能力、技能,自主学习,从而使自己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社会、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创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就业。创业成功了,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减少社会的就业压力。
2.高校要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改革。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高校中一些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专门机构如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不仅仅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所有在校的大学生都有必要进行指导。其次,以就业为导向,改变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应在高校中建立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支队伍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实现个人目标,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自己的未来,从而拟定清晰的人生发展方向。
3.依靠政府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就业。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歧视问题纳入法律的范畴,规范就业市场。二是要对人才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手段,不管是宏观的还是经济的手段,以调整人力资源在各地区的分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三是要建立失业保证金及大学生培训机制。在我国,大学生是人才资源,大学生未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应把未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人群,给予适当的救助。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要加强对未就业大学生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27-29.
[2]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
作者简介:杨智慧(1985-),女,江苏省徐州市人,硕士,助教,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刘静(1982-),女,河南省周口市人,硕士,助教,嘉兴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