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内涵,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让学生亲身体验后再进行习作,是一条不错的习作路径。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习作教学
《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并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应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内涵,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更好地描绘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教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认识事物,加深体验,是极好的习作指导途径。
一、铸就发现眼睛,加深生活感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更好地描绘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1.走进自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雨雪都各有特色,是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界的景物真实可感,方便观察,学生更容易将其生动描写。用眼睛观察事物是我们最常用的活动方式,但观察一定要仔细、有序。
2.融入生活。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生活在其中,学生品尝到了成长过程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以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素材,细心观察,用心体味,留心感受,追寻家庭中动情的生活细节,则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
二、在操作中体验,引导亲自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认识事物,加深体验,是极好的习作指导途径。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动手的乐趣,加深对事物基本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如我特意设计一堂缝沙包体验课。当学生听到缝沙包,有的惊喜,有的皱眉。整个缝制过程,我不时提醒,小心线打结,小心针扎到手指头,尽量缝得细密点。等到布袋子缝得差不多了,还要留个小口子,我帮忙装上沙,最后学生把口子缝上缝紧。大功告成后,我让同学玩丢沙包游戏,同学玩的不亦乐乎。游戏结束,我趁学生兴致盎然时请他们把整个过程中感受最深刻,最有意义的环节写下来。结果内容之丰富超乎你想象之外:有的写缝沙包的辛苦,有的写丢沙包的乐趣,有的写求助的心灵历程,有的写活动的感受。一个体验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如此丰富的收获,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阅读得法得益,拓展写作思维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因此要强调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积累语言,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各学段的阅读量,总计不少于145万字,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醒他们积累语言材料。要以“阅读推进”为依托增厚积累 。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要借助并利用好阅读教学中的教材,让阅读与习作良性互动,实现“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提高习作的兴趣和能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推进。方法引领,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们要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积累。我们经常采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A.摘录式;B.体会式;C.提纲式;D.批注式;E.卡片式。阅读记录,增厚语言:做阅读记录卡是很多教师采用的办法。
四、在对话中体验,聊出别样精彩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的每个单元都编排有“口语交际”的练习。其实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对话能营造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激发创作灵感。
1.巧妙对话选题,激发写作的兴趣。选题是很关键的,一个好的选题就如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神奇的门窗。其实,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对话,进行不露痕迹地诱导、暗示、提醒,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取到新鲜而生动的写作素材。
2.尊重对话对象,放飞生命的精彩。既然是对话,参与成员就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愿意与你“交流”,主动地“说”。当学生辞不达意时,教师应以正确的、可领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使他们原本模糊的存在“澄明”,使隐约的思绪“敞亮”;当学生跑题时,应以足够的热忱和耐心、积极的态度去牵引、调整……这样,学生才能会在对话中逐渐学会表达,学生去说真实而有生命力的话。
3.擦亮目光,发现生活的多姿。學生不是没有经历生活,而是他们缺少发现,很多宝贵的作文资源没有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很多生动的生活场景被他们淡漠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珍藏。我在班级开设了一个“小茶馆”,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常常和学生聊天,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欣赏自然之美丽,倾听大自然之乐曲,想象大自然之心声,感受自然之神韵;讲社区故事,说家乡变化,唤起对周围人的感觉;介绍自己的爱好,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生命中的第一次,畅谈记录着成长足迹……渐渐地,学生的话语丰富了,在观察、交流思考中,他们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姿,作文无处不在。
生活是习作的沃土,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习作根植于“亲身体验”的这片乐土,真正拥有“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的冲动,这样的习作才会充满情趣,焕发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黄艳瑚.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习作体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8(26)
【2】何静.对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4)
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内涵,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让学生亲身体验后再进行习作,是一条不错的习作路径。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习作教学
《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并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应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内涵,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更好地描绘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教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认识事物,加深体验,是极好的习作指导途径。
一、铸就发现眼睛,加深生活感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更好地描绘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1.走进自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雨雪都各有特色,是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界的景物真实可感,方便观察,学生更容易将其生动描写。用眼睛观察事物是我们最常用的活动方式,但观察一定要仔细、有序。
2.融入生活。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生活在其中,学生品尝到了成长过程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以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素材,细心观察,用心体味,留心感受,追寻家庭中动情的生活细节,则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
二、在操作中体验,引导亲自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认识事物,加深体验,是极好的习作指导途径。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动手的乐趣,加深对事物基本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如我特意设计一堂缝沙包体验课。当学生听到缝沙包,有的惊喜,有的皱眉。整个缝制过程,我不时提醒,小心线打结,小心针扎到手指头,尽量缝得细密点。等到布袋子缝得差不多了,还要留个小口子,我帮忙装上沙,最后学生把口子缝上缝紧。大功告成后,我让同学玩丢沙包游戏,同学玩的不亦乐乎。游戏结束,我趁学生兴致盎然时请他们把整个过程中感受最深刻,最有意义的环节写下来。结果内容之丰富超乎你想象之外:有的写缝沙包的辛苦,有的写丢沙包的乐趣,有的写求助的心灵历程,有的写活动的感受。一个体验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如此丰富的收获,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阅读得法得益,拓展写作思维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因此要强调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积累语言,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各学段的阅读量,总计不少于145万字,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醒他们积累语言材料。要以“阅读推进”为依托增厚积累 。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要借助并利用好阅读教学中的教材,让阅读与习作良性互动,实现“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提高习作的兴趣和能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推进。方法引领,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们要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积累。我们经常采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A.摘录式;B.体会式;C.提纲式;D.批注式;E.卡片式。阅读记录,增厚语言:做阅读记录卡是很多教师采用的办法。
四、在对话中体验,聊出别样精彩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的每个单元都编排有“口语交际”的练习。其实对话的形式多种多样,对话能营造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激发创作灵感。
1.巧妙对话选题,激发写作的兴趣。选题是很关键的,一个好的选题就如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神奇的门窗。其实,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对话,进行不露痕迹地诱导、暗示、提醒,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取到新鲜而生动的写作素材。
2.尊重对话对象,放飞生命的精彩。既然是对话,参与成员就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愿意与你“交流”,主动地“说”。当学生辞不达意时,教师应以正确的、可领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使他们原本模糊的存在“澄明”,使隐约的思绪“敞亮”;当学生跑题时,应以足够的热忱和耐心、积极的态度去牵引、调整……这样,学生才能会在对话中逐渐学会表达,学生去说真实而有生命力的话。
3.擦亮目光,发现生活的多姿。學生不是没有经历生活,而是他们缺少发现,很多宝贵的作文资源没有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很多生动的生活场景被他们淡漠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珍藏。我在班级开设了一个“小茶馆”,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常常和学生聊天,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欣赏自然之美丽,倾听大自然之乐曲,想象大自然之心声,感受自然之神韵;讲社区故事,说家乡变化,唤起对周围人的感觉;介绍自己的爱好,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生命中的第一次,畅谈记录着成长足迹……渐渐地,学生的话语丰富了,在观察、交流思考中,他们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姿,作文无处不在。
生活是习作的沃土,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习作根植于“亲身体验”的这片乐土,真正拥有“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的冲动,这样的习作才会充满情趣,焕发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黄艳瑚.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习作体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8(26)
【2】何静.对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