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朗读激趣
比利时学者G.德朗舍尔说:“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表示了他所做全部事情和他要学生做的全部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则更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写作训练课上,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往往事半功倍,收效奇佳。
朗读被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成是“仅次于拥抱”,要给学生这样的“拥抱”,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演讲和表演的素养,要掌握演讲的技巧,语言運用的规律,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停顿起伏和语气变化来描摹形象、叙述情节、渲染环境、展示意境,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体态语来表情达意,将艺术珍品化为浇灌学生心灵的艺术甘露,使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二、命题激趣
1.结合学生实际命题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对于深藏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个特殊区间的回忆,将其释放出来,这些储存的恐惧、欢乐、挫折、成功的经验或带有某种创伤的事物,以及曾被自己认为是“无法接受”的各种感觉,经过外界刺激都能唤起自己的强烈反应。作文命题是触及心灵的撞针,成功的作文命题应该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在不经意中让人感知到生活的存在,生活就在题目中,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记忆,他们只需要从生活中拈取一些细枝末节即可感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理可议,把作文题目出到学生心坎中去,适宜他们写实感、抒真情,激发他们表现生活、评价时事的热情,油然而生的写作自信力,能使他们获得写作的契机,成功激活他们写作的内驱力,在“我要写”的发表欲中完成“要我写”的任务。
2.跳出窠臼命题
心理学实验表明:青年人特别是学生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思考的问题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作文题目是制约学生思维的一道“关口”,一些常见的老生常谈的命题,往往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心灵麻木,灵感呆滞,没有写作欲望。暑假写“暑假见闻”,寒假后要交“寒假二三事”,清明时节写“祭扫烈士陵园”……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命题方式,打破学生头脑中既定的、熟知的、习惯的模式,使他们耳目一新。命题应该如磁石,一瞥之下,学生对之一见钟情,欲罢不能,以题诱情,触发他们心中的生活积淀,激活他们的创造灵感、创造思维,发现生活中的素材,从多方面去思考组材,在自己熟悉且喜爱的话题中情动辞发,酣畅淋漓地阐发表达自己,从而极大提高写作兴趣。
三、音乐激趣
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是沟通万物的桥梁,它能使大脑与之同步,运用音乐的方法能驱除无关信息,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诗意的、文学化的氛围中,使其身临其境,很快进入习作情境,使静态的命题文字具有立体感。音乐中有生活的精彩,情感的火花,生命的跃动,它有鲜明的主题,它有张有弛,疏密相间,灵活多变,活泼流畅,它婉转悠扬,粗犷奔放,优美典雅,庄严浑厚,潇洒抒情,舒缓平稳,当高昂或低回、舒缓或急促、热烈或沉郁的音乐弥漫在教室里,散布在作文训练课堂上,学生会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从听觉上感觉出与命运相关的热情有力、优美柔和、明朗欢快、雄伟庄严、高亢宽广、清新悠扬、淳朴自然等情绪,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乐为媒介,流进学生的心田,真正产生审美直观效应。被音乐所打动的学生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激起生动的美感愉悦,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四、批改激趣
1.呵护兴趣嫩苗
对学生习作评语难下是老师们的共识。处于情绪心理很不稳定的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强,教师的肯定否定、褒扬贬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恶意的批评,如在嫩苗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鲁迅)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是棵嫩苗,只有细心呵护,用真挚诚实的情感去写学生习作评语,学生才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感受尊重和理解的愉悦中体味、思考,从而不断增长写作兴趣。
2.形式多样的批改激趣
(1)面批面改。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内向型的学生一般文思深刻却缺少激趣;外向型的学生富于热情但容易流于空泛;女同学往往长于形象思维,叙事描写较拿手;男同学则以逻辑思维见长,他们更习惯于议论说明。教者面批可按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使人人都有收获,个个都有进步。
(2)互批互改。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教师批改,学生是配角,只有看的份,他们的参与性没有机会表现。学生分组互批互改,使每个学生都成了批改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潜能,对别人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修改作文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产生更强烈的写作欲望。
(3)网络批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刻苦求学的态度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古语“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网上作文批改不受时空限制,随时提问、随时质疑、随时评价、随时鼓励变得切实可行,每个人都有权发言,每个人都有机会露脸,每个人都能很快得到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点击,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力量,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网络批改能增强写作的自信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
一、朗读激趣
比利时学者G.德朗舍尔说:“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表示了他所做全部事情和他要学生做的全部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则更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写作训练课上,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往往事半功倍,收效奇佳。
朗读被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成是“仅次于拥抱”,要给学生这样的“拥抱”,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演讲和表演的素养,要掌握演讲的技巧,语言運用的规律,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停顿起伏和语气变化来描摹形象、叙述情节、渲染环境、展示意境,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体态语来表情达意,将艺术珍品化为浇灌学生心灵的艺术甘露,使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二、命题激趣
1.结合学生实际命题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对于深藏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个特殊区间的回忆,将其释放出来,这些储存的恐惧、欢乐、挫折、成功的经验或带有某种创伤的事物,以及曾被自己认为是“无法接受”的各种感觉,经过外界刺激都能唤起自己的强烈反应。作文命题是触及心灵的撞针,成功的作文命题应该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在不经意中让人感知到生活的存在,生活就在题目中,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记忆,他们只需要从生活中拈取一些细枝末节即可感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理可议,把作文题目出到学生心坎中去,适宜他们写实感、抒真情,激发他们表现生活、评价时事的热情,油然而生的写作自信力,能使他们获得写作的契机,成功激活他们写作的内驱力,在“我要写”的发表欲中完成“要我写”的任务。
2.跳出窠臼命题
心理学实验表明:青年人特别是学生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思考的问题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作文题目是制约学生思维的一道“关口”,一些常见的老生常谈的命题,往往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心灵麻木,灵感呆滞,没有写作欲望。暑假写“暑假见闻”,寒假后要交“寒假二三事”,清明时节写“祭扫烈士陵园”……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命题方式,打破学生头脑中既定的、熟知的、习惯的模式,使他们耳目一新。命题应该如磁石,一瞥之下,学生对之一见钟情,欲罢不能,以题诱情,触发他们心中的生活积淀,激活他们的创造灵感、创造思维,发现生活中的素材,从多方面去思考组材,在自己熟悉且喜爱的话题中情动辞发,酣畅淋漓地阐发表达自己,从而极大提高写作兴趣。
三、音乐激趣
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是沟通万物的桥梁,它能使大脑与之同步,运用音乐的方法能驱除无关信息,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诗意的、文学化的氛围中,使其身临其境,很快进入习作情境,使静态的命题文字具有立体感。音乐中有生活的精彩,情感的火花,生命的跃动,它有鲜明的主题,它有张有弛,疏密相间,灵活多变,活泼流畅,它婉转悠扬,粗犷奔放,优美典雅,庄严浑厚,潇洒抒情,舒缓平稳,当高昂或低回、舒缓或急促、热烈或沉郁的音乐弥漫在教室里,散布在作文训练课堂上,学生会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从听觉上感觉出与命运相关的热情有力、优美柔和、明朗欢快、雄伟庄严、高亢宽广、清新悠扬、淳朴自然等情绪,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乐为媒介,流进学生的心田,真正产生审美直观效应。被音乐所打动的学生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激起生动的美感愉悦,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四、批改激趣
1.呵护兴趣嫩苗
对学生习作评语难下是老师们的共识。处于情绪心理很不稳定的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强,教师的肯定否定、褒扬贬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恶意的批评,如在嫩苗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鲁迅)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是棵嫩苗,只有细心呵护,用真挚诚实的情感去写学生习作评语,学生才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感受尊重和理解的愉悦中体味、思考,从而不断增长写作兴趣。
2.形式多样的批改激趣
(1)面批面改。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内向型的学生一般文思深刻却缺少激趣;外向型的学生富于热情但容易流于空泛;女同学往往长于形象思维,叙事描写较拿手;男同学则以逻辑思维见长,他们更习惯于议论说明。教者面批可按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使人人都有收获,个个都有进步。
(2)互批互改。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教师批改,学生是配角,只有看的份,他们的参与性没有机会表现。学生分组互批互改,使每个学生都成了批改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潜能,对别人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修改作文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产生更强烈的写作欲望。
(3)网络批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刻苦求学的态度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古语“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网上作文批改不受时空限制,随时提问、随时质疑、随时评价、随时鼓励变得切实可行,每个人都有权发言,每个人都有机会露脸,每个人都能很快得到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点击,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力量,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网络批改能增强写作的自信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