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目标的达成,将数学语言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和深入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知识核心;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51-0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数学思维的活动,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把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能切实地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和深入性,学生获得的才是真知,才能为持续发展积蓄能量。下面,以“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以下简称“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实践和思考。
一、感悟规律,体会数学语言
生活语言、口头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从学生生活的情境和学习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其中的规律,从而提升到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在“找规律”一课的开始,老师先摆出图形□○□○,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往下摆,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这样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正方形后面跟着圆形,圆形后面跟着正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是一组”等。老师指出这就是“一一间隔排列”,引导学生表述“长方形和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用上“一一间隔”、“一一对应”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知识中蕴含的规律,显得更准确、清晰,也更简单。
二、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环节,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描述出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外化,这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离开具体的实例对数学模型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规律。在“找规律”一课中,在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小兔和蘑菇一样多”、“蓝花和红花一样多”、“红灯和紫灯一样多”三幅场景图后,引导学生可以用正方形表示小兔、蓝花、红灯,可以用圆形表示蘑菇、红花、紫灯,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一一对应,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数学语言的表达相结合,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找寻知识中的规律和知识的本质特征。
三、验证规律,表述思考过程
建立了数学模型,探究得出了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需要回到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去验证规律,尝试用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去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验证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其中的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使学生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解决。在“找规律”一课中,在学生探究得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小兔和蘑菇”的主题图,解释“为什么小兔比蘑菇多1个”。一开始,可能学生会遇到表达上的困难,可以“扶着走”,采用填空的形式:和一一间隔排列,可以看做是物体,看以看做是间隔,因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比多。让学生尝试填一填、说一说、议一议;到了“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图的时候,逐渐去掉填空的答案和填空的形式,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表述。这样的“扶”与“放”相结合,引导学生验证规律,加深其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运用规律,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重新回到具体的实例,用得出的数学结论、公式、规律等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找规律”一课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去会议室看一看,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本质特征去解释笔记本与笔的数量一样多,二是用“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去解释椅子的数量比间隔数多1。让学生思考电线杆与广告牌个数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电线杆与广告牌一一间隔排列,可以把电线杆看做物体,把广告牌看做间隔,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电线杆也就比广告牌多1个,反之广告牌比电线杆少1个。然后请学生举些生活中的实例,当学生举到诸如“课桌和椅子”的时候,可以随机问“如果一排课桌有6张,需要几把椅子”等,通过举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锯木头”一题,引导学生明确锯下的一段木头看做是物体,锯几次看做是间隔,这样让学生用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来解释生活现象。植树问题,先是让学生明确把柳树看做物体,把桃树看做间隔,桃树比柳树少1棵,然后用多媒体逐步演示,将这些桃树围成一个圆形,引导学生发现第1棵和最后1棵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间隔,所以要比原来多植1棵,进而发现当围成一个圆形的时候,物体个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所以一样多。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运用找寻到的知识的规律和本质,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凸显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有序性、准确性、简明性等,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知识核心;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51-0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数学思维的活动,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把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能切实地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和深入性,学生获得的才是真知,才能为持续发展积蓄能量。下面,以“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以下简称“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实践和思考。
一、感悟规律,体会数学语言
生活语言、口头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从学生生活的情境和学习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其中的规律,从而提升到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在“找规律”一课的开始,老师先摆出图形□○□○,让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往下摆,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这样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正方形后面跟着圆形,圆形后面跟着正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是一组”等。老师指出这就是“一一间隔排列”,引导学生表述“长方形和圆形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用上“一一间隔”、“一一对应”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知识中蕴含的规律,显得更准确、清晰,也更简单。
二、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环节,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描述出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外化,这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离开具体的实例对数学模型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规律。在“找规律”一课中,在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小兔和蘑菇一样多”、“蓝花和红花一样多”、“红灯和紫灯一样多”三幅场景图后,引导学生可以用正方形表示小兔、蓝花、红灯,可以用圆形表示蘑菇、红花、紫灯,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一一对应,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数学语言的表达相结合,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找寻知识中的规律和知识的本质特征。
三、验证规律,表述思考过程
建立了数学模型,探究得出了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需要回到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去验证规律,尝试用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去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验证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其中的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使学生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解决。在“找规律”一课中,在学生探究得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小兔和蘑菇”的主题图,解释“为什么小兔比蘑菇多1个”。一开始,可能学生会遇到表达上的困难,可以“扶着走”,采用填空的形式:和一一间隔排列,可以看做是物体,看以看做是间隔,因为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比多。让学生尝试填一填、说一说、议一议;到了“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图的时候,逐渐去掉填空的答案和填空的形式,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表述。这样的“扶”与“放”相结合,引导学生验证规律,加深其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运用规律,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重新回到具体的实例,用得出的数学结论、公式、规律等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找规律”一课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去会议室看一看,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本质特征去解释笔记本与笔的数量一样多,二是用“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去解释椅子的数量比间隔数多1。让学生思考电线杆与广告牌个数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电线杆与广告牌一一间隔排列,可以把电线杆看做物体,把广告牌看做间隔,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电线杆也就比广告牌多1个,反之广告牌比电线杆少1个。然后请学生举些生活中的实例,当学生举到诸如“课桌和椅子”的时候,可以随机问“如果一排课桌有6张,需要几把椅子”等,通过举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锯木头”一题,引导学生明确锯下的一段木头看做是物体,锯几次看做是间隔,这样让学生用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语言来解释生活现象。植树问题,先是让学生明确把柳树看做物体,把桃树看做间隔,桃树比柳树少1棵,然后用多媒体逐步演示,将这些桃树围成一个圆形,引导学生发现第1棵和最后1棵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间隔,所以要比原来多植1棵,进而发现当围成一个圆形的时候,物体个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所以一样多。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运用找寻到的知识的规律和本质,去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凸显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有序性、准确性、简明性等,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