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生物课堂提问的“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师生交流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生物学科来讲,在理综各科中生物更侧重于知识的记忆,课堂提问时把握好“度”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握好“难度”
  
  这里所说的难度是指老师布置练习题时的难易程度。学完每一节课,一般老师都要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练习题的难度,做到难易适中,以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练习题的难度太大,学生大部分都不会做,起不到练习的作用;难度太小,学生都会做,同样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般说来,新授课练习题的难度不能太大,此时的习题主要起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新知识的作用;对于复习课来说,要适当加大习题的难度,此时的习题主要起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但也不能太难,要做到难中有易,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做到不过易也不过难。
  
  二、安排好“梯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桥、设阶、铺石修路。坡度的大小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出发点,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阶而上,循序渐进。坡度过大,学生容易产生惧怕畏难情绪,长此以往,会丧失信心和斗志;坡度过小,则容易使学生有“轻而易举”之感,不利于他们求知意志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扣扣相连,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比如在进行“相对性状概念”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什么是性状?请列举一些与人有关的性状。(2)什么是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关系如何?(3)什么是显性性状?怎么确定?什么是隐性性状?怎么确定?通过这种递进性问题的设计,降低了教学难度,强化了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
  
  三、 选择好“角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选在学生似懂非懂、思维卡壳之处,经教师巧妙一提,让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要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种群”概念时,若直接让学生分析概念的内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换了个角度问学生: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邯郸市全部的儿童是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这样发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理解。
  
  四、设计好“跨度”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现有水平的前提下,对学生潜能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从而确定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跨度。生物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在新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要小,在复习课中设置的跨度宜大。如在高三复习课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哪些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属于自养型?其代谢原理相同吗?这些有关新陈代谢的问题,涉及的知识跨章越节,强化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调节好“密度”
  
  课堂提问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有的教师每堂课提问数量平均三四十个,这种过密的提问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提问频繁,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过密,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最终从“满堂灌”转变成“满堂问”。要避免“满堂问”,应问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让学生“开启心,达其辞”,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六、控制好“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速度要做到快慢适中,使学生容易接受。速度太快,超过学生接受的限度,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便会匆匆而过,来不及考虑,难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速度太慢,结构松散,则容易使学生神经松弛、注意力分散,甚至昏昏欲睡,效果同样不好。课堂提问期间,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速度。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以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特别看重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效果,做到适时提问,一语中的,从而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 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
期刊
在中学教学中, 思想品德考试已经改变了以前读、记、背的模式,开卷考试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灵活运用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要求了。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就是创新。我认为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性教学的环境    1.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可是当前的农村中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没有跳出旧语文观念的圈子,这表明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范围只是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低级的“地摊书籍”爱不释手,而科技类、百科知识类书籍却很少问津,而且
期刊
一、何谓语文教学之语言最优化    在课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科学的教学目的,教师选择最优化的、最适合于教学对象的课堂教学语言和教学总体设计,使教学语言具有最优的信息输入功能,使教学内容转化为最适合教学对象接收的“物质化”的语言信息,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最优化。    二、语文课堂语言制约着教学之效率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大部分是独自式的口头语言。这种展开的、发挥形式的语言,是
期刊
根本原因是终极性、规律性的原因,它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决定的结果带有必然性。它是历史事件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原发性原因,是历史事件产生和发展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隐藏最深的原因,它对历史事件产生、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制约着与之相关联的其他诸多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事物的内因、主观原因等。做题时还应注意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
期刊
体育教学的真谛是在教学中要遵循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如:场地、器材、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等,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给学生以足够的运动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从而真正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我们的体育教学呢?  首先,组建生活的体育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缺乏整体性、现实性和理想性,所体现的是单一
期刊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空白”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期刊
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作为中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很有必要去改变原有的不良教学,去适应新课程。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自身素质、教师角色转化、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应做出调整。    一、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素质,就无
期刊
课堂教学必须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因为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评价其实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1评价教学的目的性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任何课堂教学都不可绕过的基本程序。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训练和思想素质、审美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依据课标、教材、单元、本课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应明确、具体、恰
期刊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语文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