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管理往往是教师意志的体现,而教师意志往往凭借班级管理制度、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体现。管理僵化、制度教条、评价单一,凡此种种,带来了管理的低效。即:学生对管理的表面应付,管理并没有带来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化。基于此,班级的柔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管理的人性化为起点,尊重学生的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点击学生心灵的“触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的学生的行为习惯,促成积极心态。
【关键词】学生 柔性管理 尊重激励
培根在《习惯论》中提到“思想决定行为”。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决定着什么样的管理行为!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一位高明老师的成功离不开对孩子心灵深处的体察,离不开对学生内心的分析、把握。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态度的养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处处事事都需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容易对班级、学校的一些硬性管理产生抵触心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柔性管理,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偿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总结出了一套柔性管理的思路。
了解学生,把握学生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性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上海有一所学校,要求班主任接手新班级前的暑假,家访率要达到100%。我认为,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的时候,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步,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前任老师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一个新班级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群体”。如果深入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小群体”往往是按照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引导,必然对班集体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握每一个“小群体”的“领袖”,并把适当的班级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这些“小群体”的“领袖”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让这些学生承担班里的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其他同学。比如,我班有一个“小群体领袖”,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我便委任他为班长。还有一个“小群体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却在同学中有号召里,我便让他当值日班长。对这两位学生的安排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实,每一 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小群体”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把握在“小群体”中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小群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手段主要是扣分。迟到、早退、旷课扣分,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达标扣分。学生时时在意,惟恐做错一件事,因为自己的行为使班级被扣分。如此一来,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活力,这是量化管理的一大弊端。为了消减量化管理的这一弊端,适度地加入“软管理”,对班级管理无疑是一种补充和加强。我的做法是:
第一,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
在学生心目中,班长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中班长只有一个,调皮学生只能望“长”兴叹。为了调动调皮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妨在这些学生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纪律,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自我激励,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能暗中让班委给予值日班长帮助,效果会更好。
第二,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
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换句话说,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一般来说,人们对处罚是反感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对处罚换一种提法,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改正错误、赢得大家谅解的机会。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成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比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写几句不像评语的“评语”
操行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做出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一篇好的催人奋进的评语不仅能增进师生间情谊,使学生更信任老师,而且它能给学生以信心,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加快他们前进的步伐。现在老师的评语往往都像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品德如何,学习如果,希望你以后如何之类的,学生从小看到大,在他们看来这只是班主任完成任务的一种形式。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变换一种评语方式,来几句不像评语的“评语”。如一位男生,成绩中等,表现平平,学习不刻苦,但是有潜力。按惯例我在他的报告书写道: “你挺聪明的,虽然你不如班里的尖子生,但你并不比他们笨,只是你没有像他们那样努力,只要你努力,你会比他们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过他们。加油吧!告诉自己,你能行,等着你的好消息。”也许你觉得这样的评语也不足为奇,可是我除此之外在QQ上或者手机短信上给他又发了一条电子消息,当这位同学收到这样一则充满期望与激励的评语时,怎么会不信心百倍努力上进呢?
三、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量化管理制度是没有人情味的,在执行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时候,谈心作为“软管理”方式的一种,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面对面的“促膝而谈”。
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应該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低一些、容易一些的事情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他的田径特别好,还参加过县里的比赛。但他的学习实在让老师头疼,他自己也很着急,可就是下不了苦工夫。跟他谈了多次心,几乎没有效果,后来,我打听到他虽然田径特别好,但球类运动很差,于是我利用一交班级小活动时间,和他单挑乒乓球,虽然我的球技也烂,但还是把他打的落花流水,在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中,我向他再次下了战书,下周再战,有没有信心打败我,他脸红脖子粗的喊了一句“能” !一周以后的结果如我所料,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挽回了面子,晚自习时,我又把他喊到了乒乓球室,我问他说,你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一周内就反败为胜呢,是不是下功夫苦练了,他点点头,慢慢的我把话题转移到学习上来,成绩就和打球一样,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同学,只要你认真一定能成功。从此以后,他的成绩便步步攀升。第二,通过便条、书信等间接谈心。
有些问题,如早恋,不便于直接谈心,可以采取间接谈心的方法。我碰到过一个学生早恋的问题,女学生面子薄,我就与她五次笔谈,引导这位学生走出了困境。
这是我几年来当班主任时配合学校的硬管理所运用的一些软管理办法,效果还不错。我有一个体会,“柔性管理”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刚性管理时,必须铁面无私,必须坚持原则。同时,“刚性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与学生进行带有情感的思想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只有刚柔并济,才可以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集体。
【关键词】学生 柔性管理 尊重激励
培根在《习惯论》中提到“思想决定行为”。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决定着什么样的管理行为!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一位高明老师的成功离不开对孩子心灵深处的体察,离不开对学生内心的分析、把握。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态度的养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处处事事都需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容易对班级、学校的一些硬性管理产生抵触心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柔性管理,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偿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总结出了一套柔性管理的思路。
了解学生,把握学生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性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上海有一所学校,要求班主任接手新班级前的暑假,家访率要达到100%。我认为,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的时候,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步,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前任老师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一个新班级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群体”。如果深入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小群体”往往是按照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引导,必然对班集体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握每一个“小群体”的“领袖”,并把适当的班级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这些“小群体”的“领袖”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让这些学生承担班里的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其他同学。比如,我班有一个“小群体领袖”,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我便委任他为班长。还有一个“小群体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却在同学中有号召里,我便让他当值日班长。对这两位学生的安排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实,每一 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小群体”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把握在“小群体”中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小群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手段主要是扣分。迟到、早退、旷课扣分,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达标扣分。学生时时在意,惟恐做错一件事,因为自己的行为使班级被扣分。如此一来,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活力,这是量化管理的一大弊端。为了消减量化管理的这一弊端,适度地加入“软管理”,对班级管理无疑是一种补充和加强。我的做法是:
第一,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
在学生心目中,班长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中班长只有一个,调皮学生只能望“长”兴叹。为了调动调皮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妨在这些学生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纪律,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自我激励,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能暗中让班委给予值日班长帮助,效果会更好。
第二,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
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换句话说,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一般来说,人们对处罚是反感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对处罚换一种提法,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改正错误、赢得大家谅解的机会。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成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比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写几句不像评语的“评语”
操行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做出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一篇好的催人奋进的评语不仅能增进师生间情谊,使学生更信任老师,而且它能给学生以信心,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加快他们前进的步伐。现在老师的评语往往都像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品德如何,学习如果,希望你以后如何之类的,学生从小看到大,在他们看来这只是班主任完成任务的一种形式。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变换一种评语方式,来几句不像评语的“评语”。如一位男生,成绩中等,表现平平,学习不刻苦,但是有潜力。按惯例我在他的报告书写道: “你挺聪明的,虽然你不如班里的尖子生,但你并不比他们笨,只是你没有像他们那样努力,只要你努力,你会比他们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过他们。加油吧!告诉自己,你能行,等着你的好消息。”也许你觉得这样的评语也不足为奇,可是我除此之外在QQ上或者手机短信上给他又发了一条电子消息,当这位同学收到这样一则充满期望与激励的评语时,怎么会不信心百倍努力上进呢?
三、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量化管理制度是没有人情味的,在执行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时候,谈心作为“软管理”方式的一种,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面对面的“促膝而谈”。
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应該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低一些、容易一些的事情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他的田径特别好,还参加过县里的比赛。但他的学习实在让老师头疼,他自己也很着急,可就是下不了苦工夫。跟他谈了多次心,几乎没有效果,后来,我打听到他虽然田径特别好,但球类运动很差,于是我利用一交班级小活动时间,和他单挑乒乓球,虽然我的球技也烂,但还是把他打的落花流水,在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中,我向他再次下了战书,下周再战,有没有信心打败我,他脸红脖子粗的喊了一句“能” !一周以后的结果如我所料,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挽回了面子,晚自习时,我又把他喊到了乒乓球室,我问他说,你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一周内就反败为胜呢,是不是下功夫苦练了,他点点头,慢慢的我把话题转移到学习上来,成绩就和打球一样,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同学,只要你认真一定能成功。从此以后,他的成绩便步步攀升。第二,通过便条、书信等间接谈心。
有些问题,如早恋,不便于直接谈心,可以采取间接谈心的方法。我碰到过一个学生早恋的问题,女学生面子薄,我就与她五次笔谈,引导这位学生走出了困境。
这是我几年来当班主任时配合学校的硬管理所运用的一些软管理办法,效果还不错。我有一个体会,“柔性管理”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刚性管理时,必须铁面无私,必须坚持原则。同时,“刚性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与学生进行带有情感的思想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只有刚柔并济,才可以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