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斑块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 156名,依据13C-UBT检测结果将所有体检者分为Hp阳性组(412名)和Hp阴性组(744名)。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p感染的相关因素。再将Hp阳性者根据Hp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180名)、中度组(143名)和重度组(89名),比较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以及心脏危险分层的差异。
结果Hp阳性组腹型肥胖者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IMT明显高于Hp阴性组[1.01(0.78,1.95)mm比0.81(0.62,1.06)mm],不稳定斑块数比例明显高于Hp阴性组[51.6%(16/31)比26.2%(1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LDL-C、CRP、Hcy水平及不稳定斑块为Hp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Hp感染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IMT分别为0.89(0.63,1.32)、1.21(0.91,1.45)、1.43(1.02,1.92)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0%(9/180)、7.7%(11/143)、12.4%(11/89),不稳定斑块占比分别为2.2%(4/180)、3.5%(5/143)、7.9%(7/8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Hp感染程度与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不稳定斑块占比均呈正相关性(r=0.289,0.302,0.382,均P<0.05)。不同Hp感染程度患者心脏危险分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Hp感染与血脂异常、炎性反应、Hcy升高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及IMT、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Hp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