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亟需“大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思维演绎,而是获取并积累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大作的“小题”时常被忽略,结果造成学生读写基本功的缺失,亟需弥补。
  【关键词】“小题” “大作” 画“眼睛” 写“写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5-01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组织的“真语文”大讨论上说:“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道具,把课堂当作舞台,要为学生服务。”他强调,语文教师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从一字一句入手,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然而,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常有老师为了出彩,把课堂当做演戏的舞台,忽略了许多语文教学中最本真的东西,使文质兼美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结果造成学生读写基本功的缺失。笔者就个人教学中的感悟,略举二例,稍作剖析,以就教于同行和专家们。
  画“眼睛”
  好文章标上好题目,犹如“画龙点睛”,给人印象极深。可是,學完一册课本,能够说出各篇课文题目的学生并不多,而真正领悟题目妙处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名家的名篇往往有别出心裁的名题,它不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是文章丰厚意蕴的闪露。因此,如果不能深刻地领悟标题的内涵,就很难说真正掌握了文章的精髓。这个似乎是“小题”的“画眼睛”,实在值得“大作”。在讲读教学中,其“大作”之法有三:
  一是由题入文。即在解题时充分挖掘题目的启示意义,诱导学生紧扣题意去探索全文,从而领悟命题的精妙所在。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写人叙事的纪实散文,题目本身就充溢着一种凝重的美,引人深思。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闪电,照彻千千万万颗赤子之心。教师作这样的解题,不仅会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探索要求,而且会引起他们对命题的兴趣和重视。
  二是掩卷思题。即读过文章后再回味题目,领略作者命题时的匠心独运,从而获得更深切的感受。比如黄蓓佳的小说《心声》,读完全文再加回味,方见命题之妙:小说以“心声”为题:既有李京京渴望亲情、友情和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并且还包括了其他人的心声。由此我们明白了这个命题与正文的水乳交融,委实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三是换题比较。即依据文章内容另拟标题,与原题相比较,从而领悟原题之妙。比如林莉的《小巷深处》,题目若改作《我的母亲》、《养母的爱》、《莉莉的回归》、《母女情》等等,改来换去,都不如原标题好。原题“小巷深处”,既是母女俩生活的所在,也是女儿情感寄托的地方。借助这个题目,我们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其实那路并不长,只因它是母亲的心路,所以是那么的绵长深远。长长的路,是母爱的延长线,无限延长。这种认识,是任何其他技巧无法代替的。
  作文教学中,同样应该十分重视命题训练。一方面,教师的命题应该起示范作用,不能老是忆“一个什么人”,记“一件什么事”,“谈这个”,“谈那个”之类的陈旧题目;另一方面,应具体指导和训练学生自己命题,让他们在认真“画龙”的基础上“点”好传神之“睛”。“点睛”训练有种种方法,比如为无题文章加题,修改原作文题,一文多题筛选,等等。
  写“写后”
  一般说来,写了作文,看了批改,听了评讲,一篇作文的教学过程即告终结。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告一段落实在可惜。应于写、看、听之后,指导学生再写一篇“写后”,从中总结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作文时借鉴。
  “写后”的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可长可短,自由灵活。但要从实际出发,力戒空谈。这是写“写后”的基本原则。
  “写后”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议所得:找出这次作文中的一“得”或几“得”,举例子作分析,总结可贵的经验,以便今后保持和发扬。
  议所失:剖析这次作文中的一“失”或几“失”,说清道理,指明原因,引出必要的教训,提出防失的措施,以戒今后。
  议启示:听教师评讲之后,由别人作文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启示,或由看教师对自己作文的批改而得到的启示,或从听评讲和看批改引出的有关写作方面的联想,等等。
  提问题:包括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看批改听评讲时发现的问题等。如果对于老师的批改和评讲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商讨。有什么具体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语文教学中类似的“小题”还有许多,诸如记笔记、拟提纲、打腹稿、听写、快读、强记等等。可惜,这些在教学中随时应予注意的课题却时常被视作“小题”而忽略了;这些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常常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演”所代替。荀况在《劝学》里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还是把语文教学中的这些“小题”拾起来,有计划地“大作”一番吧。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最早可追溯至殖民地时期,发展至今已积累大量丰富、优秀的经验,并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及高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极具借鉴意义。对此,本文围绕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主要组成和突出特点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总结了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教育管理的启发之处,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美国教
期刊
【摘要】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大量人际交往的智慧,对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38-01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彩的、有着各种联系的社会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是支撑其发展
期刊
【摘要】中华茶文化中的“茶道”,早在唐代就出现了。然而,关于茶道,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各自都有自己的解说。本文结合儒家,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从茶人之和,茶禅之和,茶道之和来探讨中国茶之“和”,在感受中国茶之魅力的同时,也深化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茶 茶文化 和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31-02  一、儒家:茶人之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倾向,社会态度是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直接反映。从西藏大学生亲社会态度调查研究的结论看,亲社会态度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征。但总体而言,社会冷淡感增强特征明显。为从根本上缓解这一问题,应多途径切入,建立以感恩教育、幸福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亲社会教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亲社会态度 社会冷淡感 感恩教育 幸福观教育  【课题项目】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高校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今年日照市实施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方案。该方案实施后,遇到了一些障碍。本人作为第一批参与教师轮岗交流的一员,有着深刻的感受,又通过查阅资料、与教师访谈总结归纳了几条困境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建议。  【关键词】轮岗交流 困境及问题 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47-02  四月,樱花似雪,每一片飘飞的花瓣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四月,柳丝如烟,每一根摇曳的柳枝都是一首动听的歌。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如期举行了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因而在这个春天里,不仅有花的缤纷,叶的醉人,更有智慧的春雨和生命拔节的美妙音响……  ——题记  为了学习名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擴大,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在急剧扩张。到2010年,我国发展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随之而来的博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也愈发凸显。由于博士生自身的特点,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薄弱成为博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分析博士研究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博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并就创新开展博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工作
期刊
【摘要】为了能够对于高校教育之中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作者潜心研究将地方性知识贯穿其中,在本文之中从地方性知识的应用及其特征、高校教育在地方性知识的传授进行了简要剖析,希望能够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开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 地方性知识传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29-01  1.地方性知识的应用及特征  在当代的高校教育之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49-01  在2016远程研修“观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宋老师执教的《飞天》一课令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原来,有效提问,可以如此精彩、高效、有张力。  《飞天》一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难点是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飞天飘逸、轻盈的动势。本次观课,我的观察点是“课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6-0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林伍德也曾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他们的话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