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胖嫂》、《小猪盖房子》、《七色花》……多少年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图画书,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复见,不知是图画书的缺席,还是在成长中失落了对这些旧情的感念,待到教养下一代的时候,忽然发现满架的图画书,无一不是引进的国外作品。难怪毛毛虫童书馆自2009年策划出版的“中国传统图画书”在推出之后让读者欣喜感叹。当年阅读这些作品的孩童已然为人父母,当孩童时代的读物成为自己孩子的图画书时,或许有了更绵长、深刻的情感。
策划这套书,其实是毛毛虫童书馆创立的初衷。创始人之一艾斯苔尔,是图画书的发烧友,她在接触图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国内1960~1980年代的图画书(准确的说,应是“连环画”),其中不少作品是适合给孩子看的。所以艾斯苔尔发想来重版这些作品,但很多出版社对这个策划案并不感兴趣或有顾虑,艾斯苔尔索性与郭骅(家教育儿类图书的编辑)二人在2009年初成立了毛毛虫童书馆,以中国传统图画书为主线,推出原创图画书。
目前已出版的40余本平装本“中国传统图画书”,是从一千多件早期作品中筛选出的,集聚了田原、陈秋草等前辈的国画、剪纸各类型的作品,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巅峰代表作。“这个书的出版断层太久了,在大陆市场反而是一个新鲜的品种,谁也不能保证这套书在上市之后(反响)能有多好。”所以,毛毛虫童书馆起先将这些作品做成平装书,利用相对多的销量来带动口碑。其间,又做了精装的《凯迪克与凯特格林威的图画书》,从画面、版式排布到纸张选用和印制等细节上为后来的精装书积累了经验。加上“期待这些一流的作品做成便于收藏的版本,也希望它们在世界图画书的整体水平中也能毫不逊色”,所以,2011年夏天开始,先后做了六本精装书:《野葡萄》、《小蝌蚪找妈妈》、《金瓜儿银豆儿》、《胖嫂回娘家》、《两只老鼠胆子大》、《好乖乖》。
但这六本做起来比想象中艰难许多。版权的联系、图片的质量都是亟待解决的繁琐问题,尤其是原画稿的缺失给重版工作带来了不小阻碍,“当时的作者没有意识到原稿是自己著作权的一部分,出版社也不那么重视,导致很多原稿基本找不到。”除了《胖嫂回娘家》和《野葡萄》外,其余四本都是通过寻找到早年的原版作品,进行电分(即电子分色,是采用光电扫描对原稿进行分解扫描,再通过计算机获取原稿图像信息,满足各种制版和印刷条件的一种彩色图像复制技术)、修图。修图过程又极为困难,仅《金瓜儿银豆儿》的修图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本书的原版印刷很糟。原来是四色印刷,在本色之外看到很多小色条,因为另外三色没套准就印出来了,所以要把所有杂色都修掉,相当于重新画一遍——比重画还难,你还不能重画,因为那就不再是柯明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也幸而由陈秋草的女儿从当年的拍卖行里找到质量较好的画册,才提高了图片质量。
不过,《野葡萄》倒算是特殊的一本。
《野葡萄》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吴儆芦”却是被遗忘、忽略太久的名字。吴儆芦曾经和葛翠琳合作过一版《野葡萄》,毛毛虫童书馆收集到的便是1985年的外文出版社版(引进自日本,译为《白鹅女》),本来计划以此版本出版,但却遭到吴儆芦的反对——他对当年的画作不再满意,于是重新进行了创作。相隔三十年后的再创作,吴儆芦先生有着更炉火纯青的画技和细腻的表达,画风唯美,赋予了故事淳朴和空灵。当然,也减少了毛毛虫在编辑制作环节的困难。
因为早期图画书,多是对传统名著的配图创作,其读者群并非是孩童,所以若以现代图画书的理念来看,对于图文互动和排版的更动在编辑环节更为主要。“连环画的排版是非常死板的,基本上是一页图一页文,方方正正排版,但我们按照图画书的方式处理图和文的关系,更多是从跨页来考虑,更多考虑一本书的整体节奏。”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完全打破了原版的排版格局:小蝌蚪的队群跨版而行;在显得呆板的纯文字版面增加一丛水草或者一朵花,图与文的呼应便跳了出来。而《胖嫂回娘家》也是最能呈现这一更变的。书中有两个故事场景,使用了类似电影中的一组快速跳接镜头的画面,展现出场景的热闹、急促的气氛,而浮动的曲线形的文字排列把胖嫂的马大哈个性凸显出来,有了俏皮的喜剧效果。
当然,这与贺友直作品本身的电影感觉有关系。包括吴儆芦,在重新创作的过程中,非常细致地预留了文字的位置。吴儆芦1980年代曾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而且同时因创作《荷叶上的珍珠》、《玻璃窗上的小路》等作品而成为广受关注的童书插画家,后来在旧金山生活的二十年间,吸收了国外图画书的不少创作理念,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展露出作为创作者和编辑的功力。而且,前一辈的文字创作者,有当下创作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一处特点,就是文字的韵律感。比如“出了,出了,小芽芽,长大,长大,快长大;长出绿叶儿,结个大西瓜。”(鲁兵《好乖乖》)“绿芽芽长了三尺三,长长的藤儿南墙上牵。开的什么花?粉红花。结的什么果?银豆角。豆角有多少?只有一个,像弯弯的月牙儿。……”(赵燕翼《金瓜儿银豆儿》)文字之间的韵律,常在一翻开便在唇齿间流淌。一位居住在法国的读者看到作品之后,说像极了法国图画书中的 “亚历山大十二体”(法国十二世纪中期出现的诗歌体),这种近似诗歌、童谣的文字,带来母语的考究、韵律的美感,是无法通过引进类图画书获取的。
当然,除了图片和图文版式的变化,开本也发生了更变。《胖嫂》改成了大开本,而《小蝌蚪找妈妈》却改成了小开本。除了对图片质量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毛毛虫童书馆将作品的阅读人群进行了细分,像《小蝌蚪找妈妈》这样适合一二岁的低幼儿童阅读的作品,便相应地改小了开本。
但这些改动,并不是一味的,都是以尊重原作为前提,甚至试图传递出那个时代的信息。《野葡萄》原是做了铜版纸和黄胶纸两个版本,最后选用了后者,因为黄胶纸更能呈现作品的怀旧和典雅。《小蝌蚪找妈妈》也原计划使用适合低幼儿读者的撕不烂的纸板书,但因为其无法呈现水墨画的质感而放弃。
与吴儆芦、贺友直等前辈的合作是令人感动的,毛毛虫童书馆的编辑在对他们作品的重温中,在与这些前辈的交往中,被他们的童心、谦逊、真诚所感动。而这些感动,又继而通过毛毛虫童书馆和“中国传统图画书”,重又在这个时代传递、延续……就像是三年前毛毛虫童书馆在导读手册中写的一句话:“我们正在打捞一段失落的传统,我们正在与一个记忆中的美好时代相遇。”
吴儆芦先生最近又参与了毛毛虫童书馆的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一本关于《小燕子》、《小螺号》、《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儿歌的作品。艾斯苔尔从中体会到原创图画书从无到有的出版过程的艰辛。“比如《小兔子乖乖》,表达的是一种温暖、安全的情绪,但是年轻创作者第一时间捕捉不到这种感觉,我们就必须要讨论,比如国外的同行是怎么把这种感觉通过画面传达的?比如会用特写表达跟你亲近、安全的感觉;比如主次的处理,你要跟小兔子和兔妈妈有感情的对接,就不能把树当作离你最近的物体。这一切都在学习和探索中。”艾斯苔尔说,“中国的原创绘本的问题在于,缺好的作者,但是更缺的还是好的编辑。”
大陆的图画书于1980年代兴盛,2000年之前的将近十年却是一个衰落的过程。直到2003年前后,国内开始引进国外绘本,到2005年前后出现出版的井喷式状况,虽然已经聚集了读者群,但因为中间的断层却失去了作者群。“中国图画书的作者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状况,像周翔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很少,年轻一代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年轻创作者的画风受到日本和欧美文化的影响,较少接触到传统元素,与前代失去了衔接。而且,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儿童是什么样子,很多是从自我出发,作品缺乏童趣,比较自我。”
策划这套书,其实是毛毛虫童书馆创立的初衷。创始人之一艾斯苔尔,是图画书的发烧友,她在接触图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国内1960~1980年代的图画书(准确的说,应是“连环画”),其中不少作品是适合给孩子看的。所以艾斯苔尔发想来重版这些作品,但很多出版社对这个策划案并不感兴趣或有顾虑,艾斯苔尔索性与郭骅(家教育儿类图书的编辑)二人在2009年初成立了毛毛虫童书馆,以中国传统图画书为主线,推出原创图画书。
目前已出版的40余本平装本“中国传统图画书”,是从一千多件早期作品中筛选出的,集聚了田原、陈秋草等前辈的国画、剪纸各类型的作品,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巅峰代表作。“这个书的出版断层太久了,在大陆市场反而是一个新鲜的品种,谁也不能保证这套书在上市之后(反响)能有多好。”所以,毛毛虫童书馆起先将这些作品做成平装书,利用相对多的销量来带动口碑。其间,又做了精装的《凯迪克与凯特格林威的图画书》,从画面、版式排布到纸张选用和印制等细节上为后来的精装书积累了经验。加上“期待这些一流的作品做成便于收藏的版本,也希望它们在世界图画书的整体水平中也能毫不逊色”,所以,2011年夏天开始,先后做了六本精装书:《野葡萄》、《小蝌蚪找妈妈》、《金瓜儿银豆儿》、《胖嫂回娘家》、《两只老鼠胆子大》、《好乖乖》。
但这六本做起来比想象中艰难许多。版权的联系、图片的质量都是亟待解决的繁琐问题,尤其是原画稿的缺失给重版工作带来了不小阻碍,“当时的作者没有意识到原稿是自己著作权的一部分,出版社也不那么重视,导致很多原稿基本找不到。”除了《胖嫂回娘家》和《野葡萄》外,其余四本都是通过寻找到早年的原版作品,进行电分(即电子分色,是采用光电扫描对原稿进行分解扫描,再通过计算机获取原稿图像信息,满足各种制版和印刷条件的一种彩色图像复制技术)、修图。修图过程又极为困难,仅《金瓜儿银豆儿》的修图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本书的原版印刷很糟。原来是四色印刷,在本色之外看到很多小色条,因为另外三色没套准就印出来了,所以要把所有杂色都修掉,相当于重新画一遍——比重画还难,你还不能重画,因为那就不再是柯明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也幸而由陈秋草的女儿从当年的拍卖行里找到质量较好的画册,才提高了图片质量。
不过,《野葡萄》倒算是特殊的一本。
《野葡萄》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吴儆芦”却是被遗忘、忽略太久的名字。吴儆芦曾经和葛翠琳合作过一版《野葡萄》,毛毛虫童书馆收集到的便是1985年的外文出版社版(引进自日本,译为《白鹅女》),本来计划以此版本出版,但却遭到吴儆芦的反对——他对当年的画作不再满意,于是重新进行了创作。相隔三十年后的再创作,吴儆芦先生有着更炉火纯青的画技和细腻的表达,画风唯美,赋予了故事淳朴和空灵。当然,也减少了毛毛虫在编辑制作环节的困难。
因为早期图画书,多是对传统名著的配图创作,其读者群并非是孩童,所以若以现代图画书的理念来看,对于图文互动和排版的更动在编辑环节更为主要。“连环画的排版是非常死板的,基本上是一页图一页文,方方正正排版,但我们按照图画书的方式处理图和文的关系,更多是从跨页来考虑,更多考虑一本书的整体节奏。”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完全打破了原版的排版格局:小蝌蚪的队群跨版而行;在显得呆板的纯文字版面增加一丛水草或者一朵花,图与文的呼应便跳了出来。而《胖嫂回娘家》也是最能呈现这一更变的。书中有两个故事场景,使用了类似电影中的一组快速跳接镜头的画面,展现出场景的热闹、急促的气氛,而浮动的曲线形的文字排列把胖嫂的马大哈个性凸显出来,有了俏皮的喜剧效果。
当然,这与贺友直作品本身的电影感觉有关系。包括吴儆芦,在重新创作的过程中,非常细致地预留了文字的位置。吴儆芦1980年代曾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而且同时因创作《荷叶上的珍珠》、《玻璃窗上的小路》等作品而成为广受关注的童书插画家,后来在旧金山生活的二十年间,吸收了国外图画书的不少创作理念,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展露出作为创作者和编辑的功力。而且,前一辈的文字创作者,有当下创作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一处特点,就是文字的韵律感。比如“出了,出了,小芽芽,长大,长大,快长大;长出绿叶儿,结个大西瓜。”(鲁兵《好乖乖》)“绿芽芽长了三尺三,长长的藤儿南墙上牵。开的什么花?粉红花。结的什么果?银豆角。豆角有多少?只有一个,像弯弯的月牙儿。……”(赵燕翼《金瓜儿银豆儿》)文字之间的韵律,常在一翻开便在唇齿间流淌。一位居住在法国的读者看到作品之后,说像极了法国图画书中的 “亚历山大十二体”(法国十二世纪中期出现的诗歌体),这种近似诗歌、童谣的文字,带来母语的考究、韵律的美感,是无法通过引进类图画书获取的。
当然,除了图片和图文版式的变化,开本也发生了更变。《胖嫂》改成了大开本,而《小蝌蚪找妈妈》却改成了小开本。除了对图片质量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毛毛虫童书馆将作品的阅读人群进行了细分,像《小蝌蚪找妈妈》这样适合一二岁的低幼儿童阅读的作品,便相应地改小了开本。
但这些改动,并不是一味的,都是以尊重原作为前提,甚至试图传递出那个时代的信息。《野葡萄》原是做了铜版纸和黄胶纸两个版本,最后选用了后者,因为黄胶纸更能呈现作品的怀旧和典雅。《小蝌蚪找妈妈》也原计划使用适合低幼儿读者的撕不烂的纸板书,但因为其无法呈现水墨画的质感而放弃。
与吴儆芦、贺友直等前辈的合作是令人感动的,毛毛虫童书馆的编辑在对他们作品的重温中,在与这些前辈的交往中,被他们的童心、谦逊、真诚所感动。而这些感动,又继而通过毛毛虫童书馆和“中国传统图画书”,重又在这个时代传递、延续……就像是三年前毛毛虫童书馆在导读手册中写的一句话:“我们正在打捞一段失落的传统,我们正在与一个记忆中的美好时代相遇。”
吴儆芦先生最近又参与了毛毛虫童书馆的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一本关于《小燕子》、《小螺号》、《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儿歌的作品。艾斯苔尔从中体会到原创图画书从无到有的出版过程的艰辛。“比如《小兔子乖乖》,表达的是一种温暖、安全的情绪,但是年轻创作者第一时间捕捉不到这种感觉,我们就必须要讨论,比如国外的同行是怎么把这种感觉通过画面传达的?比如会用特写表达跟你亲近、安全的感觉;比如主次的处理,你要跟小兔子和兔妈妈有感情的对接,就不能把树当作离你最近的物体。这一切都在学习和探索中。”艾斯苔尔说,“中国的原创绘本的问题在于,缺好的作者,但是更缺的还是好的编辑。”
大陆的图画书于1980年代兴盛,2000年之前的将近十年却是一个衰落的过程。直到2003年前后,国内开始引进国外绘本,到2005年前后出现出版的井喷式状况,虽然已经聚集了读者群,但因为中间的断层却失去了作者群。“中国图画书的作者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状况,像周翔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很少,年轻一代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年轻创作者的画风受到日本和欧美文化的影响,较少接触到传统元素,与前代失去了衔接。而且,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儿童是什么样子,很多是从自我出发,作品缺乏童趣,比较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