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一生只为大国重器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喂,天宫二号吗?你的快递到了!”
  两个月前,在天上,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离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在地上。中国网友集体化身段子手,管天舟一号叫“太空快递员”,语气又萌又傲娇。
  这样的傲娇,每一次大国重器问世时,都会出现。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蓝鲸一号”首次深海试采可燃冰,首个出口“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亮相……光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网友就涌上社交网络,“high”了好多次。
  换作从前,人们为大国重器欢呼的方式,是涌向天安门广场。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的消息。“消息报出来没10分钟,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等我要去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挤都挤不进去”。这个挤不进去的中年人。就是负责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孙家栋。
  弹指间,中年人已是满头华发,但换来了天上的星斗璀璨。“东方红”“北斗”“嫦娥”……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前100个航天飞行器中,有34个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当年钱学森慧眼识珠,向聂荣臻推荐了孙家栋之后。孙家栋的名字就和中国航天血肉相连了。
  要采访这样的科技泰斗,绝非易事。谦逊,不喜抛头露面,躲着聚光灯走,是他们的特点;忙,七八十岁还醉心科研,连轴转,也是他们的特点。然而一听说我们要写孙家栋。一个个科技大咖都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哎呀,孙老总啊,就应该多说说他!”于是,在起初的几个月里,我们寻不见孙家栋的人,却处处耳闻孙家栋的事。
  探月“铁三角”
  欧阳自远这个名字,随着“嫦娥工程”而妇孺皆知。可一见面,他就爽朗地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嫦娥之父’。我不懂航天,读书时学的是地质;我搞航天,是孙家栋领进门的。”
  他们的故事,从2000年开始。欧阳自远想探月,但不知道中国在技术上有没有可行性。他找到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讲了探月的构想。栾恩杰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搞探月,你得把他拽进来。”
  “谁啊?”
  “孙家栋!你去跟他详详细细汇报。”
  欧阳自远跑到了孙家栋的办公室,一谈就是两个上午。每一步构想、每一个目标,孙家栋都问得非常仔细。“谈完后,孙家栋说,咱们这辈子怎么也得把这个事干成。他有这么大的决心!”
  这是科学家欧阳自远和工程师孙家栋的第一次相见,也是一种境界与另一种境界的相遇。“科学家的境界,是要做单枪匹马、潜心研究的英雄,就像陈景润那样。”认识了孙家栋,欧阳自远才发现工程师和科学家不一样,“工程师是投身一个团队,讲集体英雄主义”。
  欧阳自远探月的那些科学构想,到了孙家栋手里。就分解成一个一个步骤、一个一个系统。“探月工程获得国家立项后,任命了三个人,栾恩杰是总指挥,孙家栋是总设计师,我是首席科学家,大家管我们叫探月‘铁三角’。孙家栋一上来就说:‘欧阳。我是给你打工的。’我说:‘你胡说八道,我对航天一窍不通,我给你打工还差不多!’他就笑:‘嫦娥一號能不能到达月亮,这是我的活,到不了,你唯我是问。但是到了月亮以后,该看什么、该拿什么,就轮到我一窍不通了。我把你的眼睛、你的手伸到月亮上去,后边一切事,归你。’他这番话,让我很感动。别看说起来简单,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如何攻关?哪些单位和个人牵头参与?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怎么定?……事情千头万绪,他操心死了!”
  欧阳自远很快发现,孙家栋不仅航天技术过硬,对各个部门和人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大事小事到了他这儿。都能迅速决断。欧阳自远边听边学习,渐渐进入航天这个领域,也彻底走进了一个团队。“现在,我觉得一切成功,都是靠集体英雄主义。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最刻骨铭心的事,当然是2007年11月5日。“我们最操心的不是发射,而是嫦娥一号到了月亮附近后,得被月亮抓住。抓不住就飞跑了,要不就撞上月亮了,前功尽弃。以前美国和苏联失败最多的就是这一步。我们从来没有去过月球,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嫦娥一号发射出去。从地球到月球,走了13天14小时19分钟,终于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我和孙家栋坐立不安,一直在问测控数据。最后一下,汇报说:‘抓住了!’我俩说,再验证一下,几点几分几秒在哪个位置抓住的。之后再校准一次,又校准一次,确认,真的抓住了!我俩抱起来痛哭。”
  那一刻,孙家栋78岁,欧阳自远72岁。
  “我始终是老同志的尾巴”
  “为什么会哭呢?”几个月后,我们终于等到了孙家栋,坐在他面前,好奇地问。
  孙家栋坐在沙发一角,一只手紧握身旁一个巨大月球仪的轴——这只月球仪是按照嫦娥一号采集的数据绘制的。他微笑:“不知道媒体怎么就拍下来了。我是经历过旧社会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前面都要带个‘洋’字,洋钉洋火洋油洋盐,因为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结果几十年时间。我们国家就能发射自己的航天飞行器到月球,实在太不容易了。当时我就是想到了这些,那种成就感和激动的心情,让我一下子克制不住情绪。”
  想当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时候,年轻的孙家栋并没有哭。那是1970年4月24日的晚上,人造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孙家栋则在北京临时卫星接收站内紧张等待,第一次感知这种发射时的巨大压力。“假设当时咱俩坐在一起,肯定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火箭带着卫星升空后,我把眼珠子瞪圆了,盯着显示板上的曲线,看着那条线按照设计的弹道轨迹运行起来。我心里还在想:这到底是真起来了,还是假起来了?就像他们搞原子弹的,蘑菇云都炸在那儿了,还在想到底起爆没起爆呀?”
  不敢置信,又不知深浅,因而满怀豪情。这是孙家栋他们年轻时的心境。“这玩意儿真能掉下来吗?我就不信它能掉下来!然而干了几十年的航天后,经历过几次失败,体会过沉痛的教训,就知道事情不那么简单了。”   这其间,无论成与败,都有个名字,在引领着孙家栋,那就是钱学森。如今,一提到这个名字,88岁的孙家栋还是掷地有声地说道:“恩师!绝对是我的恩师啊!”随着他的讲述,你会发现,他身上那种令欧阳自远难忘的气质——集体英雄主义,恰恰源自钱学森。
  孙家栋在苏联学习了6年多,1958年一回国,就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院长正是钱学森。部里设了一个总体组,负责对接和贯彻总设计师的意图,孙家栋当组长。那时国内还不兴总设计师之名,但人人都明白,钱学森就是总设计师。
  这是青年学生们和大科学家的相遇。青年学生很紧张,早就听说钱学森的大名,连guided missile这个词,一会被译作“飞弹”,一会被译作“带引导的弹”,最后还是钱学森准确译为“导弹”。可自己专业不对口,学飞机的,能千导弹吗?见了面,连话都不敢说。大科学家却很谦逊,对青年学生们说,你们在一线,比我强多了,你们先说说吧。这帮年轻人,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文史的……五花八门,大科学家便当起先生,自己编教学大纲,自己讲《导弹概论》,还邀请庄逢甘、梁守槃、朱正等人来担任讲师。
  吃苦,奋斗,这些都不在话下。最难得的是,钱学森示范了怎么面对失败。有一次导弹发射失败了,分析故障原因时,孙家栋和设计组的人懊恼自责,情绪极低。钱学森见状,当即停止了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如果说有考虑不周的原因。首先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不在你们。你们只管研究怎样改进结构和试验方法,大胆工作,你们所提的建议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如果失败了,大家一起来总结教训,责任由我来承担。”
  孙家栋跟着钱学森做了近10年导弹。1967年7月29日午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光景,孙家栋趴在桌子上进行导弹设计。他担心汗水打湿设计图,特意围了毛巾在脖子上。门被敲响了,是一位国防科工委的同志,告诉他,钱学森已向聂荣臻推荐他负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那一年,他才38岁。距离今天正好50年。
  “那时候,在美苏的包围下,我们必须要有大国重器,必须要有人造卫星。第一颗上天后,第二步就得解决实在的、急用的问题。所以就做遥感卫星,得拍照、得传回、得把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连同附近海域,都拍得清清楚楚。”
  但这颗遥感卫星发射失败了。1974年11月5日,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后20秒爆炸。孙家栋待在发射场坪的地下室里,不用看测控数据,已经明显感觉到火箭爆炸的余震。“我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脑子一片空白,痛哭起来。”11月的沙漠多冷啊,整整三天三夜,孙家栋和同事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找火箭的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他们真找到了。那是一小段导线,属于火箭控制系统的,表皮完好,可里面的铜丝有裂痕,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就像恩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从此我们就狠抓质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国家为23位“兩弹一星”元勋授予功勋奖章。孙家栋和恩师钱学森一同授勋,但在他心中,“我始终是老同志的尾巴,是他们的学生”。
  又过了10年,2009年3月,钱学森送了一封生日贺信给“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工作人员按照要求拟好,钱学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感慨道:“在我眼里,他还是一位28岁的年轻人呢!”这封生日贺信的收件人,就是即将满80岁的孙家栋。7个月后,钱学森与世长辞。
  “让年轻人放心地干”
  听孙家栋讲述,很少听到他说“我”,总是说“我们”。
  “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激动吗?激动。但这个奖章不是个人的。是我们航天的。”
  “我们航天这片沃土很好,只要进来一个年轻人。就能受到我们队伍的感染。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得很好。”
  “我们航天啊,也有日子难过的时候。”
  他说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航天院收入很低,而外企纷纷涌入,做通信的、做测量的,都跑来航天院“挖角儿”。印象最深的是诺基亚公司的人开着大轿车。跑到航天院的对面,挂出招聘的大牌子,给的待遇跟航天院的待遇真是天壤之别。“年轻人去了,临走跟我讲:我很热爱航天事业,搞了航天以后有很大的成就感,可是我实在寒酸,请女朋友吃几顿饭都请不起。”孙家栋听得心里难受。
  也就是在那一时期,中国航天走出重要一步——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88年9月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批准一项用中国火箭发射美国通信卫星的计划。这个消息是轰动性的,美国政府竟然同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射美国卫星。当时,担任中国航天对外发射代表团团长的正是孙家栋。时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曾与孙家栋一同参与谈判的乌可力,至今记得孙家栋在谈判结束后对他说:“不容易,我们这样的谈判不容易啊!”老帅聂荣臻更是高兴坏了:“中国能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发射卫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外国卫星发射成功既可以在政治上产生巨大影响,又可以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如今,航天人员的待遇大有好转。孙家栋再跟刚毕业的年轻人谈话,他们说:“孙老总,我们航天现在收入可以了!中等收入,但我的荣誉感非常强,这是去外企的同学比不了的。”
  1994年,北斗导航卫星工程启动,孙家栋担任工程总师。第二年,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周建华加入“北斗”,与孙家栋初见的情形历历在目:“第一次见面,是在工程总体协调会上。我小心翼翼的,他可是航天泰斗啊!但多接触几次后,我就发现不用绷着神经了。他实在平易近人,既给年轻人压担子,又给年轻人解压。比如说,他要求‘北斗’在实际应用时达到和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样高的水平。‘北斗’起步比GPS晚了很多年,中美两国的工业基础也有差距,这个要求的压力很大。但在攻关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任何困难,孙老总都会帮我们想办法。他让我们放开做,大胆想,不要有后顾之忧,出了问题他负责。”   这样的场景何其熟悉,恍如当年钱学森与孙家栋的翻版。我们忍不住问周建华:“您觉得这是传承吗?”周建华想了一下,笃定地回答:“是传承!”如今,她已是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总师。
  网友们精心描述过一个细节:“2003年杨利伟上天时,镜头扫过,满屏幕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现在,每一次大国重器上天,镜头扫过,满屏幕年轻稚气的脸。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认识了25岁的‘天宫神八哥’杨彦波;天宫二号发射,认识了29岁的‘飞控女神’申聪聪。”
  这样的变化,孙家栋看在眼里。“以前,我们好几年才能发射一个型号的卫星;现在,一年就发射二三十颗,发射场都排不开,大家争着排队。每个型号的总设计师,也就四十来岁。他们二十七八岁博士毕业,进了航天院,第一个回合,跟着大家干,从立项到发射,最多5年就完成了。第二个回合,他们就能领着一支小队伍了。第三个回合,就可能当一个总设计师的副手了。最多20年,45岁左右,就到了第四个回合,成了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真是年富力强!和美俄比起来,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这样年轻而热情的队伍,他们是羡慕我们的!”
  2014年,孙家栋从待了20年的“北斗”总设计师位置上退下来。“让年轻人放心地干”。只要年轻人不找他,他就不再管“天上的事”。“你很长时间不在天上了,突然之间给年轻人提个问题,你又有个头衔,人家年轻人是同意你好,还是不同意你好?所以天上的事我不干预了,我去搞地面的事。我到南方,到西部,到东北,到处出差,跟企业家谈,告诉他们‘北斗’能提供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能办成很多事。它就像一部手机一样,只要你会玩,里面的名堂就能越来越多。”
  孙家栋随手举了个例子,“就说共享单车吧。这些单车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要用天上的信号给它导航。地面信息传递的时候,我这辆车到哪了,用的是天上的信号。北京这几家,有的用美国GPS,有的用我们‘北斗’,这是企业的自主决定。但我每次出去,一定会告诉他们:你还是用‘北斗’好!”孙家栋大笑起来,“再进一步考虑,‘北斗’的可用之处就多了。运危险品的汽车开到哪了?接送孩子的校车开到哪了?淘气的孩子跑到哪了?走失的老人走到哪了?如果车上装一个,老人孩子手上戴一个,‘北斗’就都能帮到你了。”
  另一种“我们”
  白发苍苍的孙家栋还是为航天的年轻人犯愁,愁的是“脱不了单”。“他们太忙了,每天要工作近20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好不容易有人给他们介绍对象,一次两次没时间约会,马上就黄喽!”
  “您当初是怎么‘脱单’的?”
  孙家栋一房,继而哈哈大笑:“我从苏联回来后已是大龄青年了,也是工作忙,顾不上。有一次清明节,和同事们去郊外踏青,发现照相机忘带了。车子经过木樨地,我同学住在那,我就上他家借。结果借了相机,他不放我走,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上面是他夫人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学,叫魏素萍,也就是我现在的妻子了。”
  魏素萍和孙家栋开玩笑:“我们算不算‘闪婚’?”孙家栋一点头:“算!”那年“五一”,孙家栋利用假期跑去哈尔滨见了魏素萍。他在哈尔滨只待了20多个小时,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次见面后的100天,魏素萍穿着定做的镂花布拉吉裙和高跟皮鞋,只身来到北京找孙家栋,两人签下了一生的“契约”,从此成了孙家栋人生里的另一种“我们”。
  婚后3年,魏素萍才调到北京航天总医院,大约猜到了孙家栋是干什么工作的。“那时我们的工作属于绝密。我给她留的通信地址是北京多少号信箱。邓稼先不也是这样?他朋友来家里找他,他夫人说:邓稼先去多少号信箱出差了。”
  两人团聚后,依旧是聚少离多。孙家栋待在靶场,常常好几个月不着家。家中的大事小事都是妻子一肩挑。最“离谱”的事有两件。一件是。孙家栋有一回在外屋接电话。门开着,看见妻子在走廊,他想都没想,伸脚就把门关上。妻子难过得不行,打电话还避着我?另一件是,女儿的小名叫“小红”,难得有一次孙家栋回家吃饭,到院子里叫一声“小红”,结果好几个叫“小红”的小朋友跟他回了家。
  所有“两弹一星”元勋家庭的牺牲都是相似的,但各有各的浪漫。孙家栋的浪漫是,每次离家时,都画张妻子的鞋样带在身边,这样为她买鞋时,拿出来一比,就知道買多大的了。
  “我们”的故事总是如此熟悉。这不是孙家栋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从钱学森到孙家栋,从孙家栋到周建华,从周建华到“天宫女神”……一代代人传承不绝的故事。把他们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就是那四个字:大国重器。在采访的最后,孙家栋用沉思的口吻说道:“当年,如果没有‘两弹一星’这些大国重器,中国就生存不下去。现在也是这样的,生存和发展都重要,但国家安全是首要的。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而非一个和平的年代,国家始终需要拿出一定力量来建这些大国重器。”
其他文献
2017年7月28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17年9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在土星大气层中燃烧,终结了为期13年的土星探索历史,但该探测器提供的勘测图像和数据却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系的理解,并更多地掌握
中国黄金集团日前发布新闻称,其所属的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具备成为世界级超大型矿的潜力,铜资源量预计有望突破1500万t。中国黄金称,近期甲玛铜矿新发现一批重大矿藏 China
建筑工程质量是楼市的最大卖点,是房地产品牌的支柱,也是房地产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对建筑工程质量首先要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把优良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压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也决定着用电设备的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满足农村用电客户对电压质量越来越高的需求,山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战略,是国家开放大学创新驱动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学校拓展外来务农务工学习者继续教育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意义重大。为此,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我国航空事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下愈发精益求精,符合时代潮流。航空飞行过程中,主要的因素取决于飞行员自身的飞行技能扎实与否,飞行员的飞行技术熟练度是航行过程能否安全度过抵达终点的重要核心。飞行安全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本文立意于航空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两个层面,探讨他们各自的重要性与代表的意义,并就飞行安全的保障问题提出了系列参考举措,以待相关
针对目前双曲柄双摇杆结构应用在扑翼飞行器设计上较少,研究分析了扑翼驱动机构基于最小传动角最大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对传统四杆机构图解法的基础上,建立最小传动角与扑翼机
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郊区一座不起眼的米黄色建筑里,有间更加不起眼的小小办公室。但在这间办公室里正创造着历史——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的“旅行者”飞船任务控制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