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日本古建园林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表现在众多方面和领域上,中国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我国传统建筑从初期建设到成熟发展,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美轮美奂的造型特点,以及无与伦比的结构技术在世界建筑历史上也是引领潮流的存在,当时周边国家受到的影响。日本与我国仅仅间隔一片较窄的海域,距离我国最近的地方只有690公里,所以,在古代我国古典建筑更是日本的崇拜对象,中国建筑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初期的仿照经过不断的学习,吸收发展到后期的借鉴,这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伟大。
  【关键词】中国建筑;建筑文化;传统建筑
  眾观历史发展可以得知,中国古代从文化、政治、医疗、经济、习俗、科技等多个领域对日本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日本的建筑也极具中国元素。可以说日本是通过仿制与学习中国建筑文化,并且结合自身民族的特点逐步形成日本建筑文化。日本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上与中国传统建筑存在相似之处,本文根据受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日本古建园林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日本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以及日本建筑独有的风格。
  一、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
  无论任何时期、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建筑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日本建筑具有中国建筑元素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国文化角度上着手研究。儒文化作为古代中国的国学已经深入当时每一个人民的心中,作为入世的哲学,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种文化下形成了严谨的礼仪制度,明确了等级与秩序。中国古代建筑是礼仪活动的场所与物质基础,也具备相应的等级与秩序。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就有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利用颜色与材料来表明不同建筑的不同等级,而园林的建设是不同于建筑的,园林具备“乐”的思想,无论是在皇族或者达官贵人家中还是平常百姓家中都彰显出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而且园林与建筑并未在一起,需要分割开,这充分体现出礼乐中的分封而治的观念。中国很早便开始佛教的引进与传播,但是被接受的却是禅宗也就是被中国通化的佛教。在理性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并且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儒、法、道等多家文化思想,渐渐的向儒道转化,继而被当时中国各阶级所接受。禅宗最后回归儒道,这也是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一直秉承着儒家礼仪制度的主要原因[1]。
  日本的建筑必然与日本的文化产生紧密的联系,由于本土的神道教将现实与自然视为根本思想,根据思想孕育出审美观念是日本的初始意识。随着日本发现中国当时的繁荣昌盛,并大量的派遣民众去学习中国文化,并且将其带回国内进行深入学习,禅宗因此传入日本,与神道教融合后形成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快的融入到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由于深受禅宗的影响,能够在日本建筑当中看到禅宗的思想元素。
  二、中日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
  在建筑的整体形象上,日本建筑在整体形象上存在很多中国的元素,与中国传统建筑十分相似,门柱、斗拱、房檐等等。因为日本在建筑的建造上通过学习了中国的榫卯技术,所以才传承了中国特有的 门柱、斗拱、房梁等承重系统。随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创新,在后期复杂的建筑结构中,斗拱逐步的发展成为建筑的装饰品[2]。日本在学习榫卯技术后结合国内生活环境的特点,将建筑的整体形象侧重于实用性的转变,进行合理的简化,也不进行任何装饰,崇尚简约、自然、朴素等建筑风格。即便是日本的皇族建筑也不同于中国皇家建筑群那样的富丽堂皇,庄严恢弘。
  在建筑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在浓郁的文化思想环境中,讲究对称性要充分融入到城市的规划与建筑的布局。而日本的建筑在仅仅是在早期重视城市规划与建筑布局按照对称性来设计,在充分吸收了中国建筑文化之后便不再侧重对称性的应用。到了后期,日本的建筑更是偏向了朴实的艺术气息,利用非对称性巧妙的设计出符合地形的建筑特点[3]。
  三、日本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在日本会让人感觉优美的自然风光,空气清新以及良好生活环境。同时还会发现许多坐落在山间与海边的房屋,普遍都是青灰瓷瓦和相同颜色材料的外墙,特别是在日本的乡下,更是主要的建筑风格,据介绍这样的建筑风格是沿袭中国的唐朝的建筑模式,能够让人感受到建筑的自然的韵味,更好的贴合自然。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日本的建筑元素中首要的是抗震,在建筑上不光体现了日本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关注到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根据早期的报道,麦当劳想要在京都建设分店进行投资被拒绝,主要是因为麦当劳红色建筑的风格与当地建筑不一致,认为其建筑存在一定的破坏性,随后将分店进行合理的调整,体现出日本在古建筑上的保护意识[4]。日本对古城建筑的保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资源,并且进行了长远的考虑,合理的融入新鲜元素,在唐招提寺充分的体现出来。唐招提寺是仿照中国寺庙进行建设的,主持寺庙的建设者是中国的鉴真和尚,在唐朝时期到日本进行宣扬佛教时建设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日本对其进行多次大修,特别是在维修过程中制造了铝合金外罩,近八层楼高的外罩在制造工艺与制造成本上充分说明日本在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更是不惜花费巨大的资源与精力。
  结束语:
  日本于汉代与中国建立联系,并从此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带回日本后经过学习、研究、吸收、创新之后形成日本特有的文化风格,日本的建筑也因此形成特有的建筑艺术。因此无论是在建筑的设计上,还是在园林的规划上,虽然具有一定的中国元素,但是更充分的体现出独有的朴素、简约、实用等特质,并且更好的贴合自然,融入自然,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韵味。
  参考文献:
  [1]黄定福.古代宁波建筑元素对日本和高丽古建园林的影响[J].浙江园林,2020(03):8-16.
  [2]苑宏刚,刘丽娜.浅析中国唐代建筑艺术对日本传统建筑的影响[J].建筑与文化,2018(11):123-124.
  [3]宫亚楠,汪涛.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J].居业,2018(02):39-40.
  [4]郭谌达.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2015(17):101-102+14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对于生态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生态公园的建设能够美化环境,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于孔雀谷生态公园进行设计进行设计,运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一个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人们参与度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公园。  【关键词】生态公园;生态设计;景观设计  1.区域概况  1.1基址现状  项目位于
期刊
【摘 要】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室外空间,决定着城市的活力程度。现有的城市空间划分往往十分明确,私人用地和公共用地的分界线大多为硬质划分,边界空间单调乏味,缺乏整体性,影响空间的活力程度。本文从“柔性边界”出发,对公共空间及边界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更具有弹性的城市空间环境。  1相关概念  1.1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來看,学术界存在着几个与城市公共
期刊
【摘 要】我国近年来地质开采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地质开采工程中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通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可以在未来更好的针对地质开采工程问题来有效治理环境。  【关键词】地质开采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前言:  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人类健康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充分保障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质量,是促进人们良好发展的重要基
期刊
【摘 要】采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思维了协调项目中的各项需求,通过控制工程质量、分配工程费用、计划工程进度来统筹项目整体。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契合计算机技术低误差、效率高的特点。所以,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作用显著。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工程项目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对其应用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期刊
【摘 要】施工企业要保证工程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工程技术管理入手。但是,我国建筑业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工作力度不够、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工程技术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目前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能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期刊
【摘 要】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其中的留园更是极具特色。本文将通过分析留园中各园景命名来体会其文化内涵与意境,说明其含义并总结命名方式。  【关键词】留园;园景命名;意境  1、基本概况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与苏州拙政园、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颐和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最开始被命名为"寒碧山庄",后被刘恕所得,称"刘园",又经过一次
期刊
【摘 要】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于旅游度假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分析我国目前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的现状,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于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生态文明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于
期刊
【摘 要】水污染问题是危害生态环境、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社会经济和工业生产发展的背景下,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愈渐增强。基于此,文章将对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从合理扩建河床、运用化学手段、借助现代技术等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此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力度。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主要原因;治理措施  引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
期刊
【摘 要】泉城济南具有鲜明的风景特征,随着历史的变迁,泉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从外到内发生了变化,人们与泉水的距离也从家家涌泉水逐步拉远到风景区的无接触观赏。同时,人们对泉水的参观体验不再局限于解说展板和观望式亭台,而对泉水的近距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即对滨水空间的多元需求。具有显著特征和辨识度的滨水空间设计,不仅有利于拉近人与自然景观的距离,还有助于与城市腹地之间建立视觉和空间上的联系。本文以济南
期刊
【摘 要】试验检测技术对于保障原材料性能和工程性能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当今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依托于实际工程,本文借助混凝土当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最后结果验证,通过试验检测优化配合比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性能,对于保障工程的健康运营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