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灌输式教育目前在我国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也长盛不衰,但是,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与美国相比较,美国的教育方针更适合儿童的发展。
【关键字】教育;创造性;能力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2007年9月完成的一部纪录片,片中比较了中国、美国、印度当今的高中教育。两百万分钟大体是美国高中生四年所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片中跟踪、记录了中国、印度、美国高中生的真实学习生活,其每个国家选取的都是成绩相对很优秀的两位学生。片中展示到,当中国、印度的高中生在废寝忘食地学习时,美国的高中生却表现地相对悠闲,他们或是在看连续剧,或是在上网。该片导演的目的在于比较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的高中教育制度,通过与世界上两个人数最多的国家比较,展示出美国高中生并没有竞争力,借此表明该片导演对美国未来的担忧,旨在为美国的高中教育敲响警钟。
我不知道看了这个纪录片的人中有多少认为中国的现在的高中生以后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又有多少中国人为自己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感到一丝骄傲。我并不这么认为,这个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全面,它只比较了高中的教育,殊不知,美国整个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截然不同。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只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动手能力等,到了大学才是美国学生最勤奋的时期,他们会早晨四点就到图书馆学习,因为拿到美国大学的毕业证并不容易。而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似乎从刚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放松,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学习的苦海,平时的期末考试也是六十分万岁,大学四年也没学到什么,浑浑噩噩地熬到毕业。可能有些想考研究生的学生最后阶段还是会像高中时期那样刻苦学习,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而大学四年似乎也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
人的个性从出生开始到青少年时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美国的小学会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种植一棵番茄,并观察它的生长,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拆卸、重组家中的家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虽然看起来这些孩子并没有中国的小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这些被从小培养出来的能力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从小学开始,孩子就开始接受灌输式学习,所有的知识并不是孩子自己探索出来的,而只是简单地记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这个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只是学会了背诵,从这方面来看,这几年在我国甚是流行的词语“高分低能”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从心里学上看,弗洛伊德根据“性”的标准将儿童的个性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五个阶段,其中从潜伏期(6——12岁)开始,儿童开始把主要的经历投入到学习中去,此时正是儿童步入小学阶段,儿童渴望学习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此时儿童的好奇心也会体现出来,生活中看到什么不懂的都会问大人“为什么”。但是我国的小学教育似乎并没有鼓励小学生积极向老师提问,甚至一些老师因为个人知识欠缺而打压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或者说孩子的好奇心还是有的,但是他们缺少了探索问题的渠道,因此有的也知识一堆问号,而缺少了对问题的亲自探索、获得知识的机会。而在孩子亲自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时,正是发展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机。而我国的孩子,的确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从唐诗三百首到鲁迅、徐志摩,从九九乘法表到及其不易的奥利匹克数学,每个孩子都能背出一些东西,做出几道习题,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却没有得到发展。
我国似乎把发展学生个性放在了大学阶段,大学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各具特色的社团,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在学生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的发展只划分到青春期(11——12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到12岁已经趋近成熟了,以后的发展对儿童的个性不会有本质的影响,而是受儿童已经定型的个体性格特征所影响。埃里克森虽然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他认为20——40岁是发展人与人之间亲密感的时期,是人们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时期,并无提及个性形成的内容,所以这一点上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思想还是有共通之处的。而我国想在大学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似乎为时已晚。
现在中国的学校,不论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应该没有一所学校、一位教师承认自己进行的是灌输式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大家都不接受灌输式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而且未来还将继续进行的,正是灌输式教育。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认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灌输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否定了学生的能动性。
不可否认的是,灌输式教育在我国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它的确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且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其也很符合我国国情。但是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当前,而应该考虑到以后国家的发展。毋庸置疑,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2-371.
[2]李秉德.教学论[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81-238.
[3].王铁.论“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的本质区别[J].复旦教育论坛.2003(5).
【关键字】教育;创造性;能力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2007年9月完成的一部纪录片,片中比较了中国、美国、印度当今的高中教育。两百万分钟大体是美国高中生四年所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片中跟踪、记录了中国、印度、美国高中生的真实学习生活,其每个国家选取的都是成绩相对很优秀的两位学生。片中展示到,当中国、印度的高中生在废寝忘食地学习时,美国的高中生却表现地相对悠闲,他们或是在看连续剧,或是在上网。该片导演的目的在于比较中国、印度、美国三个国家的高中教育制度,通过与世界上两个人数最多的国家比较,展示出美国高中生并没有竞争力,借此表明该片导演对美国未来的担忧,旨在为美国的高中教育敲响警钟。
我不知道看了这个纪录片的人中有多少认为中国的现在的高中生以后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又有多少中国人为自己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感到一丝骄傲。我并不这么认为,这个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全面,它只比较了高中的教育,殊不知,美国整个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截然不同。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只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动手能力等,到了大学才是美国学生最勤奋的时期,他们会早晨四点就到图书馆学习,因为拿到美国大学的毕业证并不容易。而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似乎从刚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放松,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学习的苦海,平时的期末考试也是六十分万岁,大学四年也没学到什么,浑浑噩噩地熬到毕业。可能有些想考研究生的学生最后阶段还是会像高中时期那样刻苦学习,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而大学四年似乎也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
人的个性从出生开始到青少年时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美国的小学会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种植一棵番茄,并观察它的生长,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拆卸、重组家中的家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虽然看起来这些孩子并没有中国的小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这些被从小培养出来的能力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从小学开始,孩子就开始接受灌输式学习,所有的知识并不是孩子自己探索出来的,而只是简单地记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这个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只是学会了背诵,从这方面来看,这几年在我国甚是流行的词语“高分低能”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从心里学上看,弗洛伊德根据“性”的标准将儿童的个性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五个阶段,其中从潜伏期(6——12岁)开始,儿童开始把主要的经历投入到学习中去,此时正是儿童步入小学阶段,儿童渴望学习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此时儿童的好奇心也会体现出来,生活中看到什么不懂的都会问大人“为什么”。但是我国的小学教育似乎并没有鼓励小学生积极向老师提问,甚至一些老师因为个人知识欠缺而打压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或者说孩子的好奇心还是有的,但是他们缺少了探索问题的渠道,因此有的也知识一堆问号,而缺少了对问题的亲自探索、获得知识的机会。而在孩子亲自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时,正是发展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机。而我国的孩子,的确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从唐诗三百首到鲁迅、徐志摩,从九九乘法表到及其不易的奥利匹克数学,每个孩子都能背出一些东西,做出几道习题,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却没有得到发展。
我国似乎把发展学生个性放在了大学阶段,大学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各具特色的社团,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在学生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的发展只划分到青春期(11——12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到12岁已经趋近成熟了,以后的发展对儿童的个性不会有本质的影响,而是受儿童已经定型的个体性格特征所影响。埃里克森虽然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他认为20——40岁是发展人与人之间亲密感的时期,是人们为步入社会做准备的时期,并无提及个性形成的内容,所以这一点上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思想还是有共通之处的。而我国想在大学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似乎为时已晚。
现在中国的学校,不论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应该没有一所学校、一位教师承认自己进行的是灌输式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大家都不接受灌输式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而且未来还将继续进行的,正是灌输式教育。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认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灌输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否定了学生的能动性。
不可否认的是,灌输式教育在我国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它的确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且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其也很符合我国国情。但是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当前,而应该考虑到以后国家的发展。毋庸置疑,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2-371.
[2]李秉德.教学论[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81-238.
[3].王铁.论“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的本质区别[J].复旦教育论坛.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