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隐喻”中“旁观者”视角的重建——马克思的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辩证法生成之关键

来源 :东南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场隐喻”中直接出现的是“剧作者”和“剧中人”,也隐含着“旁观者”视角,故这一隐喻中的三重视角及其间的关系可用来考察马克思辩证法与康德、黑格尔辩证法之异同及其超越之处。马克思一方面超越了黑格尔的无限主体,立足于人的有限性阐明了“剧中人”如何亦是“剧作者”;另一方面则借助黑格尔能动性辩证法重构了康德哲学的有限的“旁观者”视角,实现了“旁观者”与作为“行动者”的“剧作者”及“剧中人”的统一,从而解决了有效改造世界何以可能之问题。从“旁观者”视角的重建所理解的马克思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辩证法,对于正在急切进行
其他文献
153.46%、152.56%、142.87%,这一组靓丽的数据,是农银汇理基金赵诣所管理的三只产品农银工业4.0(001606)、农银新能源主题(002190)、农银研究精选(000336)2020年以来的收益情况,位居2020年基金业绩冠、亚、季军。(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年12月21日)  对于基金产品的业绩归因,赵诣直言市场给予了优质机会。“3、4月对于光伏行业的布局,成为202
摘要:我国电影的法律定位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历史沿革中不断调整,并在现行电影制度的搭建中逐步确立的。法律对电影的定位决定着电影产业的运作模式和竞争力。在文化商品和宣传工具的双重定位下,我国电影的法律制度设计存在市场导向和行政引导的二元性,其弊端在影业所面临的内、外双重压力下逐渐显现。进一步调整电影的法律定位,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协调电影多重属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方可为我国影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
进入秋天,幼儿园里的树叶慢慢地变黄、变红、飘落。好看的树叶、树枝、果实等自然物吸引着孩子们去捡拾。孩子们兴奋地捡到了宽大的玉兰树叶、五颜六色的柿子树叶、像小手掌似的梧桐树叶、坚硬的小核桃、粗糙的梧桐树皮,他们如获至宝。  回到教室,教师引发幼儿细致观察这些“自然物宝贝儿”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这些自然物可以用来做什么。经过讨论,幼儿计划在活动区里利用自然物开展拼摆、拓印、制作等活动。为了便于创作,教
韭菜的四季高效栽培技术,既避免了韭菜的集中上市,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满足了人们四季食用韭菜的需要。笔者介绍了主要采用养棵壮根、越冬栽培、春提早栽培和秋延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