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入手,讨论了若干新模式在本科毕业设计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对近年来材料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为提升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48-02
序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材料类专业来讲,做好毕业设计是教学实践的综合评定,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使高校很难保证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1]。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优秀人才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
1.毕业设计选题盲目。高等院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由本专业指导教师给出备选课题的题目,然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方向、研究兴趣以及客观条件,联系指导老师与其共同商量后确定选题方向。但是大多数学生虽然经过一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在选题时表现得非常盲目,而选题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毕业设计题目有偏理论性课题、偏实验性课题,课题难易程度也不同,过易的课题会被大多数学生青睐,但往往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偏难的课题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力所不及,会挫伤积极性。
2.毕业设计时间不足。大部分高校只为毕业设计安排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是不够的。高校毕业设计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特别是工科材料类专业,无论是偏实验或是偏理论性课题,都需要学生完成很多工作,包括基础知识储备、新知识学习、课题方案设计、实验准备、设备调试或是理论模型建立等。而在毕业设计期间往往是学生求职的高峰期,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招聘会上。同时,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准备考研的复试,因此,学生的精力不可能完全放在毕业设计上。虽然部分高校将文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以及开题报告,这些较灵活的工作提前一学期或是在假期完成,但大部分实验工作只能在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以及装置设备运行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因此,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毕业设计时间不足。
3.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匮乏。由于高校连年持续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压力与日俱增。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师资短缺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虽然近年来各地方性高校规模不断壮大,但设备、场地及经费的投入难以满足学生规模增长后的需求。设备陈旧,场地紧张,经费有限。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但通常是一位导师指导多名学生,指导老师需和每位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个环节,而大多数指导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以至于有的教师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4.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积极性。部分高校尽管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应制度和工作条例,但在执行中不够严格、不够规范,影响到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过程只是走形式,忽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忽视了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经确定,毕业设计成绩对今后的工作职位或薪资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消极对待,部分考研的学生则认为以后的研究方向与毕业设计课题不够密切等原因,所以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
二、提升本科毕业设计的措施
1.严格把关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关键的是最开始的选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程度。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毕业设计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对学生知识的全面考查及综合运用训练,务必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掌握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如选择纳米材料制备时,可以选用不同原材料或不同的工艺进行合成。同时指导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承担的研究项目或实验室的建设、学科发展方向,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2];对于有工作去向的学生,根据择业后企业难题制定毕业设计课题,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确定读研的学生,帮其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型课题。
2.使毕业设计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针对毕业设计时间紧张,无法做到灵活机动的问题,尝试在学生刚入校时就让他们初步了解本专业的概况,对毕业设计各种题目有一个大体印象。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增加学年论文,鼓励其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前联系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增加其主动性。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简单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毕业设计题目拟订解决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入毕业设计实验阶段时,教师与学生沟通后即可根据其选题要求灵活实验,不需要专门教师再做培训,可保障毕业设计按时完成。
3.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针对高校师资匮乏可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对毕业设计进行联合指导。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据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我校行业优势和资源,同青海省锅炉检验所、青海华电发电有限公司、青海省华鼎重型机床有限公司、昂大集团、国鑫铝业、青海洁神集团等各类省内优秀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采用双导师团队制度,对于每个项目组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辅助教师现场技术指导。可由以企业工程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教师可定期去用人单位检查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增加教师实践锻炼与企业交流的机会。也可由学生就业企业选题,实验在学校进行,具体的实验方案可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商定;高校可聘请企业工程师为客座教师,与相关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真命题真实践,接触企业生产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既培养创新能力,又增加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4.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积极性。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毕业设计开始前指导老师向学生展现严峻就业形势,重点介绍往届优秀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时的选择标准。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是职业训练,是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衔接和过渡[3]。同时,高校应该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教师指导学生从事科研的工作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挂钩,如果学生发表了优秀作品,可计入导师的科研分值;鼓励学生向学报专刊积极投稿,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
三、结论
材料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全面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胜任材料领域中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以及工艺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其质量展开讨论,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体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华东.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9,(3):77-79
[3]赵文静,祁飞,何箐.以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25(3):80.
作者简介:薛彩红(1982-),女,陕西人,青海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材料制备。
关键词:毕业设计;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48-02
序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材料类专业来讲,做好毕业设计是教学实践的综合评定,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使高校很难保证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1]。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优秀人才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
1.毕业设计选题盲目。高等院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由本专业指导教师给出备选课题的题目,然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方向、研究兴趣以及客观条件,联系指导老师与其共同商量后确定选题方向。但是大多数学生虽然经过一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在选题时表现得非常盲目,而选题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毕业设计题目有偏理论性课题、偏实验性课题,课题难易程度也不同,过易的课题会被大多数学生青睐,但往往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偏难的课题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力所不及,会挫伤积极性。
2.毕业设计时间不足。大部分高校只为毕业设计安排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是不够的。高校毕业设计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特别是工科材料类专业,无论是偏实验或是偏理论性课题,都需要学生完成很多工作,包括基础知识储备、新知识学习、课题方案设计、实验准备、设备调试或是理论模型建立等。而在毕业设计期间往往是学生求职的高峰期,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招聘会上。同时,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准备考研的复试,因此,学生的精力不可能完全放在毕业设计上。虽然部分高校将文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以及开题报告,这些较灵活的工作提前一学期或是在假期完成,但大部分实验工作只能在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以及装置设备运行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因此,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毕业设计时间不足。
3.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匮乏。由于高校连年持续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压力与日俱增。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师资短缺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虽然近年来各地方性高校规模不断壮大,但设备、场地及经费的投入难以满足学生规模增长后的需求。设备陈旧,场地紧张,经费有限。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但通常是一位导师指导多名学生,指导老师需和每位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个环节,而大多数指导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以至于有的教师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4.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积极性。部分高校尽管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应制度和工作条例,但在执行中不够严格、不够规范,影响到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过程只是走形式,忽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忽视了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经确定,毕业设计成绩对今后的工作职位或薪资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消极对待,部分考研的学生则认为以后的研究方向与毕业设计课题不够密切等原因,所以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
二、提升本科毕业设计的措施
1.严格把关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关键的是最开始的选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程度。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毕业设计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对学生知识的全面考查及综合运用训练,务必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掌握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如选择纳米材料制备时,可以选用不同原材料或不同的工艺进行合成。同时指导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承担的研究项目或实验室的建设、学科发展方向,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2];对于有工作去向的学生,根据择业后企业难题制定毕业设计课题,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确定读研的学生,帮其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型课题。
2.使毕业设计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针对毕业设计时间紧张,无法做到灵活机动的问题,尝试在学生刚入校时就让他们初步了解本专业的概况,对毕业设计各种题目有一个大体印象。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增加学年论文,鼓励其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前联系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增加其主动性。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简单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毕业设计题目拟订解决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入毕业设计实验阶段时,教师与学生沟通后即可根据其选题要求灵活实验,不需要专门教师再做培训,可保障毕业设计按时完成。
3.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针对高校师资匮乏可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对毕业设计进行联合指导。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据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我校行业优势和资源,同青海省锅炉检验所、青海华电发电有限公司、青海省华鼎重型机床有限公司、昂大集团、国鑫铝业、青海洁神集团等各类省内优秀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采用双导师团队制度,对于每个项目组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辅助教师现场技术指导。可由以企业工程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教师可定期去用人单位检查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增加教师实践锻炼与企业交流的机会。也可由学生就业企业选题,实验在学校进行,具体的实验方案可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商定;高校可聘请企业工程师为客座教师,与相关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真命题真实践,接触企业生产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既培养创新能力,又增加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4.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积极性。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毕业设计开始前指导老师向学生展现严峻就业形势,重点介绍往届优秀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时的选择标准。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是职业训练,是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衔接和过渡[3]。同时,高校应该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教师指导学生从事科研的工作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挂钩,如果学生发表了优秀作品,可计入导师的科研分值;鼓励学生向学报专刊积极投稿,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
三、结论
材料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全面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胜任材料领域中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以及工艺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其质量展开讨论,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体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华东.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9,(3):77-79
[3]赵文静,祁飞,何箐.以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25(3):80.
作者简介:薛彩红(1982-),女,陕西人,青海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材料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