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并不是很完善,本文以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为例,浅析该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针对部分问题提出粗略的建议,重点介绍产品宣传和深加工方面的策略,以促进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 现状 产业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3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饮食消费方面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野生绿色食品,其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有机盐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有益于身体的成分,有的品种还具有健脑、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抑制癌细胞等诸多保健功效,因此,野生食用菌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食用菌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于此同时,受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等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生长状况简介
(一)野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野生菌是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生长的各类菌类蘑菇的总称,野生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比如地形、土壤、林木、温度、湿度、光照等必备因素。华中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形地貌和针阔叶林混交林木资源条件,在山地、丘陵的背阴坡面盛产各类野生食用菌,如鄂西北地区和神龙架地区的灵芝菌、牛肝菌、猴头菌、青头菌、红丝菌等,这些都是可食用的野生菌。在鄂西北和神龙架地区现在主要由人工种植的野生食用菌是香菇和平菇,其中灵芝菌正处于人工实验培植期,其他的野生食用菌还得靠天然采摘。华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菌许多都是可食用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野生食用菌还处于未开采状态,因为野生食用菌对土壤、湿度和温度等要求较高,生长期主要在初夏时节的雨季,下雨天气和山地地形以及较短的生长周期都降低了野生食用菌的采摘率。
(二)野生食用菌的市场消费状况
野生食用菌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亦食亦药。随着养生科学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将野生食用菌作为养生之道中的食材或药材,因为野生食用菌品种多且皆具有独特的鲜味和药理保健功效,例如:牛肝菌做汤时味道特别鲜美,还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舒筋活血等功效;猴头菌临床医治上用于治疗胃癌、肠癌和食道癌等;松茸菌在医药记载文献中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和理气化痰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抗癌,在日本和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蘑菇之王”。这些野生食用菌在被人发现其营养、医药价值后,越来越多的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餐饮行业和食品保健行业都在积极地开发着野生食用菌的潜在市场力,研发菌类食品如猴头菇饼干,制作特色菌类菜肴。
目前云南地区早已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其在世界食用菌市场占有率竟达一半,在我国也占有约三分之二的市场,由此可见我国的野生食用菌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华中地区有大量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没有被即时开发出来的地方。虽然华中地区的部分野生食用菌没有被大量开采,但是其已有多种销售渠道,如超市、农贸市场、传统的货物集散中转站以及出口贸易等,此外,还可应用网店来销售。这些已经成型的销售模式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将促进华中地区的农村地区对野生食用菌的开采加工,进而推动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行业的发展。
二、野生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品种培育欠缺,品牌效应不足
地理环境是影响野生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特殊的地形環境特征,华中地区盛产很多可食用的野生菌。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有的是采摘野生的,有的是人工培育的,由于宣传推广工作比较有限,大部分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其特征缺乏明确的认识,再加上部分地区野生菌恶性中毒事件的影响,消费市场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导致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产品持谨慎态度,往往会选择价格上便宜很多的人工菌。华中地区可食用野生菌品种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闻名全国的品种却寥寥无几,地域特色品种的欠缺严重制约着产业销售量的提升,也难以与其他地区的特色品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企业需要品牌,野生食用菌市场也需要品牌。只有树立起交易市场的品牌,才可能吸引各地企业进场交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加工及深加工,实现规模效益。[1]
(二)缺乏技术支持,产业水平较低
野生食用菌产业深加工能力不是很强,产品多样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都是粗加工的产品,如干制品、盐渍品,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此外,中部地区的许多野生食用菌加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比较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研发型人才投入较少,新产品研发不足,产业链较短,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如何使野生食用菌品种多样化、产品安全化,进一步提升营养和药用价值,生产食、药兼用系列的新产品,是该产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野生食用菌加工出口方面,出口型加工产业的检疫标准还不是很高,产品加工程度、产品技术标准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的限制,对外销售容易受阻。同时,在培育、驯化可食用野生菌的新菌种、菌株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野生食用菌产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技术做支撑。
(三)市场开发不足,竞争激烈
野生食用菌的加工与销售作为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分化出为一种特色野生食品产业,并且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要更是日益扩大,由于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认知不足,再加上野生食用菌产品普遍价格较高,使得野生食用菌产品的销路并不好。
我国野生食用菌产地众多,受地形、气候差异的影响,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种,尤其是西南地区,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而且西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达,产品加工技术较高,再加上市场上部分可替代性农产品的影响,华中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产业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三、推进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户等网络营销模式改变了传统销售行业的格局,在冲击的同时更带来了转机、变化和发展,野生食用菌的销售模式也离不开网络营销。传统的店铺销售、实地购买在快节奏的今天已略显不适,只需要一部手机,连上网络,“淘宝”的店主便能知悉所有商品的销售情况,产品库存情况,各品种的销售量,进而针对消费者需求量,适时根据市场动态,灵活的调整野生食用菌产品生产、供应情况,以满足市场需求。
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对“绿色生态”的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可利用新闻媒体、借助农业品种交易平台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打造绿色健康的野生食用菌饮食文化,以此提高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利用网络平台的同时,要做好信誉保证和销售服务工作,同时还应借鉴我国云南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打造让消费者信得过的优势品牌。
(二)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野生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于抓好保育促繁基地建设,把保育促繁基地建设作为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坚持野生食用菌基地建设同天然林保护、生态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相结合,在全面实施“封山育菌”的同时,加大对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科学有效的保育促繁技术。
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其保鲜技术,技术部门应当加强对野生食用菌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延长野生食用菌鲜食品的货架寿命。发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产业,经过加工,实现食用菌增值,开发和研制食用菌保健功能性食品,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与其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延长野生食用菌产业链条,应该建立顺畅的流通网络,培育野生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包括建立批发市场,在菜市设立野生食用菌柜台,在饭店增设野生食用菌菜谱,开设野生食用菌专业餐厅连锁店,扩大消费,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形成规模产业和品牌效应,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生态休闲产业,多方面促野生食用菌产品消费
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食品,该产业的发展可以与生态绿化、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休闲野生食用菌产业。把野生食用菌的培植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等怡情活動结合起来,加强野生食用菌的文化底蕴。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品牌,充分利用农家乐等方式,把野生食用菌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以餐饮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必将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四)树立可持续理念,提升产品安全标准
野生食用菌由于有其相对固定的生长期,有休养生息的“生长期”,以及经过生长期后的“采集期”,所以根据其生长规律,对于野生食用菌应当根据其繁殖规律适时采集,做到采育结合,确保可持续发展。各地可以借鉴云南地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例如建立珍稀野生食用菌繁育区和保护区,设立相应的保护标志,杜绝掠夺性开采,以期促进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持续、科学、绿色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是野生食用菌的一大出口国,同时也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因此野生食用菌产业在提高产品加工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对菌产品的安全检疫标准,完善市场交易保障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而食品产业素以安全为第一要义,野生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特色食品产业,时刻面临着各种市场考验。因此,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必须立足市场需求变化,以技术做支撑,以品质做保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再军、王武云、商茹《野生食用菌产业化问题的研究》,《现代商业》,2014年第3期).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 现状 产业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3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饮食消费方面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野生绿色食品,其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有机盐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有益于身体的成分,有的品种还具有健脑、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抑制癌细胞等诸多保健功效,因此,野生食用菌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食用菌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于此同时,受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等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生长状况简介
(一)野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野生菌是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生长的各类菌类蘑菇的总称,野生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比如地形、土壤、林木、温度、湿度、光照等必备因素。华中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形地貌和针阔叶林混交林木资源条件,在山地、丘陵的背阴坡面盛产各类野生食用菌,如鄂西北地区和神龙架地区的灵芝菌、牛肝菌、猴头菌、青头菌、红丝菌等,这些都是可食用的野生菌。在鄂西北和神龙架地区现在主要由人工种植的野生食用菌是香菇和平菇,其中灵芝菌正处于人工实验培植期,其他的野生食用菌还得靠天然采摘。华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菌许多都是可食用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野生食用菌还处于未开采状态,因为野生食用菌对土壤、湿度和温度等要求较高,生长期主要在初夏时节的雨季,下雨天气和山地地形以及较短的生长周期都降低了野生食用菌的采摘率。
(二)野生食用菌的市场消费状况
野生食用菌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亦食亦药。随着养生科学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将野生食用菌作为养生之道中的食材或药材,因为野生食用菌品种多且皆具有独特的鲜味和药理保健功效,例如:牛肝菌做汤时味道特别鲜美,还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舒筋活血等功效;猴头菌临床医治上用于治疗胃癌、肠癌和食道癌等;松茸菌在医药记载文献中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和理气化痰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抗癌,在日本和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蘑菇之王”。这些野生食用菌在被人发现其营养、医药价值后,越来越多的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餐饮行业和食品保健行业都在积极地开发着野生食用菌的潜在市场力,研发菌类食品如猴头菇饼干,制作特色菌类菜肴。
目前云南地区早已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其在世界食用菌市场占有率竟达一半,在我国也占有约三分之二的市场,由此可见我国的野生食用菌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华中地区有大量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没有被即时开发出来的地方。虽然华中地区的部分野生食用菌没有被大量开采,但是其已有多种销售渠道,如超市、农贸市场、传统的货物集散中转站以及出口贸易等,此外,还可应用网店来销售。这些已经成型的销售模式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将促进华中地区的农村地区对野生食用菌的开采加工,进而推动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行业的发展。
二、野生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品种培育欠缺,品牌效应不足
地理环境是影响野生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特殊的地形環境特征,华中地区盛产很多可食用的野生菌。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有的是采摘野生的,有的是人工培育的,由于宣传推广工作比较有限,大部分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其特征缺乏明确的认识,再加上部分地区野生菌恶性中毒事件的影响,消费市场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导致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产品持谨慎态度,往往会选择价格上便宜很多的人工菌。华中地区可食用野生菌品种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闻名全国的品种却寥寥无几,地域特色品种的欠缺严重制约着产业销售量的提升,也难以与其他地区的特色品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企业需要品牌,野生食用菌市场也需要品牌。只有树立起交易市场的品牌,才可能吸引各地企业进场交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加工及深加工,实现规模效益。[1]
(二)缺乏技术支持,产业水平较低
野生食用菌产业深加工能力不是很强,产品多样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都是粗加工的产品,如干制品、盐渍品,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此外,中部地区的许多野生食用菌加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比较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研发型人才投入较少,新产品研发不足,产业链较短,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如何使野生食用菌品种多样化、产品安全化,进一步提升营养和药用价值,生产食、药兼用系列的新产品,是该产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野生食用菌加工出口方面,出口型加工产业的检疫标准还不是很高,产品加工程度、产品技术标准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的限制,对外销售容易受阻。同时,在培育、驯化可食用野生菌的新菌种、菌株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野生食用菌产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技术做支撑。
(三)市场开发不足,竞争激烈
野生食用菌的加工与销售作为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分化出为一种特色野生食品产业,并且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要更是日益扩大,由于消费者对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认知不足,再加上野生食用菌产品普遍价格较高,使得野生食用菌产品的销路并不好。
我国野生食用菌产地众多,受地形、气候差异的影响,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种,尤其是西南地区,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而且西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达,产品加工技术较高,再加上市场上部分可替代性农产品的影响,华中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产业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三、推进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户等网络营销模式改变了传统销售行业的格局,在冲击的同时更带来了转机、变化和发展,野生食用菌的销售模式也离不开网络营销。传统的店铺销售、实地购买在快节奏的今天已略显不适,只需要一部手机,连上网络,“淘宝”的店主便能知悉所有商品的销售情况,产品库存情况,各品种的销售量,进而针对消费者需求量,适时根据市场动态,灵活的调整野生食用菌产品生产、供应情况,以满足市场需求。
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对“绿色生态”的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可利用新闻媒体、借助农业品种交易平台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打造绿色健康的野生食用菌饮食文化,以此提高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利用网络平台的同时,要做好信誉保证和销售服务工作,同时还应借鉴我国云南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打造让消费者信得过的优势品牌。
(二)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野生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于抓好保育促繁基地建设,把保育促繁基地建设作为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坚持野生食用菌基地建设同天然林保护、生态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相结合,在全面实施“封山育菌”的同时,加大对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科学有效的保育促繁技术。
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其保鲜技术,技术部门应当加强对野生食用菌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延长野生食用菌鲜食品的货架寿命。发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产业,经过加工,实现食用菌增值,开发和研制食用菌保健功能性食品,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与其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延长野生食用菌产业链条,应该建立顺畅的流通网络,培育野生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包括建立批发市场,在菜市设立野生食用菌柜台,在饭店增设野生食用菌菜谱,开设野生食用菌专业餐厅连锁店,扩大消费,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形成规模产业和品牌效应,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生态休闲产业,多方面促野生食用菌产品消费
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食品,该产业的发展可以与生态绿化、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休闲野生食用菌产业。把野生食用菌的培植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等怡情活動结合起来,加强野生食用菌的文化底蕴。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品牌,充分利用农家乐等方式,把野生食用菌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以餐饮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必将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四)树立可持续理念,提升产品安全标准
野生食用菌由于有其相对固定的生长期,有休养生息的“生长期”,以及经过生长期后的“采集期”,所以根据其生长规律,对于野生食用菌应当根据其繁殖规律适时采集,做到采育结合,确保可持续发展。各地可以借鉴云南地区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例如建立珍稀野生食用菌繁育区和保护区,设立相应的保护标志,杜绝掠夺性开采,以期促进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持续、科学、绿色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是野生食用菌的一大出口国,同时也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因此野生食用菌产业在提高产品加工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对菌产品的安全检疫标准,完善市场交易保障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而食品产业素以安全为第一要义,野生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特色食品产业,时刻面临着各种市场考验。因此,华中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必须立足市场需求变化,以技术做支撑,以品质做保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再军、王武云、商茹《野生食用菌产业化问题的研究》,《现代商业》,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