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PV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SEPPV护理模式在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的139名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9人、干预组7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SEPPV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EPPV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骨骼免疫学的提出进一步映证了慢性炎症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多项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反映系统性炎症的指标,成本低廉,监测较稳定,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它们可与其他炎症指标、骨转化标志物等相结合,实现OP早期诊断
目的:编制适合调查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知信行现况的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实验构建初始问卷,对532名产妇开展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形成终版问卷.结果:问卷包括3个维度3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结构拟合良好;问卷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24~1.000,总问卷的平均内容效度为0.980,Cronbach\'s?α系数为0.965,折半信度为0.876,重
目的:构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实施方案.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并进行证据的筛选、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及汇总;通过专家论证法对原始证据进行筛选,纳入具有临床可行性及适用性的证据,初步形成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实施方案;采用德尔菲函询法进一步修订完善方案,以保证该方案的可实施性及临床有效性.结果:构建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实施方案,共包含33个条目.结论:基于文献研究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实施方案具备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使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更加规范化,可为临床医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的3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衰弱影响因素调查表及Fried衰弱表型进行数据收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内科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为5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L分级、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躯体功能异常及血清白蛋白含量是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率高,衰弱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的:编制肠造口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动机问卷.方法: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小组讨论、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小样本预实验形成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6例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肠造口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动机问卷共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内在调节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941%,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02,重测信度为0.791.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评估肠造口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动
目的:通过构建紧急医学救援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科学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提升救治效率.方法: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伤(病)员为中心,急诊室为枢纽,应急办、医务部、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为保障,以提升医院满意度、提高紧急医学救援的救治效率为导向,构建“三通道、两响应、一提升”的紧急医学救援急诊快速响应救护模式.结果:项目实施后急诊室滞留时间、预检分诊用时、医护人员响应时间、患者转运时间均缩短,应急反应能力评分由(78.20±3.60)分提高至(96.70±1.70)分,医护抢救配合满意度由87.5%提升至98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名护士和208例次(证据应用前)、289例次(证据应用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由检验中心反馈血标本合格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患儿握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