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课程出发,探讨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的理论基础、要素分析、传播模式及发展途径。致力于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设计与传播研究。
关键词:MOOCS 传播 国际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c)-0173-02
随着湖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日益发展,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具有办学时间短,师资相对缺乏,学生的基础较弱等特点,MOOCS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开放、共享、自主、交互的学习环境,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将国际化课程立足于本土,加强与国际环境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与国际环境的融合发展。
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提出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在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的传播过程中则分别对应:教师、学习内容、学习平台、学习者及学习成效五大要素,在传播过程中五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上形成了多向交互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模式。
1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的要素分析
1.1 传播者:教师共同体
传播者作为国际化课程传播的起点,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制作信息、传播信息,控制信息等作用。作为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者,教师并不是仅限于个人,而是担负制作、传播、控制传播信息的教师共同体,包括专家、教师、教学团队、学习者,学习小组、平台技术团队等。
1.2 传播内容:国际化课程
传播内容作为国际化课程传播的中心,在传播过程中,包括教学课程内容与教学传播方式,作为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内容,而是国际视野下以课程为中心的知识集合体及相关的脚手架,包括在线视频、在线讨论、作业、评价、反馈、拓展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1.3 传播媒介:以MOOC为中心的融合媒体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中介,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一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使信息得以延伸和扩展。基于MOOC的传播媒介是基于网络的传播环境,具有免费、共享、互动等功能,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的共享,并为学习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还具备教学管理、学习考核、文化传播的功能。
1.4 受众:学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是传播过程的起因,又是传播过程的目的。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再造信息,直至成为另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
1.5 传播效果:多维度的学习成效
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的结果,是传播内容通过传播媒影响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最终对社会产生影响。在国际化课程的传播中,学习成效不仅仅指学习者获得的知识,还包括学习者获得的文化涵养和自我成长,具有多维性。
2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的模式构建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具备了基本的传播要素,同时也遵循了传播的基本规律,如图1所示: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方式与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不同。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是从教师到学习者的单向传播模式,而MOOC环境下的课程传播模式是教师、传播媒介及学习者之间的多向传播模式。传播要素也不仅仅只是扮演了传播中的固定角色,网络学习环境下还会具备多重身份。各传播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较为生态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的特定传播活动,而MOOC环境下的课程传播模式是时空分离,学与教分离,学习碎片化、自主化的传播活动。MOOC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相关的反馈,承载了传播及交互的功能。除此以外,MOOC环境还承载了情感交流、文化涵养、沟通合作、自我成长等功能。
3 基于MOOCS的國际化课程传播的发展途径
3.1 线上学习与移动学习的融合媒介发展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主要以线上学习为主,但对基本设施和学习终端具有一定的要求,移动学习可以降低对学习设备的需求,将学习碎片化,移动学习与线上学习的融合媒介发展不仅体现在传播介质的融合上,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MOOC环境的共享与开放,使国际化课程的发展能吸纳最优秀的教师共同体及最新的学习资源,始终走在课程发展的前沿。
3.2 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互补与统一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目前来说主要是贯穿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教育中,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化进程中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有机衔接,使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最终会实现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互补和统一。
3.3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不仅需要关注在国际化视野下课程的设计与传播,还应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技术与文化的传播与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哈罗德·拉斯维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4] 柴玥,武文颖,杨连生.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5(2):77-79.
关键词:MOOCS 传播 国际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c)-0173-02
随着湖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日益发展,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具有办学时间短,师资相对缺乏,学生的基础较弱等特点,MOOCS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开放、共享、自主、交互的学习环境,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将国际化课程立足于本土,加强与国际环境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与国际环境的融合发展。
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提出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在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的传播过程中则分别对应:教师、学习内容、学习平台、学习者及学习成效五大要素,在传播过程中五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上形成了多向交互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模式。
1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的要素分析
1.1 传播者:教师共同体
传播者作为国际化课程传播的起点,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制作信息、传播信息,控制信息等作用。作为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者,教师并不是仅限于个人,而是担负制作、传播、控制传播信息的教师共同体,包括专家、教师、教学团队、学习者,学习小组、平台技术团队等。
1.2 传播内容:国际化课程
传播内容作为国际化课程传播的中心,在传播过程中,包括教学课程内容与教学传播方式,作为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内容,而是国际视野下以课程为中心的知识集合体及相关的脚手架,包括在线视频、在线讨论、作业、评价、反馈、拓展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1.3 传播媒介:以MOOC为中心的融合媒体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中介,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一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使信息得以延伸和扩展。基于MOOC的传播媒介是基于网络的传播环境,具有免费、共享、互动等功能,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的共享,并为学习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还具备教学管理、学习考核、文化传播的功能。
1.4 受众:学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是传播过程的起因,又是传播过程的目的。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再造信息,直至成为另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
1.5 传播效果:多维度的学习成效
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的结果,是传播内容通过传播媒影响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最终对社会产生影响。在国际化课程的传播中,学习成效不仅仅指学习者获得的知识,还包括学习者获得的文化涵养和自我成长,具有多维性。
2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的模式构建
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具备了基本的传播要素,同时也遵循了传播的基本规律,如图1所示:基于MOOCS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方式与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不同。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是从教师到学习者的单向传播模式,而MOOC环境下的课程传播模式是教师、传播媒介及学习者之间的多向传播模式。传播要素也不仅仅只是扮演了传播中的固定角色,网络学习环境下还会具备多重身份。各传播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较为生态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的特定传播活动,而MOOC环境下的课程传播模式是时空分离,学与教分离,学习碎片化、自主化的传播活动。MOOC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相关的反馈,承载了传播及交互的功能。除此以外,MOOC环境还承载了情感交流、文化涵养、沟通合作、自我成长等功能。
3 基于MOOCS的國际化课程传播的发展途径
3.1 线上学习与移动学习的融合媒介发展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主要以线上学习为主,但对基本设施和学习终端具有一定的要求,移动学习可以降低对学习设备的需求,将学习碎片化,移动学习与线上学习的融合媒介发展不仅体现在传播介质的融合上,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MOOC环境的共享与开放,使国际化课程的发展能吸纳最优秀的教师共同体及最新的学习资源,始终走在课程发展的前沿。
3.2 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互补与统一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目前来说主要是贯穿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教育中,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国家与民族的国际化进程中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有机衔接,使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最终会实现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互补和统一。
3.3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基于MOOC的国际化课程传播,不仅需要关注在国际化视野下课程的设计与传播,还应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技术与文化的传播与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哈罗德·拉斯维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4] 柴玥,武文颖,杨连生.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5(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