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新闻媒体上,大学生就业这一焦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报道的重点。而网络媒体的参与,更是为大学生就业报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载体和舆论放大器。媒体对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并不囿于对此类事件的报道,更突出表现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吸纳受众参与报道大学生就业。
突出报道典型的接近性,以求学生群体的心理认同
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是通过媒体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对客观事实的再现,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其关键在于呈现“实事”的总体结构,媒体对各方面情况反映的量度比例要与实际相符合,即全面再现的关键在于为受众提供健全的而非片面的、整体的而非零碎的信息①。
政府推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企业招聘信息、高校促进就业的积极措施、以创业促就业,媒体以这些角度多样、内容多元的报道,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情境。
然而在全面的信息报道中,典型人物,却一直都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反映某一类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真实状况,能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其相关价值取向或褒或贬。报道对象和学生受众在心理上的接近性,更能唤起大学生们的关注与共鸣,既有效引导了舆论,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普遍降低了工资收入期望,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较为明显,但仍有不少毕业生抱有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已成为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工作地,这种梦想便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沪漂族”。《文汇报》报道“沪漂族”的情况,通过反映这一群体所处困境,试图劝说大学毕业生,抛弃、放弃“沪漂”身份也是明智之举。媒体的这种说服,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对“沪漂族”的心理认同来起作用的。“沪漂族”当年正是怀着美好的梦想,投身上海,寻求自身发展的机遇,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正有着同样的梦想和愿望。应该说,《文汇报》的报道,对涤清大学生错误的就业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反思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更是通过多层次的分析,结合“沪漂族”的实例,展现错误就业观念造成的不良影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践人生提供了极好的舞台和机遇。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长期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第一期中的《寻访可敬的师哥师姐——来自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报告》,便以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石磊的亲身经历,回述了他去基层就业的出发点,报道同时以其他“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经历,解释了政府所提供的照顾性政策。中国校媒网承接其中重要栏目“校媒记者访村官”的采写任务,组织在校大学生去采访他们那些当了村官的师兄师姐,发动各校媒体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一热门话题。各校媒体至少采访一位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写他们的故事。故事内容多样,报道并不重在介绍事迹或人物专访,而是反映村官去向、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或给大学生村官同学指出自身的不足,或通过挖掘成功就业、创业、扎根典型,或通过大学生村官的经历看农村的变迁。报道采访本身就形成了大学生村官们和在校生的互动,使得一些基层就业的观念向在校生延伸。
注重信息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媒体报道的服务功能
在信息载体过剩的时代,受众市场“碎片化”意味着资源开发必须是针对小众甚至个体的特殊需求的。所有就业报道中,以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为报道对象和主要受众的报道,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更重要的还有培育不同的增值产品,这种产品也许是对新闻本身的延续,也许是与新闻相关的论坛,也许是因新闻引发的服务②。
以往在纸质媒体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较多的是宏观的政策解读和艰难形势的呈现,由于版面容量的限制,服务类信息比较少。现在网络媒体则对其形成了有益补充,更多地加强了信息性报道。《广州日报》便联合集团旗下《信息时报》、大洋网和求职广场网为招聘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平台,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来为求职大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免费平台的搭建,还便于用人单位寻聘合适的人员。同时,《广州日报》密切关注今年大学生找工作问题,并推出有助于大学生找工作的实用报道。《信息时报》也定期在固定版面上免费刊登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简介及就业意向,向企业作推介。对有意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将实行免费刊登招聘广告。这些广告及信息,会同时在大洋网和求职广场网上免费刊出。而网上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都会注明“以上招聘信息均经过广州日报求职广场网审核”,用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显示信息的真实可靠。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网络时代从事报道,需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在许多网站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专题中,能看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由传统的功能单一的“新闻编制者”向任务复杂的“信息与服务提供者”这一新角色转换。例如南方报业网开辟的“金融风暴下大学生就业的追求和选择”专题,通过在网上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就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桥梁,刊登各地的招聘会信息,专访一些成功就业的学生,介绍一些面试技巧等等。中国校媒网更是开设“创业指导专家团”,通过在线咨询、一对一辅导(电话、电子邮件、面对面等);培训授课;专家会诊(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项目分析;校园巡讲(公益讲座;现场咨询);提供模拟创业机会及实习、实践场所等方式,免费为对自主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提供服务。而与之相应的“创业俱乐部论坛”更是吸引大学生们参与其中。媒体生成的知识与服务,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
与新闻报道所强调的独家性不同,媒体的服务信息要求信息涵盖面尽可能的广,也就是说,服务信息越全越好。网络扩充了就业服务信息的量,服务信息的海量提供,是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从发掘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延伸发展。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求职者的增加和工作岗位的缩减使就业中的供求矛盾趋于激化,而未踏入社会,尚欠缺从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们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更大。信息服务的提供,使媒体报道从反复强调大学生就业困难,走向对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合理思考。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不仅承担发现问题的职责,更要扮演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角色。
利用网络强化传受互动,寻求大学生就业解困对策
Web2.0的网络技术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反馈和互动机制在传播过程中恢复了生命力,也让媒介对新闻受众资源进行了再发现与再认识。被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不仅具有原创能力,也有自主权。这种角色转换使新闻报道由单向转向双向多向,媒介的受众资源可以转换为信息资源。受众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依赖于公民素质的提升,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会与传统主流媒体从业者形成良好的补充,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新浪网女性频道推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专题,关注负载沉重就业压力的女大学生。通过与《中国妇女》的合作,征集互动话题,设置“伊言堂”专家团,通过成功女性的现身说法,来为女大学生就业鼓劲,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同时也对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经验解答。而网友热议“拿什么拯救经济危机下的女大学生”,更是以不同人群不同角度的述说,为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支招。
传者受众共同创造新闻内容,促使新闻媒体从功能单一的新闻传播机构,演变为媒介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的内容生产机构,即知识的生产部门,新闻编辑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社会公众的对话者和新闻论坛的主持人,并将公众意见纳入新闻传播内容范畴内。
《南方都市报》推出了系列报道“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展现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新事件、新族群和新行业,同时通过网友的讨论,辅以专家点评,来明辨是非、廓清思想。比如《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之新事件·我是谁》,开篇就谈道,“当下旧词汇的新含义大行其道,原本平平常常的词汇成了大学生求职就业舍原路另辟蹊径的代名词,昔日的天之骄子争做搓澡工、争做猪肉佬、争做交通协管员,一桩接着一桩,何况有些还是近千人竞争一职,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些就业‘花絮’逐渐变得不再新鲜……”报道通过列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搓澡工”、“交通协管员”、“公交乘务员”和“卖猪肉”这四个名词,并辅以标志性的新闻事件,来展现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然后以正方和反方辩论的形式,列出网友的代表观点,通过网友的仁者见仁,产生了一些正确的态度和合理的解决方法。再介绍专家意见,最后以本报立场总结全篇报道,对大学生就业真正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
需要防止出现报道偏差和错误构建媒介意义环境
新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就业报道创新带来了契机,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更好的服务。然而,传播渠道增多、沟通日趋便捷,使任何新闻都有可能被迅速扩散并影响受众。网络媒体作为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更广泛更快速传播的有效载体,更是各类新闻信息的整合器和放大器,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有着极大的作用。媒介生态的改变,对我们的新闻报道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更要把握好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分寸。报道分寸的把握,实际是报道策划者对于报道的纵向信息和横向信息这两个结构因素的控制,也就是对报道客体说多少、说到什么层次上③。对报道分寸的把握,将直接关系到报道的社会效果。
大学生就业形势到底怎么样,是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主体内容。对就业形势的报道要力求客观、准确,既不能粉饰太平,回避就业形势的严峻;也不能渲染放大就业难度,造成社会恐慌情绪。因为受众了解这方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媒体报道所构成的媒介意义环境,将对受众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媒体来说,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样报道,确实是有着新闻事实之外“意义”的,且这种意义随着新闻事实融入了媒体所构建的“媒介意义环境”。我们说,新闻报道是以受众为目标指向的,因而,传播者建构起的“媒介意义环境”实际上是受众面对的需要解读、需要感知的“符号环境”。受众通过解读感知传播者建构的“媒介意义环境”形成自我对“现实”的图景——即心理环境,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表现一篇新闻报道时,编辑对信息的分析和组合,乃至最后在载体上的呈现方式,都是能够对读者产生某种意义,构成媒介意义环境的。今年的就业报道,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报道中常常会出现“爆”、“挤”、“抢”、“争”和“潮水般”等字词,而与之相应的新闻图片总是密集的人群,还有大学生茫然、焦虑的眼神。这样的信息筛选和组合已经在有意无意中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恐慌,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这样的报道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和行为,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录用的偏差,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媒体责任的再思考。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下千变万化、难以把握的复杂的就业环境,大学毕业生们越来越难以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框架去应对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媒体告诉他们有关就业市场的最新变化,还希望新闻报道能够为他们解惑释疑、引路导航。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应该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新闻报道的功能不仅仅是告知,还应该“阐释”、“剖析”和“预警”,应该以理性的事实选择和诠释使新闻报道具有建设性意义,而不应把重点放在负面信息的简单呈现上。毕竟,担当起社会责任,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当好参谋,才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注释
① 杨保军:《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86页
② 蔡雯:《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中国记者》,2007年第4期
③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95页
(作者禹菲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陈卓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突出报道典型的接近性,以求学生群体的心理认同
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是通过媒体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对客观事实的再现,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其关键在于呈现“实事”的总体结构,媒体对各方面情况反映的量度比例要与实际相符合,即全面再现的关键在于为受众提供健全的而非片面的、整体的而非零碎的信息①。
政府推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企业招聘信息、高校促进就业的积极措施、以创业促就业,媒体以这些角度多样、内容多元的报道,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情境。
然而在全面的信息报道中,典型人物,却一直都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反映某一类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真实状况,能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其相关价值取向或褒或贬。报道对象和学生受众在心理上的接近性,更能唤起大学生们的关注与共鸣,既有效引导了舆论,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普遍降低了工资收入期望,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较为明显,但仍有不少毕业生抱有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已成为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工作地,这种梦想便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沪漂族”。《文汇报》报道“沪漂族”的情况,通过反映这一群体所处困境,试图劝说大学毕业生,抛弃、放弃“沪漂”身份也是明智之举。媒体的这种说服,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对“沪漂族”的心理认同来起作用的。“沪漂族”当年正是怀着美好的梦想,投身上海,寻求自身发展的机遇,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正有着同样的梦想和愿望。应该说,《文汇报》的报道,对涤清大学生错误的就业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反思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更是通过多层次的分析,结合“沪漂族”的实例,展现错误就业观念造成的不良影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践人生提供了极好的舞台和机遇。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长期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第一期中的《寻访可敬的师哥师姐——来自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报告》,便以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石磊的亲身经历,回述了他去基层就业的出发点,报道同时以其他“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经历,解释了政府所提供的照顾性政策。中国校媒网承接其中重要栏目“校媒记者访村官”的采写任务,组织在校大学生去采访他们那些当了村官的师兄师姐,发动各校媒体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一热门话题。各校媒体至少采访一位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写他们的故事。故事内容多样,报道并不重在介绍事迹或人物专访,而是反映村官去向、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或给大学生村官同学指出自身的不足,或通过挖掘成功就业、创业、扎根典型,或通过大学生村官的经历看农村的变迁。报道采访本身就形成了大学生村官们和在校生的互动,使得一些基层就业的观念向在校生延伸。
注重信息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媒体报道的服务功能
在信息载体过剩的时代,受众市场“碎片化”意味着资源开发必须是针对小众甚至个体的特殊需求的。所有就业报道中,以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为报道对象和主要受众的报道,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更重要的还有培育不同的增值产品,这种产品也许是对新闻本身的延续,也许是与新闻相关的论坛,也许是因新闻引发的服务②。
以往在纸质媒体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较多的是宏观的政策解读和艰难形势的呈现,由于版面容量的限制,服务类信息比较少。现在网络媒体则对其形成了有益补充,更多地加强了信息性报道。《广州日报》便联合集团旗下《信息时报》、大洋网和求职广场网为招聘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平台,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来为求职大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免费平台的搭建,还便于用人单位寻聘合适的人员。同时,《广州日报》密切关注今年大学生找工作问题,并推出有助于大学生找工作的实用报道。《信息时报》也定期在固定版面上免费刊登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简介及就业意向,向企业作推介。对有意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将实行免费刊登招聘广告。这些广告及信息,会同时在大洋网和求职广场网上免费刊出。而网上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都会注明“以上招聘信息均经过广州日报求职广场网审核”,用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显示信息的真实可靠。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网络时代从事报道,需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在许多网站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专题中,能看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由传统的功能单一的“新闻编制者”向任务复杂的“信息与服务提供者”这一新角色转换。例如南方报业网开辟的“金融风暴下大学生就业的追求和选择”专题,通过在网上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就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桥梁,刊登各地的招聘会信息,专访一些成功就业的学生,介绍一些面试技巧等等。中国校媒网更是开设“创业指导专家团”,通过在线咨询、一对一辅导(电话、电子邮件、面对面等);培训授课;专家会诊(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项目分析;校园巡讲(公益讲座;现场咨询);提供模拟创业机会及实习、实践场所等方式,免费为对自主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提供服务。而与之相应的“创业俱乐部论坛”更是吸引大学生们参与其中。媒体生成的知识与服务,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
与新闻报道所强调的独家性不同,媒体的服务信息要求信息涵盖面尽可能的广,也就是说,服务信息越全越好。网络扩充了就业服务信息的量,服务信息的海量提供,是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从发掘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延伸发展。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求职者的增加和工作岗位的缩减使就业中的供求矛盾趋于激化,而未踏入社会,尚欠缺从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们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更大。信息服务的提供,使媒体报道从反复强调大学生就业困难,走向对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合理思考。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不仅承担发现问题的职责,更要扮演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角色。
利用网络强化传受互动,寻求大学生就业解困对策
Web2.0的网络技术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反馈和互动机制在传播过程中恢复了生命力,也让媒介对新闻受众资源进行了再发现与再认识。被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不仅具有原创能力,也有自主权。这种角色转换使新闻报道由单向转向双向多向,媒介的受众资源可以转换为信息资源。受众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依赖于公民素质的提升,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会与传统主流媒体从业者形成良好的补充,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新浪网女性频道推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专题,关注负载沉重就业压力的女大学生。通过与《中国妇女》的合作,征集互动话题,设置“伊言堂”专家团,通过成功女性的现身说法,来为女大学生就业鼓劲,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同时也对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经验解答。而网友热议“拿什么拯救经济危机下的女大学生”,更是以不同人群不同角度的述说,为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支招。
传者受众共同创造新闻内容,促使新闻媒体从功能单一的新闻传播机构,演变为媒介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的内容生产机构,即知识的生产部门,新闻编辑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社会公众的对话者和新闻论坛的主持人,并将公众意见纳入新闻传播内容范畴内。
《南方都市报》推出了系列报道“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展现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新事件、新族群和新行业,同时通过网友的讨论,辅以专家点评,来明辨是非、廓清思想。比如《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之新事件·我是谁》,开篇就谈道,“当下旧词汇的新含义大行其道,原本平平常常的词汇成了大学生求职就业舍原路另辟蹊径的代名词,昔日的天之骄子争做搓澡工、争做猪肉佬、争做交通协管员,一桩接着一桩,何况有些还是近千人竞争一职,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些就业‘花絮’逐渐变得不再新鲜……”报道通过列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搓澡工”、“交通协管员”、“公交乘务员”和“卖猪肉”这四个名词,并辅以标志性的新闻事件,来展现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然后以正方和反方辩论的形式,列出网友的代表观点,通过网友的仁者见仁,产生了一些正确的态度和合理的解决方法。再介绍专家意见,最后以本报立场总结全篇报道,对大学生就业真正起到了建言献策的作用。
需要防止出现报道偏差和错误构建媒介意义环境
新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就业报道创新带来了契机,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更好的服务。然而,传播渠道增多、沟通日趋便捷,使任何新闻都有可能被迅速扩散并影响受众。网络媒体作为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更广泛更快速传播的有效载体,更是各类新闻信息的整合器和放大器,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有着极大的作用。媒介生态的改变,对我们的新闻报道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更要把握好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分寸。报道分寸的把握,实际是报道策划者对于报道的纵向信息和横向信息这两个结构因素的控制,也就是对报道客体说多少、说到什么层次上③。对报道分寸的把握,将直接关系到报道的社会效果。
大学生就业形势到底怎么样,是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主体内容。对就业形势的报道要力求客观、准确,既不能粉饰太平,回避就业形势的严峻;也不能渲染放大就业难度,造成社会恐慌情绪。因为受众了解这方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媒体报道所构成的媒介意义环境,将对受众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媒体来说,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样报道,确实是有着新闻事实之外“意义”的,且这种意义随着新闻事实融入了媒体所构建的“媒介意义环境”。我们说,新闻报道是以受众为目标指向的,因而,传播者建构起的“媒介意义环境”实际上是受众面对的需要解读、需要感知的“符号环境”。受众通过解读感知传播者建构的“媒介意义环境”形成自我对“现实”的图景——即心理环境,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表现一篇新闻报道时,编辑对信息的分析和组合,乃至最后在载体上的呈现方式,都是能够对读者产生某种意义,构成媒介意义环境的。今年的就业报道,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报道中常常会出现“爆”、“挤”、“抢”、“争”和“潮水般”等字词,而与之相应的新闻图片总是密集的人群,还有大学生茫然、焦虑的眼神。这样的信息筛选和组合已经在有意无意中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恐慌,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这样的报道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和行为,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录用的偏差,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媒体责任的再思考。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下千变万化、难以把握的复杂的就业环境,大学毕业生们越来越难以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框架去应对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媒体告诉他们有关就业市场的最新变化,还希望新闻报道能够为他们解惑释疑、引路导航。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应该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新闻报道的功能不仅仅是告知,还应该“阐释”、“剖析”和“预警”,应该以理性的事实选择和诠释使新闻报道具有建设性意义,而不应把重点放在负面信息的简单呈现上。毕竟,担当起社会责任,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当好参谋,才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注释
① 杨保军:《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86页
② 蔡雯:《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中国记者》,2007年第4期
③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95页
(作者禹菲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陈卓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